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规定:从1956年起,在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  相似文献   

2.
灭麻雀 记忆最深刻的当是全民动员消灭麻雀.那时,山阴路上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院子里甚至房顶上,都安置了用稻草扎成并披着旧衣服的假人,用来吓唬麻雀,不让它有停留歇息的机会.然后里弄干部对着天空敲锣打鼓,居民则拿着脸盆锅盖等家伙,一边敲击,一边大声嚷嚷,对面积善里的房顶上也站着好多人在敲锣鼓家什.连我这个学龄前儿童也拿了一把铜匙拼命敲打一个搪瓷碗.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兴奋得满脸通红,一会跑出弄堂,一会跑上自家阳台.可怜的麻雀统统成了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在天上飞来飞去,有的被吓破了胆,有的则因为无处停留而累得筋疲力尽,纷纷从空中掉落在地上,被兴奋的人们束手就擒,成了居民委员会干部向上级汇报战果的战利品.  相似文献   

3.
“乳燕流莺,飞舞翩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春来游园,每遇如是胜景,我总情不自禁地想起三位珍爱鸟类的生物学家。如今这三位学者虽已先后作古,然而他们那种热爱野生物的高尚情操,注重缜密分析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可贵品德,给了我深刻教育,至今难以忘怀。 事情还得从39年前谈起。 全民动员围歼麻雀 1955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农业十七条》,征询各地意见。其中的第十三条提出:“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他害兽),麻雀(及其他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麻雀的悲歌     
麻雀又名家雀,是一种最常见的鸟类,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但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它们的灭顶之灾开始了。1956年,麻雀被定为必须消灭的“四害”,疾风暴雨式的灭雀运动开始了。仅甘肃省就出动百万青少年,7天消灭麻雀23.4万只;北京仅在1958年4月19日到21日的3天里就捕杀麻雀40.1万只;上海市不甘落后,3天之内竟然灭雀50.5万只。据不完全统计,仅1958年11月  相似文献   

5.
刘鹏 《北京档案》2012,(8):40-41
正195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除四害》的社论,提出"从现在起到1962年基本上把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除尽。"社论指控麻雀的罪状是:"据粮食部报告……估计全国每年被老鼠吃掉的粮食约三亿五千多万斤,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的试验,一只麻雀一年约吃谷子三升。全国被麻雀吃掉和损坏的粮食数量不比老鼠少。"这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的试验"成了消灭麻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过渡时期,毛泽东对富农及富农经济之态度几度转向,由建国初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向1951—1954年间经济上限制富农经济,政治上孤立富农转变,再向1955年后消灭富农及富农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7.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正中有一副楹联,向被推为武侯祠诸联之冠,并受到毛泽东、江泽民等领导人的高度赞赏.联曰:  相似文献   

8.
谁来解剖"麻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主席曾形象地把调查研究比作解剖"麻雀",而且身体力行写过许多生动的调查报告,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任何一篇都是原汁原味、血肉丰满、筋脉骨骼清楚,真是大手笔.  相似文献   

9.
吕红 《浙江档案》2001,(3):24-25
3月4日上午,浙江省象山县城春意融融,街上鼓乐阵阵,人头攒动.为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38周年,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由象山县档案局会同驻浙海军92815部队和象山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京城活雷锋--孙茂芳个人档案展在县图书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7日是金华解放60周年大喜之日.60年前,金华人民在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的社会中解放出来,彻底消灭了压迫和剥削,从而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1.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60多年前,江西余江人民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号召下,银锄挥舞,铁臂同摇,战天斗地,率先在全国消灭肆虐几百年的血吸虫病,树起了全国血防战线的“第一面红旗”,创造了人间奇迹。为此,一代伟人毛泽东挥毫题诗《七律二首·送瘟神》。自此,余江消灭血吸虫病和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这两大紧密关联的历史事件,永远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相似文献   

12.
采访历史的知情者、亲历者张耀祠,能在历史的"旮旯"里发掘出诸多珍贵的"旧闻",帮世人厘清了一些历史迷雾.这位将军级的老人离世前不久,我们在他的寓所作了专访. 从参加红军时站的第一班岗就在毛泽东办公室门口,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时光都是在伟人毛泽东身边度过.他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主席的安全保卫.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3.
他见过列宁和斯大林,访问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他向世界报道了大量的中国敌后抗战实况,最后不幸血染沂蒙。这位国际友人就是推荐罗生特参加新四军的进步作家兼记者汉斯·希伯。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提出调整文艺政策 "文革"开始后,文艺界是江青等长期以来插手最多的"重灾区",造成了万马齐喑的恶劣局面.1975年夏,毛泽东连续发表谈话,要求对文艺政策进行调整."7月初,毛泽东同邓小平谈话时提出:‘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点差错就挨批.  相似文献   

15.
马木 《档案时空》2007,(7):9-10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一方面谋划调集37个师,分兵五路向西安进逼.另一方面又让宋子文通过潘汉年,责备中共不该宣布西安协议,邀请周恩来去奉化继续谈判.毛泽东认为"无人能证明恩来去后,不为张学良第二,不去."为了给蒋介石一个交待,周恩来给蒋复一信,称:"大兵未撤,汉卿先生未返,难以轴身.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联于一九八三年十月五日至十一日在山东烟台召开毛泽东文艺思想学术讨论会,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文艺思想,如何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文艺旗帜问题,交换了看法.与会同志认为,一年多来文艺工作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一些人中,教条主义、僵化半僵化的倾向仍然存在;在另一些人中间,发展起一种怀疑、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原则,怀疑、否定我国新文艺几  相似文献   

17.
从备受争议的芙蓉姐姐到"清纯"的天仙妹妹,从貌似"莫文蔚"的网络写手"二月丫头"到"中国最美深山女教师"王梅香,从网络百变小胖到"恶搞教父"胡戈……一连串名字构成了当今互联网的喧嚣与浮华.随着一个个"麻雀"变成了"凤凰",一手制造了造星神话的网络推手浮现出网面.  相似文献   

18.
"陈嘉庚之问"是指陈嘉庚1940年代延安慰问期间就革命性问题向毛泽东提出的问题.问题核心是如何保持执政党革命性问题,问题参照物是国民党腐败问题,问题维度是贫瘠和弱小到富庶和强大的横向维度.这与黄炎培从纵向维度提出的历史周期律互为补充.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该质疑具有宏观管理及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和保持政党革命性的价值意义.与此相关的是革命党执政党转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儿时清晨一醒来,就听到院子里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总是给人以温馨、安祥的感觉.即使如今安居于城市之林,玲俐乖巧的麻雀也不时跳到我的窗台.可是有谁想到,在上世纪50年代,小小的麻雀却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劫难.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中南海摄影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前主席侯波,是从延安走出来的共和国第一代女摄影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紧随历史的脚步,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创造和建设新中国的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映照出领袖与他的战友们工作生活的动人瞬间,向人们展现出一代伟人的伟大与平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