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袁世凯再起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一一年十月袁世凯东山再起,实为袁氏绞杀辛亥革命、攫夺民国总统之先兆。然史家却少有论及。于是,笔者孤陋之心遂生耿耿,妄动愚笔以属拙文,甘负锻于方家同人。 一、袁世凯侨居彰德的隐衷 戊戌政变,袁世凯与帝党结下怨恨,一九○八年西太后身亡,载沣代行摄政,袁世凯就终日不安。一九○九年初,袁在惊惧万状之余,微服天津,住进英租界利德顺饭店。不久,就接到摄政王载沣代发的“回籍养疴”的谕旨。一月四日袁世凯得到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H)担保他生命安全的承诺后,才敢小心翼翼地进京向摄政王“谢恩辞行”,一月六日便仓皇登车前往河南,昔日威风凛凛的袁世凯就这样“被满洲政府用侮蔑的手段放逐了。”令人费解的是袁氏此次罢官并不回项城归旧里,而是“初居汲县,两个月后再迁彰德城北门外的洹上村”侨居下来。笔者以为袁世凯此举正是为他再次出山作准备。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幕府是晚清非常重要的幕府之一,其幕府无论是在袁世凯小站练兵,还是他巡抚山东,到后来担任直隶总督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而袁世凯幕府的形成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主要通过主动延揽;奏调入幕;幕僚主动投奔等方式推动其幕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洋时期,会党活动的兴衰与北洋政府权威的强弱成反比态势。袁世凯统治阶段,会党被认为是扰乱社会稳定的非法组织,在其高压政策下,会党活动由公开走向秘密;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混战,会党乘机重新崛起,但其革命性已丧失,大多流为会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会党进行了积极的争取,为广大会众自身解放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4.
梁士诒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何作为?起了何种作用?文章通过大量史实,论证以下几个观点:第一,武昌起义后,袁世凯的东山再起,北方政局的稳定,清帝退位,共和的最后建成,与梁士诒息息相关;第二,作为一个饱读经书又务实致用的士人,梁士诒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赞成共和,迫使清帝退位,敦促和劝说袁世凯赞成共和,使共和最终得以实现,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第三,为了巩固新建北京政权和建设中国,梁士诒所提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的种种措施,不仅反映了其远见卓识与聪明才智,而且对于发展中国经济具有积极意义;第四,梁士诒极力帮助袁世凯一步步打击革命党人,使南方党人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了他政治的实用性和反动性.辛亥革命时期,梁士诒能以一种开放而变通的心态顺势而为,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5.
梁士诒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何作为?起了何种作用?文章通过大量史实,论证以下几个观点:第一,武昌起义后,袁世凯的东山再起,北方政局的稳定,清帝退位,共和的最后建成,与梁士诒息息相关;第二,作为一个饱读经书又务实致用的士人,梁士诒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赞成共和,迫使清帝退位,敦促和劝说袁世凯赞成共和,使共和最终得以实现,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第三,为了巩固新建北京政权和建设中国,梁士诒所提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的种种措施,不仅反映了其远见卓识与聪明才智,而且对于发展中国经济具有积极意义;第四,梁士诒极力帮助袁世凯一步步打击革命党人,使南方党人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了他政治的实用性和反动性.辛亥革命时期,梁士诒能以一种开放而变通的心态顺势而为,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这个晚清、民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直接影响了晚清、民国初年的政局,而时局也反作用于他,决定了他的人生浮沉:清末新政期间,他与奕劻沆瀣一气,使清朝政治更加糜烂,为清王朝灭亡埋下了隐患;武昌起义,以载沣为首的满族王公亲贵束手无策,清政府内部权力的真空,为袁世凯复出提供了条件,而革命势力也面临重重困难,在这种局势之下,袁世凯被推上了大总统的舞台;当上了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却逆时代潮流而动,帝制自为、残害异己,用封建思想控制国民的头脑,恶化了民初的政局,毒化了社会风气。最终,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帝王梦随之破灭。曾经被时局选择多次的袁世凯最终在人们的唾骂中被抛弃。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8.
王锡彤起初不过是个地方士绅,只因归隐彰德的袁世凯请他帮助经营实业,才有了晋升机会。武昌起义后,王锡彤进而成为袁世凯的贴身谋士,尽管因劝阻袁世凯镇压革命曾惹怒过后者,但在如何处理与革命党的关系方面,袁世凯仍很重视王锡彤的政治见解。然而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却过河拆桥,执意复辟帝制,于是王锡彤不得不远离政治,终身埋首于工商实业。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利用汪精卫,拉拢革命党,调和南北,助其窃取政权;汪精卫则被袁世凯蒙蔽,希望借助袁世凯推翻清朝,实现共和.两之间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利用汪精卫,拉拢革命党,调和南北,助其窃取政权;汪精卫则被袁世凯蒙蔽,希望借助袁世凯推翻清朝,实现共和。两者之间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在朝连续平定了"壬午兵变"与"甲申政变",对英、美、俄、日等国对朝鲜的侵略给予了一定遏制。这时袁世凯功名欲望急剧膨胀,在外交活动中过于自信和骄狂;对宗藩关系僵硬维持,而且忽略对朝鲜内政全面变革的支持,对国际形势没有以全面、求变的态度来应对,以致出现重大失误。客观上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统治者在外交上的失误及对袁的过分信赖,日本对外扩张步伐加快和列强争夺导致的局势恶化,使袁在朝外交活动终归失败。在朝外交活动失败对袁世凯晚期的政治行为及其心理起了极大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表面上在中国已形成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转而希望以"政党政治"来钳制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从此,维护民主共和,反对独裁专制,成为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黎元洪不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只是一个温和的共和主义者,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面前,对"倒戈反正"的袁世凯产生了幻想,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与激进的革命派分道扬镳,从而被袁利用.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废科举的动因中有个人科考失败的成分,同时救亡图存、改造国民的企图导致其注重教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袁世凯推广新式学堂,集中体现在清末新政时期的山东和直隶,尽管民国初年亦有相当进展。在袁世凯兴学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一是解决师资问题,二是提倡务实之风,第三,也是最为值得注意的是袁世凯与学部于1907年所拟的推行教育十条措施。总之,不是教育家的袁世凯凭借自己的权势、识见,废科举、兴新学,为清末近代教育改革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袁世凯过50岁生日时,在北京大摆宴席庆祝,有人献上一副寿联: 戊戌八月,戊申八月; 我佛万年,我公万年。 “戊戌八月”,是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开始得势的日子,“戊申八月”(1908年)即袁世凯50岁生日。“我佛”指老佛爷慈禧太后,“我公”即指袁世凯。写寿联者为取悦袁世凯,把他与慈禧太后相提并论,不料好景不长,两个月后慈禧太后竟一命呜呼,袁世凯也被罢官免职。有人在此基础上改了三个字: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与日本的关系,从袁驻朝鲜起始终处于对抗状态,袁世凯对日本的敌视态度表现在各个方面.<二十一条>的交涉,不是袁对日妥协的产物,而是日本推翻袁世凯的重要步骤.袁对<二十一条>进行了相当的抵抗.日本排挤、打击袁世凯,则是袁仇日政策的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渐趋活跃,争论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近些年来,涉及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化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袁世凯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层面的近代化,总体看来,成就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与袁世凯的谈话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四第四单元第一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四目有一则历史纵横,原文如下:“1912年8月,应袁世凯的一再邀请.孙中山由沪赴京,与他共商国事。到北京后,老谋深算的袁世凯表现出‘以国家与人民为念’的虚情假意,孙中山被他所迷惑。孙中山推心置腹地对袁世凯说:‘袁总统于练兵一道很在行的,彼作十年总统必能为中国练五百万雄兵。  相似文献   

18.
新近出版的《许宝蘅日记》堪称反映清末民初北京政治和社会风俗的资料宝库。许宝蘅清末任职军机处、承宣厅,民国初年又任总统府、国务院秘书,长期活动于政治中枢,对袁世凯在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辛亥清室让位、民初获取大总统职位的活动均有记载。在新旧政权交替的过渡时期,许氏身为幕职人员,敬业为公,谨慎忍耐,顾全大局,因而很受袁世凯的信任。民初官场黑暗,许宝蘅始终能有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多少与"项城旧人"的特殊身份有关。日记中对袁氏活动的零星记载,除了披露内幕和细节,也可对今人了解鼎革之际政治演化过程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史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就必须得对其进行冷思考。循着这一思路,本文拟对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废除、辛亥革命与后来军阀割据的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结局的表述,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文认为,辛亥革命在废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且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后来的军阀割据;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结局的多歧性表述,是有深刻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其中让位说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他诸说也大多忽略了袁世凯与清廷的因素,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当然,之所以作如此思考,并非有意否定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是希望有助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0.
郭之全先后在清末中央和地方任职,与袁世凯有一定来往,并加入他的幕府.从<信阳郭氏族谱>和<重修信阳县志>挖掘史料,辅以其它资料,疏证郭之全与袁世凯的交往,钩稽几近湮没的史实,揭示他们交往在近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