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曾枣庄、刘琳先生主编的《全宋文》是目前收录两宋单篇文献最齐备的断代文学总集,但仍有少数宋代作家未被《全宋文》著录.他们的作品往往保存在较为稀见的地方志和金石文献中,也有部分见于佛教经籍.毫无疑问,这些作家都亲自参与了宋代散文的创作史,其作品是宋文的组成部分.现就读书所得,对《全宋文》失收的八位作家之佚文进行辑补,为提升宋文辑录的完整性提供微薄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宋文》作为有宋一代文集之总汇,凝结着众多学者的心血与汗水。由于古籍汗牛充栋,总集之编纂难免有百密一疏之处。笔者研究《蜀中广记》,于其中发现了曹学佺所征引的众多宋人佚文,均可补《全宋文》之缺遗。现公诸于此以飨读者诸君,且愿能为促进《全宋文》之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全宋文》及诸家补正之外,仍有一定数量两宋佚文散落在传世文献之中,其中尤方志存量为最可观。通过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县志丛刊》影印孤本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为样本进行调查,可辑得两宋佚文多篇,今择其中五篇加以标点整理。  相似文献   

4.
《全宋文》作为有宋一代的文章总集,网罗繁富,嘉惠学林。然亦难免存有疏漏。现根据《永乐大典》等文献,增补《全宋文》漏收冯梦得文4篇,分别为《跋贬通州遇赦自便谢表》《江州濂溪书院后记》《开庆修建昌府城门记》《考亭书院上梁文》。  相似文献   

5.
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存南朝宋、齐时代文章47篇,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将之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宋文》《全齐文》对勘,有整篇可补入《全宋文》《全齐文》之文;有可补足严氏所辑残章断句之篇;并有可与严氏所辑之文互为校勘,以正字句之误的篇章。《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所收宋、齐文,可以进一步明晰作者归属问题;其所收傅亮、王俭等重要南朝文人的散佚作品,可提供研究这些文人创作的新材料。这些公牍文资料不仅有助于明确宋齐时代诸历史事实,还原诸多历史场景,还能推进南朝公文的发展脉络之梳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全宋文》作为两宋的文章总集,内容宏富,然而作家作品漏收情况也在所难免。学界对此多有补辑。陈公辅作为宋代著名谏官,其文章《全宋文》未见收录。通过相关典籍的搜检,蒐辑其佚文十一篇,以补《全宋文》之阙。  相似文献   

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6期《<全宋文>所收碑志文补遗七篇》一文,从《石刻史料新编》辑出《全宋文》漏收之碑志文七篇,用现代通行简化字迻录,并标点和简析碑志文所涉相关信息,为文史等研究提供了便利,值得充分肯定。但录文中有文字的错、衍、脱等问题,特别是断句标点存在多处失误,导致文献信息失真,极大影响材料的科学利用。本文对照拓片或碑志原文,按文意理解、文字释读、文句表达规律和古代文化礼制四方面分类校正并简析其中的标点错误,以供学界使用时参考。最后总结正确标点碑志文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科学著录碑刻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智超先生编辑的《陈垣全集》,网罗陈垣生平著述,内容繁富,嘉惠学界。然而囿于见闻,尚有可补之处。其中《说满汉之界》一文内容有阙失,兹据原刊加以补全,以成完璧;另辑补佚文3篇:《北京保安产科医院序》《〈毛革杂志〉缘起》《辅仁大学欢迎田枢机大会致词》。  相似文献   

9.
《宋文鉴》的编纂意图有两种传统说法,第一种是周必大“有补治道”说,第二种是刘克庄“去取多朱意”说,但吕祖谦是以己意编《宋文鉴》,并未按宋孝宗“有补治道”的旨意去编纂,吕祖谦与朱熹学术思想不同,朱熹对《宋文鉴》的编纂也多有批评,所以传统的两种说法均不对。从吕祖谦编《宋文鉴》时的史官身份,《宋文鉴》大量增选《宋文海》遗落文献、基本不选《宋文海》已选文献,以及《宋文鉴》资料来源广泛,有意搜求真实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宋文鉴》的编纂意图是存北宋一代文献,形成了“包括全代,与史相辅”的特点,南宋后期及明代出现的以一己之力编选一代文献的选本显然是受到了《宋文鉴》存一代文献编纂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四明尊者教行录》中保存了大量的宋代文学史料,《全宋文》编者从中採摭,后又有学者据之辑轶,然犹有不少遗珠。笔者从中又辑补11位作者共16篇文章,其中4位作者《全宋文》未见收,又有5篇文章作者难以考知;同时,又对《史太师请莹讲师住宝云疏》一文归属及其他问题作了考订。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产生出的一位具有韬武略的英雄。他有着崇高而丰富的英雄人格内涵,他的英雄人格不独在当时光彩耀目,即使在今天也荡人心魄,极具审美价值。他的英雄壮举、享富盛名的词作以及为数不多的诗都是他英雄人格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赵匡胤与酒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国、集权和统一三件大事中,充分利用酒的作用,使自己的主张得到实施,将政权更迭的破坏力降至最低点,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君臣关系模式.赵匡胤对酒的偏好还影响到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世俗人生观的普及和理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在南宋的前期及中期,由于政治风向、社会思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三苏文章得到了君王的褒赞、士人的首肯和民间的追捧,三苏文集的编选、标注及刊印风靡一时,现存的南宋三苏选本就有七种之多。这些选本或依人系文,或分类辑文,体例不一。其中吕祖谦编选的《三苏文集》是较早又较好的选本,其所选之文都是可诵习为矜式者,非如他本繁简失宜、取舍不当,故而该书具有一定的选本价值,在三苏文章的传承、流播历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该书因成书较早且质量较好,还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以在编纂三苏文集时发挥重要的校勘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代理学发展路向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学思想在金代趋于衰微 ,但研习者一直不乏其人 ,并表现出不同于南宋理学的整合方向 ,即象数与义理并重。至金后期 ,随着政治、学术环境的变化 ,理学受到越来越多北方士人的关注 ,以赵秉文、李纯甫、王若虚为代表 ,观点不同 ,研习的心态却相对活跃 ,客观上有利于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金朝的覆灭中止了北方理学的独特发展路向 ,南宋成熟的程朱理学借助历史的机缘取而代之 ,开始了在北方的大规模传播  相似文献   

15.
赵匡胤立下遗训“誓碑”,奠定了赵宋王朝崇尚文治的右文政策。这一政策与编辑出版事业关系最密切的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开一代读书之风。第二,求遗书于天下,大收篇籍。渠道主要有二:一是留心收缴被征服地区政府的图书;二是求遗书于天下,政策优惠,措施具体。第三,新建崇文院,进行学术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行状,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它萌芽于汉代并不断发展,至宋代开始出现了长篇的行状作品,其中以苏轼的《司马温公行状》、朱熹的《张魏公行状》和黄干的《朱子行状》为代表。该文通过对这三大长篇行状的分析,着力探讨行状写作在宋代的成就和发展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民俗角度对祈雨进行探究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以诗歌为踏板,透彻表现祈雨意蕴的论文却所见不多。通过对宋代祈雨题材诗歌的研究,对其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可以反映出祈雨前后宋代社会的真实情况,同时可深入了解到宋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其独具特色的祈雨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赵贞吉诗文集注》本所收266篇文章为评述对象,对明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文学家赵贞吉的学术思想、政治建树、道德境界、文章成就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周必大是我国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所作日记文最多,共八篇十一卷,为宋代第一人。其中《泛舟游山录》的成就最高。本文欲从山川胜概、前事考辨、奇闻轶事、文物存佚、人事往来这五个方面来解析《泛舟游山录》。以期给周必大日记文恰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20.
“唐文三变说”是关于唐代散文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发端于中唐梁肃,发展于北宋姚铉,至北宋宋祁的《新唐书》基本定型,有着鲜明的发展脉络。《新唐书》之“唐文三变”说,较之前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陈子昂为初唐文风变革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