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论文选取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以及美国CNN著名访谈节目《大卫深夜秀》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二者在话轮(turn)、反馈(feedback)和打断(interruption)这三种典型的会话现象中的显著差异,剖析中美思想文化的深层差异。以期对观众欣赏跨文化电视访谈节目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方斐 《英语广场》2023,(20):60-64
作为机构话语之一的庭审话语,相较于日常会话来说更加强调秩序,但打断现象同样普遍存在。本文以中美两国真实庭审语料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中美庭审话语中打断现象的语用功能。研究发现,中美庭审话语中打断现象普遍存在,有着拒绝、质疑、转移及干预话题、赞同、澄清、帮助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徐伟 《英语辅导》2008,(4):97-100
打断现象是会话交际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会话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反映了交际者试图控制和争话轮的意图,体现了话轮转换规则的特殊性。此文基于英语电视谈话节目《dialogue》的语料,将打断现象从目的原则和合作原则角度进行解释。文章根据目的原则将打断分为合作型的和非合作型行为,并进一步根据功能的不同.将冲突不合作性打断分为话题转换型、抢夺发言权型和不认同型三种,将合作性打断分为帮助型、认同型和澄清型打断三种。  相似文献   

4.
2005年和2015年中美优秀大学生两次受邀来到央视《对话》栏目,本文以两次对话节目的内容为基础,从霍夫斯泰德和冯斯·琼潘纳斯的文化理论出发,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这两期节目里中美大学生所反映出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分析,发现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同时看到文化价值所呈现出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美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中美文化冲击成为了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一种现象。在日常会话交谈中,中国人经常对美国本土色彩的幽默话语难以理解与欣赏。当美国人听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俏皮话时,困难就更加重重。正是缺少西方的文化背景,阻碍了我们对幽默的认知。该文从流行的两部情景喜剧入手——(《爱情公寓》和《老友记》),浅谈中美文化如何影响两国幽默的选题和表达方式,以及应对文化缺省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探究中美幽默的表达差异,可以加深互相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提高交流效率,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从而加快中国迈向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于婷  王海霞  李筱  宋妍  李梦园 《海外英语》2014,(22):211-212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美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中美文化冲击成为了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一种现象。在日常会话交谈中,中国人经常对美国本土色彩的幽默话语难以理解与欣赏。当美国人听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俏皮话时,困难就更加重重。正是缺少西方的文化背景,阻碍了我们对幽默的认知。该文从流行的两部情景喜剧入手——(《爱情公寓》和《老友记》),浅谈中美文化如何影响两国幽默的选题和表达方式,以及应对文化缺省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探究中美幽默的表达差异,可以加深互相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提高交流效率,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从而加快中国迈向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以会话分析的话轮转换理论为基础,从话轮占有和言语打断两个角度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的语料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主持人话语运用的不同规律,而这种差异与其各自节目的定位恰好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8.
以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主要人物的台词为语料,主要从话语量和打断这两种交际策略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式离婚》中会话交际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价值观、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面子管理、礼貌策略的差异变得显而易见。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以布朗、莱文森和顾曰国的相关理论为框架,结合中美电视剧中的会话语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是使跨文化交际者了解对方的面子管理和礼貌策略特点,避免发生误解和交际失误。研究发现:1)汉语会话者比美语会话者更注重面子;2)在和与自己地位相同或相近的人的对话中,汉语会话者尽可能地尊重对方的面子,美语会话者则强示自己的身份面子;3)在和比自己地位高的或相远的人的对话中,汉语会话者会通过沉默等方式维护自己的身份面子;而美语会话者会重新修正并施加自己的身份面子。  相似文献   

10.
社会流动对于一国之健康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电视剧《绝望主妇》和《血色浪漫》中主人公之社会地位变化来比较和思考中美两国不同社会流动性背后的不同文化成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对中国军事文化建设的解读存在差异。借助于语料库技术,利用语料分析工具WordSmith Tools的词频列表、关键词分析以及检索等功能,对2002年至2013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和《中国国防白皮书》进行统计对比,客观分析了中美两国对中国军事文化建设的态度差异,试图为军事文化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上海卫视的访谈节目《金星秀》为语料,简要分析主持人与嘉宾在访谈节目中合作型话语打断类型以及对访谈节目所产生的作用,希望能够对言语打断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一体化格局日渐形成的今天,中美两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对中美两国的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在表现自然与人文的主题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而地域文学主题为两国文学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都不离开它扎根、生长、发育的土壤。人类的地域情感对文学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边城》与《我的安东尼亚》地域文学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同合作原则一样,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条重要的会话原则。Brown和Levinson把礼貌定义为"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因此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通常被称之为"面子保全论"。本文利用"面子保全论"对小说《双面胶》中的部分人物对话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由于面子威胁行为而造成的消极的人际沟通后果。  相似文献   

15.
礼貌语言是人们友好相处,和谐交流的润滑剂,交际双方在不得不威胁对方面子时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进行补救,即采取一定的面子维护策略。该文通过对于《老友记》中人物会话的分析,介绍并分析日常生活会话中人们如何使用面子维护策略以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和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面子观。在西方,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以面子观为中心的礼貌理论,包括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面子保全论三个概念。而在中国,面子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本文以电影《面子》为例,从影片所表现的双重文化特征和强弱文化语境对"面子"意义的不同理解的角度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将更有利于解释我们当今社会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不同意识形态支配下的电视媒介,中西电视媒体对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带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美国偶像》为例,以对比分析为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了相关论文30余篇,简要介绍了中美两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节目理论、形态、营销上存在的主要差异。同时,通过学理比较和案例分析,揭示了我国表演选秀行电视真人秀节目局限,并尝试提出了借鉴和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美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两个大国,双方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幽默是跨文化沟通有效的润滑剂,但是受各自国家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幽默在言语上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中美幽默在言语差异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将从两部流行的情景喜剧《老友记》和《武林外传》中随机选取幽默台词各50条作为研究对象,从幽默的话题和幽默生成方法两个方面对其台词进行研究,发现中美双方在幽默话题以及幽默生成方法虽有相似之处,更多是明显的差异性:中方幽默话题主要是社会热点类,幽默生成方法主要是仿拟;而美国幽默话题主要是关于性,幽默生成方法主要是比喻;而这一差异重要是由于中美两国在语境上的差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社论态度资源各系统鉴赏、判断和情感的布局,一方面会受到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共同制约而使中美两国社论语篇都呈现出一致的语类结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两国社论语篇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话语模式。此种模式的形成既是一个历史过程和社会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与话语之间的相互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在研究人们的日常会话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红楼梦》人物对话及其英译策略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文和霍克斯译文两个分析文本的研究[1],分析小说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探讨会话含义的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对两种不同的译文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