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莹 《东南传播》2010,(3):93-95
近年来隐性广告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网络中的隐性广告也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它以更隐蔽、更多样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网络隐性广告的定义、特点、主要类型及策划方法几个方面对网络隐性广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鑫  肖诗荣  张均 《新闻前哨》2013,(10):63-64
植入式广告又称为“隐性广告”或“嵌入式广告”,是针对“显性广告”而言的。所谤隐性广告,是指广告传播一改往日单纯依靠说教和推销的营销策略,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到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3.
植入式广告的界定“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又称隐性广告.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4.
隐性广告,或称“植入式、嵌入式广告”,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场景的一部分,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露给受众(消费者)。隐性广告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只要处理得当,可以嵌入任何情景和文本,其中最常见也最引人关注的是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中的隐性广告。虽然隐性广告历来以低费用高效果著称,但在操作中却要有更高的技巧,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目前我国的隐性广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解析隐性广告:内涵、本质与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乐 《新闻界》2007,(5):142-144
本文对隐性广告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探讨了隐性广告的发展背景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许伟杰 《新闻界》2007,(3):103-104,109
一个真正健康发展的广告产业不仅需要显形环境的支持,更需要充分开发并运用隐性知识,使那些最常识层面的但又被人们忽视的知识,即“广告思维中的隐性构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广告知识中的隐性构成一旦被科学地挖掘利用起来,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广告知识生态圈。  相似文献   

7.
隐性广告现象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隐性广告已渗透到广告传播的各个领域。本文对隐性广告现象的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本质特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操作技巧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子怡 《东南传播》2022,(1):137-139
在技术浪潮驱动的大变革时代,作为传媒经济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广告产业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型和进化,在技术、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计算广告新业态也随之出现.通过对计算广告兴起与演化的逻辑规律、新媒介技术演化下的广告业态、计算广告对广告产业产生的正向作用以及计算广告背后的隐性风险样态四个层面进行探讨和反思,尝试为未来...  相似文献   

9.
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场景的一部分,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露给受众。最初的隐性广告是将产品植入电影场景作背景,使观众能够看到该产品或公司的标志。最早的有据可查的电影隐性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非洲皇后号》上,其中明显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  相似文献   

10.
植入式广告的隐性特征导致商业利益和艺术审美的激烈博弈,也使规制陷入了困境。除了影视制作的成本和竞争、电影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外,作为植入式广告规制的保护对象,受众对植入式广告的态度应该受到重视。植入式广告的规制应提倡以政府为政策供给者,公众和广告专业协会为评估和监督者,广告代理商、制片商为传播者的"共同进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广告信息海洋中要聚焦消费者已实属不易,而消费的理性化和部分广告的失实传播更致使人们不愿接触甚至对广告怀有抵触和厌恶心理,因此吸引消费者必须另辟蹊径,在此背景下,隐性广告开始出现,并日益受到重视。隐性广告的内涵所谓隐性广告,是指一种与显性广告(在媒介中位置固定、自成体系、与媒  相似文献   

12.
浅谈隐性广告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素欣 《今传媒》2007,(2):43-44
隐性广告,或称"植入式、嵌入式广告",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场景的一部分,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露给受众(消费者).(1)隐性广告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只要处理得当,可以嵌入任何情景和文本,其中最常见也最引人关注的是电影作品、电视节目中的隐性广告.  相似文献   

13.
李艳艳 《今传媒》2013,(2):86-87
随着受众对隐性广告的敏感意识的提高,当消费者对电视剧、电影等传播媒介的隐性广告越来越排斥的同时,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新的广告传播媒介,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青睐。实践证明,在细节处理得当的前提下,将隐性广告与娱乐节目相结合,可达到节目、受众、品牌三者共赢的效果。本文以电视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为例,对隐性广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因其"隐性"的特质为越来越多的制片方和商家所青睐,植入式广告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就如何做好植入式广告及如何加强对植入式广告的规范管理做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网络上对于隐性广告过热的炒作现象,本文从隐性广告受到追捧的原因入手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探讨其本质,然后从受众的角度对于隐性广告的表现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其不利于营销传播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一是它在影视传播中隐蔽性,其二是它在传播中的一次性,其三是指它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可控性,借此让人们清醒地认知其在广告传播中的实际地位,以正视听,避免被网络论坛中的片面观点陷入盲目的误导。  相似文献   

16.
周晓燕 《新闻世界》2011,(4):125-126
经济的发展、媒介技术的进步、传统硬性广告在发展中日益暴露的弊端催生了植入式广告的粉墨登场。然而,过分追逐经济利益导致各类违背植入式广告原则的艺术节目纷纷出现,并为观众所诟病。广告界人士认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必须遵从其隐形性原则。笔者认为,过多的强调植入式广告的隐性原则,必然会把植入式广告带入另一个错误方向:置广告效果于...  相似文献   

17.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隐蔽性比较强的广告形式,它隶属于隐性广告这个大类别,但是很多人容易混淆二者的界线。在显性广告的性价比日渐下滑、国家广电总局频繁出台"限广令"的今天,植入式广告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植入式广告却呈现出一派混乱的景象。笔者通过分析植入式广告的优势和不足,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办奥运.引来多少人士的多么丰富的联想呀!美术家韩美林和他的创作班子,联想出了五个福娃;经济学家们.联想到了“奥运经济”、奥运带来中国的经济腾飞;作家们联想到了大奖。赌徒们联想到了运气……广告界也不甘落后。广告业主、广告制作、广告媒体……也都在奥运上开动脑袋机器超负荷运转。所以,涉奥广告.铺天盖地。广告抓商机,本无可厚非。不过,拿着神圣的奥运开涮.那就不是玩世不恭而是有些邪门歪道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入式广告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广告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增幅趋缓,开始进入瓶颈期,但是精明的媒体人又找到了一种让观众无法躲避而又乐意接受的广告方式,这就是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也称隐性广告,与显性广告相对,主要是指把广告植入到电视剧、电影场景、节目中等,使广告与之融为一体,在受众无意识的情况下将商品和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地展现给受众,进而达到广告主所要求的目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广告做得不像广告,让观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  相似文献   

20.
王文权 《编辑之友》2012,(9):18-19,23
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影视事业发展的隐性衣食父母,广告元素在影视中的应用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近年来,我国国产影视在隐性广告的植入上也在渐渐成熟,不但取得了高效的宣传效果,也为影片本身添加了不少看点和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