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车闻 《出版参考》2007,(7X):20-20
本刊讯《新字典》是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第一部汉语语文辞书,是一部中型汉语语文字典,其释义、附图、检索、附录等方面的诸多创新,是自《康熙字典》之后近二百年来在中国辞书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字典,191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字典》的编纂,得到了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很高的评价。比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新字典》序中,把《康熙字典》和《新字典》择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卷首的《序言》可反映作者的编纂目的.文章从《玉篇》首创“编者按语”、创立“异部同文”的互见法、开创中国辞书设立附录的先河等几个方面的贡献,来论述其编辑思想及留给后世工具书的编纂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字典、词典类(一)字典(l)新华字典一般字典(1979年修订重排本)新华辞书社编1980年商务 印书馆出版同音字典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1973年商务印书馆重印常用构词字典傅兴岭、陈章焕主编1982年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简明汉语字典《简明汉语字典》编写组编1981年上海教育 出版社出版汉语常用字典《汉语常用字典》编写组编19了3年浙江人民 出版社出版学习字典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字典》编写组编1981年山 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袖珍常用字典夏正衡编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学生字典商务印书馆编196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难字表(修订稿)文字改革出版社编1…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成书于建光元年 (公元 1 2 1年 )。全书共十五卷 ,收字 935 3个 ,其中重文 1 1 6 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 ,分为 5 40部 ,首创部首排检法。字体以小篆为主 ,有古文、籀文等异体 ,则列为重文。依据“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解说每个字的形、声、义。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也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中国收字最多的字典是由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编纂、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 ,1 986——— 1 990年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全…  相似文献   

5.
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本文通过古书引用的一些材料 ,介绍了从东汉到六朝时期《说文》流传的情况 ,分析了现在所能够见到的《说文》最早的版本———唐写本《木部》残卷、《口部》残简的内容和大徐本以及小徐本之间的差异 ,认为《木部》残卷最接近许慎原书的面貌 ,并说明了现在能够见到的完整的《说文解字》即大徐本和小徐本的版本来源  相似文献   

6.
汪家熔 《出版科学》2010,18(4):103-106
《商务书馆华英音韵字典集成》出版于1902年,是中国人编纂的第一部分音节的英汉双解词典。本文刊发列于这本词典中的商务印书馆的《序》、李提摩太的《概述》、严复的《序》、辜鸿铭的《绪论》、薛思培的《论英语之重要性》,以免于历史文献湮没。  相似文献   

7.
乔永 《出版史料》2009,(1):121-124
《辞源》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被誉为第一部中国百科全书。《辞源》编写体例奠定了现代汉语辞书编纂体例和基本格局。《辞源》编撰与出版已有百年历史,回顾《辞源》百年编纂和修订的历程,对现代辞书编纂与修订和我们《辞源》新的修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本文通过古书引用的一些材料,介绍了从东汉到六朝时期《说文》流传的情况。分析了现在所能够见到的《说文》最早的版本——唐写本《木部》残卷、《口部》残简的内容和大徐本以及小徐本之间的差异,认为《木部》残卷最接近许慎原书的面貌,并说明了现在能够见到的完整的《说文解字》即大徐本和小徐本的版本来源。  相似文献   

9.
《辞海》的编纂和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峰 《出版史料》2003,(2):18-33
《辞海》是从1915年开始编纂的。这一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辞源》。《辞源》首创以字带词头的编纂法,使这种工具书兼具字典和词典的功能,开创了我国综合性辞书的先河。可以说,这在我国辞书史上树立了一座具有首创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新华字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现代语言学和辞书学理论为指导编纂的汉语小字典,也是同类工具书中最权威的一部.《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对推广普通话和促进汉语规范化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新华字典》第11版自2011年出版后,不仅以更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继续为文化教育事业服务;还以平装本的定向发行等不同形式,深度参与到文化民生建设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本文对这一版在出版发行方面的一些重要事例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方百科全书现代百科全书有三个基本系列:综合性百科全书、专业性百科全书和地域性百科全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在出版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到1990年底已出版46卷)和专业性百科全书(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同时,地域性百科也已着手编纂。中国第一部省的百科全书——《黑龙江百科全书》已经编纂完成,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黑龙江百科全书》的条目大多是当地  相似文献   

12.
吴景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担任了新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的编纂工作,这部辞书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英语词典编纂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地市链接     
近日,哈尔滨市档案局制定了《〈中国哈尔滨通鉴〉编纂工作组织实施方案》,标志《中国哈尔滨通鉴》编纂工作已全面启动。《中国哈尔滨通鉴》是国家档案局组织编纂的《中国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品大辞典》编纂中的问题与解决夏贤明【北京】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商品概貌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商品大辞典》,由商业部从198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组织编写,经过十年的努力,编纂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在由中国商业出版社于1994年~199...  相似文献   

15.
1953年,《新华字典》(以下简称《新华》)由新华辞书社编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6年进行修订并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后又迭经修改、重排,直至今日。 1993年,《新编新华字典》(以下简称《新编》)由王同亿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该字典自称“按照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家公布的各种标准改正了现在通用字典、词典的许多读音、释义的错误。”俨然以“换代性产品”的身份自居。事实到底如何,笔者对这两部字典作了一点对比研究,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6.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辩,编排较为科学而系统的字典。《说文》虽然是以字典的形式出现并存在的,但其学术价值远非一般字典所能比拟。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说文》在进行字义解释时,所反映出的有关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信息,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户牖”和“津梁”。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基础符号,它所蕴涵的知识是最为原始的。因而,《说文》中所包涵的科技资料,有些应当是很久远的。将它们与古籍记载、考古发掘材料相验证,可以推断到殷商以前,甚至原始社会的科技…  相似文献   

17.
1975年夏天,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辞书编纂规划会议上,确定由湖北、四川两省编辑出版我国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汉语大字典》,以结束“大国家,小字典”的落后局面。这个规划,得到了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的批准,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迄今已13年。经过川鄂两省数百名专家、学者和编校及出版发行人员长达10多年的精诚合作,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汉语大字典》第一、二卷已于1986、1987年出版发行。《汉语大字典》第一卷的出版,被列为1986  相似文献   

18.
张彦 《报刊之友》2011,(5):141-142
麦都思(1796~1857),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最早来华的传教士之一,他翻译《圣经》,编写字典,创办中文报纸,出版图书。他的出版活动从东南亚地区到中国,涉及宗教、新闻、文化,他采用本土化的编纂和传播方法,为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人物马礼逊一生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专著并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汉英字典。本文以马礼逊的大成之作《华英字典》为例,论述了他对于近代英国汉学走向专业化之路的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20.
张彦 《今传媒》2011,(5):141-142
麦都思(1796~1857),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最早来华的传教士之一,他翻译《圣经》,编写字典,创办中文报纸,出版图书。他的出版活动从东南亚地区到中国,涉及宗教、新闻、文化,他采用本土化的编纂和传播方法,为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