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赵普光杜景萍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种文明建设的伟大号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高等学校正担负着为21世纪培养、造就人才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担负起历史重任的大事,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决议》提出:“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和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如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应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本着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抓法上应注意以下几问题: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注意抓法的全面性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这…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这一方针,并且尖锐地指出:“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对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中,代表党中央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且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和我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政治高度,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强调指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能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发达.”高等学校的最高使命,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高校在着重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毫不放松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几年来,在《决议》精神的指引下,举国上下在把物...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决议》抓住了根本,并对“四有”的丰富内涵和有序层次作了深刻而周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一)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中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敗。”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义不容辞地站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前列。精神文明,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指出:“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推进。”那么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作为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不仅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而且同时也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从事生产斗争和阶段斗争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科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记载和总结。因此,历史教学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强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曾多次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商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这说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能否坚持这个方针,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作为国家人材培养基地和人类文明成果重要集散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开放型大学,无疑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自  相似文献   

14.
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两手抓”盖艳萍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一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5.
中学德育工作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目标同培养“四有”新人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并对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只有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搞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育好广大青少年,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2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的腾飞,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6.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的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各行各业都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纠正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业不正之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和劳动表现如何,不仅关系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且将决定整个社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大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提到全党全民的面前。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谈到精神文明建设时特别强调:“我们不仅要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精神境界,而且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的社会关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又指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大,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战略方针的地位。指出:“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因为如果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型发展和变质的邪路。”这是为三十年来的实践所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教育工作者(包括中学语文教师)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不是担负着一般的责任,也不是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而是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着高校培养目标的质量,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加强高校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干部队伍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党员干部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