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丽川 《班主任》2007,(2):38-39
近几年,赏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有些人将“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夸奖学生,“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弯儿表扬,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赏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有些人将“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夸奖学生,“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着法儿夸  相似文献   

3.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不错,但是,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的夸奖和赏识仍有可能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人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受到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结果会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女孩.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因此,不仅父母经常夸奖她,就连父母的亲朋好友见了她,也免不了要夸上几句:“这孩子真乖,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女孩上学后,学习很自觉,成绩也很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更是将“赏识”奉为法宝,天天夸奖、处处赏识。即使她做错了什么事,父母也舍不得说一个“不”字。渐渐地,她一天听不到表扬,就心神不定;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会正确读写并理解“夸奖”、“直打滚”、“检查”、“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正确书写“夸奖”、“检查”等词语:区别“及”和“急”、“检”和“捡”:体会人物的心情。  相似文献   

6.
百家观点     
夸奖孩子太聪明弊大于利 夸奖孩子智力高,例如“你太聪明了”,通常会弊大于利——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更容易逃避那些可能损害他们“声誉”的困难任务,而被夸奖很努力、敢于冒风险的孩子更乐于接受挑战并获得更大的成功,相信智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新事物不断发展的孩子,其长期表现也更佳。  相似文献   

7.
范雅娟 《教学随笔》2013,(12):143-144
日本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结果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与很少受到或者根本不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五倍。其实,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  相似文献   

8.
where,where     
刘慧 《良师》2004,(20)
我们说英语时,一定要遵循英美的习惯。当受到夸奖时,要回答一句“Thankyou.”。如听到夸奖“YourEnglishisverygood.”中国人往往谦虚地说一句“哪里,哪里”。但用英语回答“Where熏Where”却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闹出笑话。说话某大款偕同夫人赴美经商。某美方客户到机场迎接,客气地对他说了句“Yourwifeispretty.”(你夫人很漂亮。)此大款立即谦虚地说:“Where熏Where”那美国人一听十分惊愕,心想“我只不过客气了一句,他较起真儿来啦。一定要我报出哪儿漂亮!”于是他只好说:“Oh熏eyes熏ears…every-where选”(眼睛、耳朵……哪儿…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自信地写下了“哪咤闹海”几个字。我的粉笔字在教师基本功比赛时一直获奖,经常受到同事们的夸奖。因此,每次板书课题时,我都会让学生认真地看我写字,  相似文献   

10.
<正>匿名我的爸爸妈妈很少夸奖我,比如我觉得自己考试成绩还不错的时候,比起“你真棒!”这一类的夸奖,他们更愿意提醒我“继续保持,不要骄傲”,还会问我在哪里失了分;当家庭聚会上亲戚们夸奖我某一方面的优点时,爸爸妈妈总会“反驳”,转而说起我在另一方面的缺点。爸爸妈妈总说这是为了不让我骄傲,鞭策我继续努力。可是渐渐地,我却有些自卑了,觉得自己好像真的不行。唉,为什么得到大人们的夸奖那么难呢?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农业技术综合推广站站长张景炜8年中受到省市级表彰奖励7次,该站获省级殊荣2项,市级荣誉6项。由于所到众多的夸奖,笔者日前专程采访了这位“科技财神”。  相似文献   

12.
言传身教     
《小学生》2005,(7):23-23
每天夸孩子一句,重要吗?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前成才率比后高5倍……  相似文献   

13.
求和得和     
小时候,我作文很好。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成味和涩味涌上心头。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上,赞美是一种教学方法.它表示肯定、赞扬与夸奖.得到赞美的学生会有一种荣誉感、自信心.丹麦著名的教育家斯帕森说过:“小孩本族语言学得那样好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孩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都会受到成年人的赞扬,每一个进步事业都会受到关注和鼓励”。由此可见“赞美”与“学习进步”,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下面谈谈本人对这种因果关系的认识与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求和得和     
小时候,我作文很好。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成味和涩味涌上心头。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因为叱责的弊害过度渲染,最近很多人都主张用“褒奖”来教育孩子。的确,想要激起孩子“主动做的意愿”,用夸奖是一种颇有效果的手段。但是从教养的角度来看,褒奖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其中一个是太常夸奖的弊害。特别是夸奖一旦成为习惯,就失去了它的效果。因此偶尔给孩子一些褒奖,就像在菜里加些适量的调味料一样,很容易增加他的兴趣。另外还会产生一个问题,太过于夸奖孩子时,孩子为了博得父母的欢心,常常装作一幅乖孩子的样子,但  相似文献   

17.
杨玉梅  赵瑞 《中学文科》2007,(7):116-116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那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夸奖来激励我们的学生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圆桌     
“书包限重”就是减负?;品德也能“靠分数说话”?;质疑“夸奖式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风的悲剧     
幽幽 《良师》2010,(9):1-1
“风的作用可不小,它改变着我们这个一成不变的世界,功不可没!”大自然夸奖风说。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在中小学呆久了,“夸奖”便会被练就成一项坚实的基本功。因为普教界普遍迷信“夸奖”乃是促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利器”,以至于“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已成了流行于中小学的一句名言。有位叫卢勤的儿童教育专家更是将教师对学生的褒贬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阐释得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般顺理成章:“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决,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