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主动参与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已进行的档案行政诉讼中的与被提起诉讼的具体档案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它以与被诉具体档案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标准确定其范围,包括公民和组织。明确档案行政诉讼第三人的举证责任,有利于法院及时审结案件,实现诉讼效益原则,确保裁判的有效性和维护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赵继源 《大观周刊》2012,(43):73-7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研究的重要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有关行政终局行为的可诉性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法应取消肯定列举式的规定,而采用由肯定的概括、否定的列举及例外三个部分结合构成的立法模式;我国有必要取消行政最终裁决,以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3.
杜丽 《大观周刊》2012,(43):83-83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日趋复杂化、专业化,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的规定,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行政法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亟待进一步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4,(12):10-10
依法行政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含义是,由法律给行政机关的权力划出严格的界限,任何官员不得越过这个界限。但官员如果越过这个界限呢?这就引出了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含义:公民可以将官员及其行政单位告上法庭。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媒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监管体制是指传媒监管行政主体的设置及其监管权限划分。传媒监管行政主体是指国家传媒监管行政主体和地方传媒监管行政主体的设置。传媒监管权限划分是指国家和地方传媒监管行政主体的监管范围和界限,主要包  相似文献   

6.
法院的审判活动,公安、工商、税务等行政机关对一些违法行为或者社会纠纷作出处理,往往是社会新闻的好材料。按照我国法制,当事人如果对法院一审不服,可以上诉,对行政机关处理决定不服,可以请求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因此,判决或者行政处分依法作出变更的情况是完全可能出现的。这样,新闻报道就有可能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据四川媒体报道:四川省一些地方政府竟然下发红头文件,“规定”法院不得受理其圈定的几类行政诉讼;对有些案件,甚至要求须经政府同意后,法院才能立案审理——以此对“民告官”进行限制。很难想象。时值21世纪,在一个致力于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国度里,居然有一些地方的行政机关自我授权,对法院的“内政”横加干预、干扰、干涉,甚至直接安排工作,听取汇报,发布指示! ”  相似文献   

8.
李跃 《大观周刊》2011,(30):50-51
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起诉中国足协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就在于中国足协的严厉处罚所反映出来的足协的性质问题。在实践中,足协性质的模糊、法律地位的不明确,使全国各个俱乐部的权益难以维护。本文仅从长春亚泰被罚事件来谈一下对中国足协在我国当代社会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中国足协是否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而被提起行政诉讼.法院能否对行业协会管理权实施司法审查,如何界定行业协会的法律授予的管理权,这些是中国法律界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这一问题延伸,提出对我国足协与俱乐部之间纠纷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新新 《大观周刊》2011,(22):160-16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给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断出台,也即抽象行政行为的数量不断增多.但同时由于现行体制的监督和制约没有发挥好有效的作用,造成违法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问题日趋严重,加之抽象行政行为的对象普遍和适用的反复性,因此,很有必要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信息公开工作是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因档案信息公开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日益增多。通过对近9年来109起案件分析可知,档案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存在原告滥用诉权,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较为模糊,档案馆、档案局与人民政府在信息公开中的主体地位与法律责任不明,信息公开与否缺乏明确依据,档案馆、档案局存在一定程度不作为等问题。未来应当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滥诉行为的判断标准与规制方案,厘清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的标准,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的档案信息公开原则,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与工作职责,促使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工作协调顺畅。  相似文献   

11.
最高院通过对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的方式避免地方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司法独立,有利于司法公正2013年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各地,《通知》认为,"有的地方可法环境欠佳,案件的受理和审理往往受到不当干预"。此外,"有的地区行政察件不均衡,有的法院受案不多甚至无案可办",甚至还包括"有的法院因怕惹麻烦而不愿意受理行政案件"。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国行政案件长期徘徊在10万到12万件,原告胜诉率不到10%,审判效果和质量不容乐观。究其原困就是地方政府通过各种  相似文献   

12.
案件核审。是指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在办案机构调查终结、提出定性处理意见。报请档案部门负责人审批前。由同级案件核审机构依法对案件进行的事先审查把关。案件核审工作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法定的必要程序,在加强档案部门自身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办案质量,避免或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前如何做好档案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工作呢甲笔认为要把好六道关。  相似文献   

13.
1.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行政许可法》第十二、十三条对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哪些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作了原则性的概括规定,特别是第十二条第六项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使得行政许可在设定范围上有较大的弹性,赋予了设定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4.
以2002年到2021年法院受理的2142起档案纠纷案件为样本,分析当前法院审理档案案件的现状与困境。实证研究显示,档案纠纷分为了行政、民事、刑事、国家赔偿四种。立案登记制实施以后,档案案件日益增多,档案行政行为存在不规范现象,档案主管部门执法乏力,行政、民事赔偿案件中原告举证困难,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畅等问题频发。未来,应当健全立案登记制,强化诉源治理;规制档案主管部门不当行为,纠正行政不作为;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档案查询服务水平,保障当事人查档取证的权利;解决用人单位失档扣档问题;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准确打击档案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15.
苗宏林 《大观周刊》2012,(30):325-325
抽象行政行为是法治国家在实现行政法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司法权监督行政权的有效途径。但在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中,并未明确赋予司法机关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权。本文试从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概念以及性质上阐述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有观点认为,公立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其行为属公法上的行为,行政诉讼应当受理此类案件,给当事人一个救济途径"对教育类行政案件来说,紧闭的法院大门似乎有了重新打开的希望。"3月25日,北京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上,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四川凉山州法院和西昌市法院分别开庭审理了同一桩行政诉讼案。原告是西昌市最为边远、贫困山区的乡村小学校办企业,起诉西昌市国土局和凉山州国土局行政不作为。这官司从2006年开始,历时三年。在这三年里,官司由西昌市法院打到凉山州法院,而西昌市法院前后作出三次不同判决。  相似文献   

18.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对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使进行监督检查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无锡市发生的一起档案行政诉讼案,是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来,全国范围内极少发生的几起进人诉讼程序的案例之一(详细案情见《上海档案》2002年第2期《透视一起档案行政诉讼案》一文)。此案经过一审、二审、重审,最后因原告撤诉而结案,此间曲折可见一斑。本文作者将就此案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法院的判决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本案的行政诉讼主体如何确定P 《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发生于不平等的诉讼主体之间;(二)是讼争的财产权益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民事行为所引发的。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特定事项做出的能产生行政法律后果的单方面职权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档案行政相对人不服档案行政处罚而上诉人民法院而引起档案行政诉讼。但如何认识档案行政诉讼,怎样面对档案行政诉讼.这是各地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