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苹果属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和进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苹果属Malus 26种及5个杂种的花粉形态,描述了外壁纹饰形态特征的 变化类型,并对其进化趋势作了推论,指出外壁纹饰类型具属内分组意义。苹果属花粉在形状。大小、沟孔位置及数量、外壁纹饰等方面都十分相似。外壁纹饰的主要演化趋势可能是:由密的细条纹型到具有穿孔的、较少条纹型。杂种的外壁纹饰对于判断亲本种的关系有一定意义,属内种间的杂合导致了多倍体种、新变种、栽培种的大量出现,甚至是新种产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毛蕨属51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属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由周壁形成表面纹饰。表面纹饰可分为3种类型:(1)周壁具流苏状的翅状纹饰,表面有突起或穿孔,有19种属于此类型;(2)鸡冠状纹饰,有11种属于此类型;(3)刺状纹饰,有10种属于此类型。另外有11种具有上述纹饰的混合纹饰,被认为是中间类型。孢子的形态特征可作为该属的分类学和孢粉学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细辛属Asarum27种及4变种、1变型的花粉形态分别做了光学显微镜和扫 描电镜的观察和照相,发现该属花粉的萌发孔变异较大,可作为分亚属及分种的重要依据之 一。花粉粒外壁纹饰主要分两类:瘤状纹饰下为网状纹饰,或瘤状纹饰下为脑纹状纹饰。细辛 亚属与杜衡亚属间的界限较明显,与植物形态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国产及日 本产双叶细辛A.caulescens Maxim和华细辛A.sieboldii Miq.在花粉形态上的差异,并对植物外部形态上彼此相似的几个种的花粉的形态特征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分布区玉禅花(lris ensata Thunb.)种子的同一部位及同一分布区内的白花马蔺(lris lactea pall.)种子不同部位的微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内玉禅花纹饰特征较一致,初级雕纹都为纵条状网纹纹饰,网胞大小不均,次级雕纹由次生壁加厚的不规则波状乳突构成,种子微形态结构与分布区无关;白花马蔺种子凹、背、侧面的不同部位初级纹饰、网胞形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科协论坛》2010,(11):F0004-F0004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国产菟丝子属种子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中国产菟丝子属种子的形态和种皮表面的超微结构。菟丝子属种子表面特征如下: 种脐呈衣领状突起或与晕轮面平齐或下陷;晕轮细胞呈近放射状排列或网状排列或不规则排列;种皮 表面呈条纹状纹饰或脑纹状纹饰或网状纹饰,纹饰上有时具瘤状突起或块状附属物。根据上述特征,可将菟丝子属种子分成三种类型。种皮纹饰可作为分类鉴定和种子检疫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中国爵床科Acanthaceae爵床亚科Ruellioideae鳞花草族Lepidagathideae 1属、穿心莲族Andrographideae 2属和爵床族Justicieae 8属共1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根据花粉萌发孔类型和外壁纹饰特征,可将这些植物的花粉归为4个类型: (1)具3孔沟,外壁具网状纹饰。该类型见于色萼花属Chroesthes (采自广西样品)和穿心莲属Andrographis植物。(2)具3孔沟及假沟(肋条带型)类型,外壁具网状纹饰,网眼纵向排列成行,网眼内有细网纹。该类型见于色萼花属(采自云南样品)和鳔冠花属Cystacanthus。(3)具3孔沟,沟两侧各有1条假沟,外壁具网状纹饰。该类型见于瑞丽山壳骨Pseuderanthemum shweliense、狗肝菜属Dicliptera和驳骨草属Gendarussa植物。(4)具2孔沟,沟两侧具斑块。该类型见于山壳骨属Pseuderanthemum 1种、纤穗爵床属Leptostachya、鳄嘴花属Clinacanthus、鸭嘴花属Adhatoda、杜根藤属Calophanoides和野靛棵属Mananthes植物。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古器纹饰在水晶器皿上是如何运用的,通过材质的分析、绘制纹饰工具的分析和纹饰的分析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9.
系统报道了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33种5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并与澳大利亚 2属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做了比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国产桑寄生科花粉外壁 纹饰可明显分为两个类型:一种类型为刺状或条状纹饰,另一种为颗粒状纹饰,这与该科的鞘 花族和桑寄生族两个族相吻合。在鞘花族类型中,3合沟、钝刺状或条状纹饰的花粉是基本类 型,合半沟或孔沟形,刺状纹饰的花粉是较进化的类型;在桑寄生族类型中,等极、3合沟、 颗粒状纹饰的花粉是基本类型,异极、副合半沟-合半沟、3沟形和沟形-短沟形或沟孔形、粗 糙或模糊颗粒状纹饰的花粉是较进化类型。根据萌发孔和纹饰可将桑寄生族类型花粉分为3个 类群:类群I包括五蕊寄生属Dendrophtho、梨果寄生属Scurrula、钝果寄生属Taxillus和大苞 寄生属Tolypanthus;类群II仅包括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类群III也仅1属,桑寄生属Lor anthus。在这3个类群中,类群I属于基本的类型,属间花粉差别较小,其中梨果寄生属和钝 果寄生属花粉差别最小,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类群II和类群III皆是较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3,(2):F0004-F0004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安阳市行政东区中轴线北端,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研究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256亩。  相似文献   

11.
 兜被兰属Neottianthe全世界共约12种,中国均有分布,其中9种为我国所特有。本属花粉形态 和组成都很特殊,它是由许多单粒花粉粘结在一起形成复合花粉——花粉小块,其形状一般为狭长的三 棱锥体形。外壁表面具5种纹饰类型:(A)近光滑,或具十分微弱的小凹陷;(B)外壁具穿孔状纹饰; (c)外壁具沟渠状纹饰;(D)外壁具拟网状纹饰;(E)具典型的网状纹饰。奉属有些种类,例如:N.cal- cicola,N.monophylla,N.pseudo-diphylax和N.cucullata等4种在分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分类 学家把N.calcicola,N.monophylla,N.pseudo-diphylax 3种均归并于N.cucullata。孢粉学资料表 明上述4个种花粉特征完全不同,因此,上述4种仍应各自独立为种。最后,强调指出N.camptoceras的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等特征在本属为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2.
青铜器纹饰是铸造或雕刻在青铜器表面的装饰图案,其种类繁多,各时期纹饰的特点不同。青铜器纹饰能表现出当时的思想观念,纹饰的变化体现了思想的变化,同时也是制造工艺和人类审美水平提高的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14属50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孢子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阔椭圆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或圆形。极轴长为16.8-40.5 mm,赤道轴长为12.8-58 mm。根据表面纹饰,孢子可分为7种类型。(1)平滑:周壁表面光滑,少纹饰,如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2)网状纹饰:周壁外层形成绳索状条纹交织成网,如紫柄蕨属Pseudophegopteris。(3)环状纹饰:周壁外层形成由绳索状丝构成的环,排列在周壁表面呈网状、不规则网状或分散的网状。如方秆蕨属Glaphyropteridopsis和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的针毛蕨M. oligophlebia。(4)具流苏的翅状纹饰:周壁向外形成薄片状翅,翅的边缘流苏状或具齿,片连接成网状或拟网状。如金星蕨属Parathelypteris的海南金星蕨P. subimmersa、光脚金星蕨P. japonica、钝角金星蕨P. angulariloba,钩毛蕨属Cyclogramma的耳羽钩毛蕨C. auriculata,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的大部分种类和毛蕨属Cyclosorus的部分种类。(5)具穿孔的脊状纹饰:周壁向外形成高或低、窄或宽的脊状纹饰连接成网状或拟网状,脊上具大小不一的穿孔。如金星蕨属、龙津蕨属Mesopteris、凸轴蕨属Metathelypteris和卵果蕨P. connectilis。(6)鸡冠状纹饰:周壁形成的短翅或短的片状脊,呈鸡冠状。如毛蕨属Cyclosorus的大部分种类。(7)刺状纹饰:周壁表面形成各种刺状纹饰,如茯蕨属Leptogramma、圣蕨属Dictyocline、沼泽蕨属Thelypteris、普通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subochthodes、钩毛蕨属的大部分种类和毛蕨属Cyclosorus的部分种类。根据孢子形态特征,对本科的一些属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仰韶文化彩陶装饰最显著的特点是动物纹饰较多,有鸟纹、鹿纹、蛙纹。这些动物纹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形象生动,个别器物仿照动物的形象。在众多的动物纹饰中,鱼纹是最具特色的,有单体鱼纹、双体鱼纹、三体鱼纹,有的为变形体纹饰,既写实又抽象。而人面形和鱼形组合在一起的纹饰不见于其他文化,成为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从写实到抽象,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仰韶文化中半坡,底沟,秦王寨是其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半坡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写实、古朴;底沟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出现彩陶、植物纹,曲线、圆润流畅,生动活泼;秦王寨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几何纹、抽象图案、颜色鲜丽。  相似文献   

15.
以各种动物纹饰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北方草原青铜艺术,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草原文化,是以匈奴族为主体的我国古代北方诸部族共同创造的闪耀在草原上的一颗明珠.中国古代北方草原青铜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而享誉世界,精品与佳作不胜枚举.而以构思奇妙的动物纹饰为主要风格的各种饰物,是草原青铜艺术篇章中最为精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此文是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研究的第一部分。首次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海金沙科Lygodiaceae 海金沙属Lygodium 10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透射电镜对孢壁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此 外,还对采自国外的另外10种海金沙属植物的孢子进行了比较观察。海金沙属孢子为三裂缝,少数为单 裂缝,其表面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①瘤状纹饰,海金沙属多数种类的孢子具此类型;②表面平滑,L. palmatum、L. subareolatum、L.yunnanense、L. volubile 等属此类型;③疣状纹饰,L. dimorphum、L.digita- tum、L. kingii等属此类型;④网穴状纹饰,L. scandens,L.reticulatum等属此类型。网状纹饰类型的孢子表面轮廓是由外壁形成,其余类型的孢子表面轮廓由周壁形成。此文还对海金沙属的孢子特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荞麦属果实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产荞麦属Fagopyrum Mill.8种1变种的果实形态和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种类的果实可分为3类:(1)果实三棱锥状,表面不光滑,无光泽,具皱纹网状纹饰,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苦荞麦、金荞麦。(2)果实卵圆三棱锥状,表面光滑,有光泽,具条纹纹饰,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荞麦、长柄野荞麦、线叶野荞麦。(3)果实卵圆三棱锥状,表面光滑,有光泽,具大量的瘤状颗粒和少数模糊的细条纹纹饰,此种类型的植物有硬枝野荞麦、细柄野荞麦、小野荞麦、疏穗小野荞麦。研究结果认为金荞麦与栽培种苦荞麦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中国荞麦属Fagopyrum Mill.的花粉形态、花被片和果实微形态特征。根据沟膜的有无,花粉可以明显地区分为具沟膜者和不具沟膜者2类。透射电镜下显示,荞麦F. esculentum Moench的花粉外壁分化成两个明显的层次,即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其外壁外层由覆盖层及柱状层组成,无基层。对花被片腹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根据细胞形状和表面纹饰,这些种类的花被片可分为3类。对果实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这些种类的果实纹饰也可分为3类。根据上述结果,讨论了荞麦属的种间关系及花粉形态、花被片和果实一些微观性状的演化趋势。荞麦属的花粉形态极为一致,其外壁纹饰均为细网状,萌发孔为三孔沟,这支持将荞麦属从蓼属中分出独立成属的观点。本文还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及花被片和果实微形态特征讨论了国产荞麦属的种间关系,探讨了一些特征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电镜扫描对广西地区桫椤科植物的7个种的孢子形态和周壁纹饰进行观察。对每个种的孢子形态特征及表面纹饰进行了研究。桫椤科蕨类植物孢子为辐射对称,极面观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直或者向内凹陷,赤道面观为扇形,具有三裂缝,裂缝长度约为孢子长度的3/4或不明显。孢子周壁表面光滑或形成片状纹饰和翅状纹饰。根据桫椤科孢子形态和周壁纹饰,对桫椤科植物的科下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尹春洁 《内江科技》2006,27(9):89-90
中国青铜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两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使中国的青铜文化达到高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器纹饰,无愧于古代装饰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