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雪桦 《出版广角》2013,(10):16-18
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学(1917—1949)同样如此。随着民国文学研究历史化、古典化成为研究者的一致诉求,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民国报刊这个丰富的资料库、如何更进一步深入民国报刊内部去打捞史料,成为摆在每一个文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刘涛的《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一书(以下简称《考信录》),  相似文献   

2.
分级保护是民国文献保护应当采取的路径。分级保护不仅有利于有限的保护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而且有助于甄选出珍本、善本和孤本文献,优先予以抢救性保护。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包括馆藏民国文献摸底调查、民国文献等级划分标准、民国文献保护级别、民国文献保护措施等四个模块。构建分级保护体系的出发点在于区分民国文献等级,按照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实现文献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乃社会形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民国文献特征的民国旧平装图书,记述了该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侧面,是研究民国史实与社会形态等诸多方面的文献信息载体,是民国时期精神文化、物质创造的真实记录,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文章试从民国旧平装图书的历史由来、民国旧平装图书之特点以及民国旧平装图书的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玉晶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5):161-162,176
民国文献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好民国文献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根据我馆民国文献内容丰富但破损严重等情况,重点从改善民国阅览室藏书环境、增强读者爱护文献意识、及时修复破损图书、加快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谈谈自已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抚顺市档案馆、抚顺市七千年网与民国春秋网开展合作,在民国春秋网上开辟了"民国抚顺"城市版。民国春秋网是国内一家知名的历史网站,它将历史门户网站与史学研究、民国文化产业开发、民国主题文化项目咨询服务等相集成,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民国历史文化第一平台。抚顺市七千年网是抚顺市第一家致力于挖掘抚顺历史文化的公益网站,该网  相似文献   

6.
2004~2013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主要从民国文献的保护观念、民国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民国文献的脱酸、民国文献的修复、民国文献的影印、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近10年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甘明 《兰台世界》2004,(8):30-31
民国档案的鉴定与分级管理是一项全面性、科学性、复杂性的工作。开展民国档案的鉴定,实行民国档案分级管理,为建立全国民国档案目录数据库,实现民国档案信息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民国档案的作用,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国报刊数字化是图书馆保存和利用民国报刊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已经建成了民国期刊数据库和民国报纸数据库,本文分别从民国报刊的综合性全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三种类型分析已建数据库的开发现状和开发特点,给出了民国报刊数字化建设的四点思考,以期对还未进行民国报刊数字化的图书馆以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谢雷 《图书馆建设》2012,(8):13-14,17
民国文献可分为民国图书、民国期刊和民国报纸等形式。目前我国图书馆采用中性纸装订民国期刊,采用绝氧杀虫保护套装封装民国报纸,通过环境温湿度控制保护民国图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民国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图书馆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开发民国文献的替代品、编制索引,加快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立健全阅览制度,改良保存环境和装具,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界定民国农业档案范围,分析民国农业档案现状,讨论民国农业文献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民国农业档案数字化的意义,介绍了民国农业档案数字化的具体内容、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的成果。从多角度开展数字化研究,建成民国农业档案目录数据库、图像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图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知识库,编制了民国农业档案分类表。  相似文献   

11.
民国史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历史,也是对中国人来说留下深刻烙印的一段历史。但纵观民国年间,时局颠沛,战乱频仍,加上自然灾害和社会档案意识薄弱等多种不利因素,民国档案之留存实属不易,业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民国档案的主体分别保藏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但散佚在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由档案馆、图书馆或其他机构、个人保存的民国时代档案也各有千秋,弥足珍  相似文献   

12.
陈涛 《北京档案》2008,(8):32-33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至此民国档案整理的工作已经走出初级阶段。随着民国档案开放力度增大,原有的民国档案整理成果已难满足现有的民国档案利用需求,对民国档案整理工作需要引进新的维度,即对民国档案信息作进一步开发及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民国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这标志着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步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描述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阅览厅馆藏文献的特点:一是类型多样,二是学科丰富,三是地方特色明显。该图书馆民国文献馆的建立为研究、查找民国时期(特别是福建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海外华侨、港澳台福建籍人士回乡寻祖、追根溯源发挥了很大作用,民国文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日益凸显,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民国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使民国文献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民国文献的存放与普查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国各级民国文献收藏单位应明确民国文献的分类、著录和定级问题,建立全国民国文献普查平台,关注民国文献的书库、装具、分类标签等保护细节,重视民国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图书馆积极组织实施民国文献保护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国文献的保护,如提升书库保管条件、积极引进影印本和数字资源以替代和保护原本、开展民国文献缩微工作、加快民国文献数字化进程等,并通过影印、编撰整理、建设数据库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成果,纸张酸化研究和文献展览是该馆民国文献保护与宣传推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民国报纸作为“中华民国”历史的信息载体,具有高度的人文研究价值,其中隐藏的民国历史文化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收藏机构对民国报纸的建设开发仅停留在数字化阶段,缺少了对民国报纸的挖掘应用阶段。本研究基于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针对民国报纸的内容特征与外部特征,结合数据库的元数据特点、新闻事件特点构建民国报纸知识本体,并以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作为实证研究主体,利用Gephi可视化工具构建面向梅兰芳的民国报纸知识图谱。从民国时期梅兰芳的文化外交、慈善义演、剧目演出三个维度分析民国报纸中记载的梅兰芳事迹,实现面向梅兰芳的知识挖掘。  相似文献   

17.
杨林 《山西档案》2003,(1):19-20
根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全国民国档案目录采集方案》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行业标准DA/T2 0 -1 999《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现我省已开展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工作 ,为提高我省民国档案目录检索体系的质量与效能 ,现就各地档案馆在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工作中提出的问题解答如下 :  一、民国档案著录工作1、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对象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对象是民国档案 ,即“民国时期国家机构、社会组织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权机构 ,社会组织除外 )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  相似文献   

18.
浓墨重彩 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丁  王兆辉 《图书与情报》2011,(2):139-141,144
民国处于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新中国过渡的转型时期,因此民国文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民国文献存世多、数量大、流传广,是我国各级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不同,这些民国文献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条件.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海峡两岸民国文献的交流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分析了两岸民国文献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合作的现状,提出深化两岸民国文献交流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