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悲剧"与"杯具"为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网络流行语"杯具"及其相关流行语的语义认知模式。"杯具"来源于"悲剧",但其语义内涵更加丰富。因为谐音双关,人们通过对"杯具"与"悲剧"的相关信息投射,整合推理出"杯具"的浮现意义。与"杯具"相关的网络流行语基于其不同的输入空间信息的整合使得其浮现意义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谐音衔接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手段,可以分为“显性谐音衔接”和“隐性谐音衔接”两大类。文章运用从网络上收集.到的“杯具”及衍生的谐音流行语,对这两大类谐音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谐音衔接在本质上是语义的,语音只是衔接的表层手段,深层目的是实现篇章的语义连贯。  相似文献   

3.
说“养基”     
在证券交易范围,新造词“养基”频繁出现在报刊和网络上,成了现在的流行语。“养基”是仿拟“养鸡”而成的(谐音仿拟、比喻、拟物、移连、类推),它的出现与流行符合基民的需要,也是汉语语素构词反映语用需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英语双关利用词或词语的同形异义或同音(谐音)异义以形成幽默诙谐的效果,但有时人们在识别英语双关时会产生分歧。美国教授阿奇博尔德·希尔提出了构成英语双关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即:双重语境、铰链和触机,有助于英语双关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网络词"杯具"一词产生的来源,其推动发展的因素,从而得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网络语言的创造开始趋于理性化,网络语言虽然仍然具有个性化,但开始遵循现实语言的发展规律走向规范之路。  相似文献   

7.
“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一名小学老师日前在某论坛发帖称:最近看学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时下很流行的网络语。  相似文献   

8.
一、用谐音法、双关法拟题,使作文题目显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例如:1.年年长相伴,久久勿相忘点评:这是某杂志1999年的广告语,“久久”与“99”既谐音又双关,标题寓意隽永,编辑用心诚恳。2.微软终于“软”了(2000年4月5日《南方日报》)点评:标题就地取材,用谐音法由“微软”信手拈出一个“软”字,形象地揭示了美国微软公司当年在垄断事件中,态度由强硬到妥协的过程。3.“金星”让人火冒金星(1999年8月4日《南方日报》)点评:这是一则消费者投诉金星电视质量的新闻,由于标题用了谐音手法,严肃的问…  相似文献   

9.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以及一定的主客体中流行的词语。网络流行词作为流行词汇中一部分,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显得更加有研究的价值。而网络流行词汇主要又有缩略词、谐音词、分合音节词、会意词、象声词、字母缩写词、移用词七大类,通过研究这七类网络词汇的现状、影响及发展趋势,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流行词汇。本文选取了网络词汇中谐音词为此次研究的重点,主要分析谐音词在网络流行词汇中的分类、成因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与生活息息相关,以“马上”作切入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归纳出近十年流行语的修辞规律,发现其主要手段是谐音、缩略、旧词新用、仿词和格式套用,并在《咬文嚼字》所评选的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得到了印证。这对研究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文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流行与其传播方式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密不可分。尽管中文网络流行语存在大量的谐音词,非中文语言在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引用与转换,拼音缩写、合词、派生词等语码混合现象,但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其原理都在基本遵循语言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谐音词语及其与谐音双关、谐音析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现象,人们利用谐音手段把本无联系的两个词联系起来,在特定环境中使本词与本词的谐音词的意义建立了稳固的并行关系,造成一个语形中并存两种意义的结果。谐音词语主要有祈福谐音词语、避讳谐音词语、谐趣谐音词语。谐音词语和谐音双关、谐音析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3.
英汉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和心理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悠久的运用历史,人们长期以来都利用它来获取预期的表达含蓄、幽默、生动、活泼,甚至隐晦、曲折的修辞效果。因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脸炙人口的谐音双关范例。尽管英汉这两种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在谐音双关的使用中,其表现形式、语用范畴和文化意义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是,英汉谐音双关都是利用词(字)语音的同一性和词汇语义的歧义性为语言基础,利用双重语境为心理联想的基础,来获得其修辞的特殊效果。本文试图阐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运用谐音双关时,相…  相似文献   

14.
何津 《海外英语》2014,(22):237-238
英语双关利用词或词语的同形异义或同音(谐音)异义以形成幽默诙谐的效果,但有时人们在识别英语双关时会产生分歧。美国教授阿奇博尔德·希尔提出了构成英语双关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即:双重语境、铰链和触机,有助于英语双关的识别。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与双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梅 《现代语文》2006,(6):76-76,83
网络语言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修辞格,主要有六种:谐音双关,语义双关,汉字双关,省略双关,象形双关,语句双关等.网民使用双关有的是为了节省时间,有的是为了追求新奇、幽默的效果.由双关形成的网络用语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英语修辞格 Pun是指利用一词多义或同音、近音词来同时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话语收到言此道彼,轻松俏皮的效果.这一修辞手法有三个条件双重情境、铰链和触机;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两大类;在运用中有双关语义分离、双关的持续、双关的变迁以及常见的错误等.  相似文献   

17.
英语修辞格pun(双关语)也称paronomasia,来自拉丁语paronomazein一词,意为“以不同的名称称呼”。双关语(pun) 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幽默形式。它巧妙地利用词的谐音、词的多义或歧义等,使语言表达含蓄曲折、风趣幽默,引起读者的联想。现代的双关语(pun)已变得日趋通俗、诙谐,其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谐音双关(homophone),即利用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如:  相似文献   

18.
数据     
杯具/洗具/餐具。——网络流行语,分别指“悲剧”、“喜剧”和“惨剧”,经典表述为“人生就像饭桌,上面摆满了杯具、洗具和餐具”。他们以为MBA就像是一个美容院,读完MBA,出来就会容光焕发,脱胎换骨。——令专家担忧的是:MBA在中国已被简化为高薪加升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际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便在网络交际的语境下产生了许多网络流行语。通过全面观察与分析,我们认为这些网络流行语主要是通过“比喻造词法”、“借代造词法”、“字母缩写造词法”、“数字谐音造词法”等九种造词方法而创造出来的。它们一经创造出来就能在网络交际领域广泛流行并传播,是有其客观基础与逻辑理据的。特别是通过“比喻造词法”与“借代造词法”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流行传播广泛,这是与这些造词法创造的新词符合汉语词汇发展规律,同时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网络流行语“萌”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其用例的分析考察来阐述“萌”的词性并归结其用法,从而彰显“萌”在网络与在现代汉语中用法和意义的差别。同时论述形成这种差别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