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元明时期斋醮述略张泽洪斋醮,即供斋醮神,设坛祭祷神灵,是道教独具特色的宗教仪式。斋醮的内容有清吉身心、设坛摆供、焚香、化符、掐诀、叩齿、存想、念咒、上章、诵经、赞颂,并配以音乐、灯烛和禹步等仪范程式。道教斋醮之法的产生、形成和完善,是道教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
道教以天书神授,创教立说,为维护其神仙信仰,使用符策云篆等神秘的符号来表达其宗教思想。今在成都出土的北宋刘六一娘墓中一组镇墓碑,向大家展示了道教神秘的文字与咒语。本文通过其与道经内容的对照比较,确定刘六一娘镇墓碑的出处与内容,进一步阐释镇墓碑中天书云篆的汉字译文,揭示道教为维护信仰而创造的神秘面纱,分析道教斋醮仪式与当时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直观展示道教文化与民众生活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聚居在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的彝族支系阿细人就会举行祭火盛典仪式,阿细祭火又以一个叫红万的山寨为最.阿细祭火盛典仪式最核心的部分有四个:长龙宴和阿细酒歌、钻木取火与送火、火文化展示、跳火神,它们分别代表了火神祭典中的主要观念和仪式.  相似文献   

4.
郭炳亮 《寻根》2020,(1):35-3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各地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在笔者生活的晋东南壶关地区的农村,每年正月初八,家庭主妇都要在自家庭院举行“祭星”仪式。有关这一习俗,清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  相似文献   

5.
近读张泽洪君《道教斋醮符咒仪式》,掩卷之余,感慨良多,故挥毫提笔,一抒胸襟为快。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百废俱兴,国运昌盛,文化繁荣,中华传统之道教研究,已由禁区转为热门。道教创生于华夏文化的土壤,此已属人所共知的常识。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此说亦发深思。自昆仑西王貘部族以九星订四季,开创原始农业生产,华夏先民已萌生宗教观念。五千年前早有五斗米巫,传说之西王母凤族,高居于龙(姬)虎(姜)部落之上。巫道仪轨亦显现于秦汉,周穆王、汉武帝崇尚仙道,与西山神女频繁往来,此为月母执天道之母系部族。昆仑独柱之…  相似文献   

6.
《法言会纂》是清代中叶四川地区的一部简明斋醮科仪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斋醮仪式和文本的重订和规范。本文试图理清此书现存的版本、结构和作者,并且阐述了《法言会纂》此书与四川"刘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说“庭燎”     
苏浩浩 《寻根》2020,(1):9-13
燎祭是商代祭祀上帝、祖先以及山川诸神灵的一种较为重要的祭祀仪式。据陈梦家统计,商代燎祭的受祭者有8种,主祭者则为商代诸王。商王通过这样一种仪式与天地诸神以及祖先沟通,垄断祭祀权力,从而实现对人间的绝对统治。到了两周时期,神圣的燎祭仪式演化为庭燎这一形式,不仅祭祀地点由宗庙变为中庭,而且主祭者亦变为诸侯甚至下层专门人员,燎祭不再仅仅是一种祭祀的仪式,同时还具有迎宾、求贤的作用,称为庭燎。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10,(5):93-93
4月5日,洪洞大槐树景区鼓乐阵阵,幡旗飘扬,第二十届中国洪洞大槐树祭祖节祭祀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华人汇聚于此。虔诚地祭拜先祖。祭祖大典分为正祭和民祭两部分。正祭仪式上省、市、县领导和移民后裔先后向大槐树移民先祖敬献花篮。洪洞县县长段新恭诵祭文。参加仪式的各界人士庄严肃立,向大槐树移民先祖行三鞠躬礼。公祭仪式简洁凝练、庄严肃穆。  相似文献   

9.
道教中的神仙学在外界的眼光中被目为中品,低于上品的老庄,高于下品的符。刘勰《灭惑论》称:“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①。道安《二教论》亦载:“道家厥品有三,一者老子无为,二者神仙饵服,三者符禁厌”②。这都是把神仙学置于道教...  相似文献   

10.
道教音乐研究是宗教音乐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是道教研究和音乐研究的交叉学科。它以道教音乐为研究对象,运用道教理论研究和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与道教活动和道教内容相关的仪式音乐和非仪式音乐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发生与发展规律,音乐类别与形态特征,传承与传播方式及其与道教仪式关系的边缘学科。 作为科学的道教音乐研究,至今仅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然而,此项研究在较长一段时间却是以调查、搜集、整理我国各地区传承的道教音乐为起点而逐渐发展成熟的。据现有文献资料考证,早在本世纪20年代时,我国民族音乐学家郑觐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等级社会中为庆贺皇帝生辰,朝野上下通常举行盛大的贺寿仪式。为皇帝生辰建立圣节并非古而有之,自唐朝开始施行继而逐渐完善,并为历朝所沿袭。宋时,每逢皇帝生辰,除去偶发因素外必要举行盛大的圣节贺寿仪式,包括建道场与行斋会、献祝寿诗文、上寿称贺、举行圣节大宴等,是彰显大国威仪和皇权至高无上的重要举措,因而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道教音乐仪式功能的塑成、流变及世俗化发展倾向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道教仪式音乐的原始形态及文化功能;道乐编创与应用的审美诉求;道教音乐与儒家音乐典籍之间的呈递关系;以及道家音乐由出世到入世的历史转变过程。在对道教音乐形成一定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之后,从道教音乐的发源谈起,揭示其与儒家礼制和俗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社会政治形态为背景,思考道教音乐转变的实质性原因和呈现出来的形态效果。以此,对于道教仪式音乐从"成仙"到"成礼"的转变过程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在民众生活中有着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戏剧演出常常与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很多具有深厚宗教色彩的戏俗.本文考察福建莆仙戏的破台仪式,探究其与道教思想的不解之缘,并揭示其习俗化表演与道教净坛仪式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童子科,又称"童子法",是晚唐以降随着黄箓斋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仪式性法术。不过,童子科并未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仪式流程,而是附属于发奏、召摄、破狱、炼度等重要仪式场合中,并采用焚符、诵咒、宣牒等方式召摄童子降坛或显形,责令其领受指示、履行使命,前往特定机构或场所完成某项任务。"童子"是童子科的主角,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察命童子、监魂童子、引魂童子、四季童子、五方灵童、泰玄真一本际童子、善恶童子、赍简童子、合符童子等。童子科是以童子附体降神法术在南方地区的广泛传播为前提的,更得益于东华派、天心派等新兴道派的推动,并借助宋元道教黄箓斋的普及而迅速流行开来。但因其先天带有强烈的草根性特征,童子科也遭到了一些传统守旧派高道的批评与抵制。  相似文献   

15.
成吉思汗八白宫从建立那天起,就有了祭祀仪式。祭祀仪式,来源于萨满教。信仰萨满教的古代蒙古人崇拜苍天、崇拜天体、崇拜祖先,常常举行祭天、祭祖仪式。成吉思汗当年用九十九匹白骒马乳汁祭天,也是来自蒙古族所信仰的萨满教习俗。基于原始萨满教的成吉思汗祭奠,具有诸多的祭文、祭词、祝词、祭歌等。这些祭词,以诗歌为文体,并以口头文学形式一代代相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水准。成吉思汗祭奠词,在近八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不断进行修订,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使祭奠词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蒙古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宫的…  相似文献   

16.
古老神秘的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祭祀形式涉及了蒙古民族古老的火祭、奶祭、酒祭、牲祭、歌祭等等。丰富的祭祀仪式,伴随着祭文祭词,而祭文祭词又是祭奠的核心,通过念诵祭文祭词,表达祭祀主题。  相似文献   

17.
孟秋时祭在先秦时期便已施行,中元节源于汉末道教"三官信仰",盂兰盆节脱胎于儒家宗法伦理和道教荐拔观念。三教交流以魏晋为起点,隋唐时达到鼎盛,出现了儒家尝秋、佛教盂兰、道教中元并行的奇异景象,学术思想三足鼎立。宋明时,三教理论实现深层次高度合流,理学出现,此后,佛道成为附庸渐趋世俗化。  相似文献   

18.
宗教     
上海城隍庙举行壬辰年城隍华诞庆典活动3月13日(农历壬辰年二月二十一日),“壬辰年城隍华诞庆典”之“祭城隍仪”在上海城隍庙举行,市、区有关部门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信众代表1000余人参加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当代画家戴敦邦大师所作《群仙欣会图》长卷捐赠上海城隍庙仪式,为庆典增添了喜庆祥和色彩。《群仙欣会图》长12米,  相似文献   

19.
傅功振  樊列武 《寻根》2008,(2):39-41
“中元节”作为我国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盂兰盆节”或“鬼节”,俗称“七月半”。其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其时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其发源一说始于道教,道教认为,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此时祭天;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此时祭水;而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传说这天地官下降,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在伊顿公学举办建校500周年庆展的前一天,一颗德军炸弹穿透学校的屋顶落在校园中。据说当时的校长用棍子敲了敲这枚尚未炸开的流弹,认为它是颗失效的哑弹,于是决定庆祝会仍按原计划在学校小教堂里举行。次日,炸弹爆炸,震坏了教堂的门窗,学生的试卷洒得满地都是,庆祝仪式就在满是玻璃碎片的教堂里举行。每当风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