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陈艳 《南昌教育》2009,(11):32-32
在一个孩子的日记本上,我看到他摘录的一首小诗《我是一条比目鱼》:作业本下/藏着一本书/我悄悄地看/轻轻地翻/老师走过来/我赶紧提起笔//我是一条比目鱼/一只眼睛看老师/一只眼睛看书。  相似文献   

2.
一、抓住空白
  如果你在空白处阅读,能够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叫文本细读了。所以,我们要抓住空白。人教版二上《假如》是一首情感浓烈的诗歌,末尾用上省略号,我就及时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假如这时候老师也送你们一枝马良的神笔,你准备画什么?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时一、激趣,整体感知1.设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课件1)马良还有个名字叫什么?(引出“神笔”)马良的笔神在哪儿?马良用他的神笔都为谁画呢?(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假如》这首诗中有一个小姐姐(课件2),她非常想拥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么,她有了神笔了吗?她会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呢?(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2.通读全文(1)自由轻声地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小姐姐想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2)教师引读: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所积累的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学习重点: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学习难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学习过程:一、揭题引入出示:一块黑板大半生的战场一根教鞭点种桃李满园一杯清茶淡淡的苦,淡淡的甜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你们怎么猜出来的?(板书课题:献给老师的歌)(根据儿童喜猜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诗兴趣。在猜测中体会一种会读诗的成就感)二、看图说诗1.出示五幅…  相似文献   

5.
一日,我去图书馆还杂志,顺便就看到了《言说抵抗沉默》,这书名让我感到一种力量。打开来,是语文教师郭初阳的课堂实录。我一目十行地浏览,扉页上是诗人北岛翻译的一首《预感》,开篇竟然是学生的一篇序,结尾道:"我以为,许多语文老师和他们上的课是墙;郭初阳和他上的语文课是窗,一扇干干净净、透明的窗。"这"窗"立马就打动了我,被我带回了家。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从爸爸的嘴里知道了普希金。后来从老师那里我知道了普希金是位外国诗人,更多地了解普希金还是读了《普希金诗选》以后的事。我从六年级开始读《普希金诗选》一直读到了初二。说来真惭愧,当初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傻了,或许是国度的原因,或许是我理解能力的原因,几乎每首诗我都有不理解的地方。所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丰富,我总算可以较轻松地理解和揣摩一些短小、易懂的诗了。比如我最喜欢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7.
不知是因天生的记忆不好,还是学生实在太多,我总是记不住他们的名字。这让我常常会在他们面前,觉得尴尬,或者愧疚。记得一次分发作业,其中一个叫曾的男生,站在我的面前,我却一脸认真地问他:你们班的曾在哪儿呢?这一句,让他即刻脸红,似乎怕人听到一样,低声道:老师,我就是。我看着手里那份作业上,他特意写给我并深深将我感动的一首小诗,突然觉得不安,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阅读与作文》的所有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高一前未读过《阅读与作文》,高二开学时同学推荐我读,怎么说呢?现在每天打完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读《阅读与作文》,伴着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我便在精神的殿堂里遨翔。这是我第一次向你们投稿,还是在朋友的鼓舞下才有的信心,平常我喜欢读诗,读李白的明月酒愁,读杜甫的杜陵春伤,读李煜的亡国深秋,读李清照的黄花深闺……有时也写首小诗表达一下自己浅陋的体会。谢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是你们让我在黑夜找到了天空中最亮的星,是你们让我在寒冷的冬季找到了世界最暖的火,是你们让我在人…  相似文献   

9.
教学完杜甫的《绝句》,我准备布置作业。“同学们,这首诗你们学得很好,今天的作业是……”“老师,还是由我们自己定吧!”学生七嘴八舌,  相似文献   

10.
袁翠云 《广东教育》2011,(7):106-106
《十五从军征》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所选入的五首诗词之一。当我在课堂上讲解这首诗,正音辨字形,配乐朗读,一步步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进行时,突然有个学生大声地问:"老师,为什么这老兵是出门向东看,而不是向西、南、北看的呢?”我一时语塞,老老实实地对他说:“这点老师也不清楚,能否让老师回去查阅资料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大胆"是银城的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对话,让孩子的头脑"富起来"》这篇文章便来自银城小学的孩子们在课堂展示中一次大胆"叫板"。在去年11月份银城小学举办的"对话课堂"展示中,该校的孩子直接在语文课上向教师提出了"反抗"。"老师,我认为……""老师,他说的不对,李白创作这首诗时应该是……"这样直接的表达使得这节课变得看点十足。传统的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那洁白的粉笔之魂,从老师的手上飘飘洒洒,落在她苍苍的白发上,和那银丝融在一起;落在她整洁的衣服上,点缀出梨花般的诗意。我愿献上一首粉笔屑之歌,向我的老师们致敬。那一回,语文老师擦完黑板转过身,我们都哄笑起来。原来, 在她的鼻翼上落了一些粉笔灰。她怔了一下, 轻声说:“请大家安静!”接着,又在黑板上写起来。下课了,她带着一身的粉笔屑走了。几个“调皮鬼”笑起来,还吟诵着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几句诗:“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此时,我却没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相信你们中间肯定有一些不爱写作文的人,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其实我以前也不爱写作文,是老师的鼓励使我喜欢上了写作文。那是五年级的上半学期,我们学了毛泽东的《长征》一文后,老师让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现代短文。我回到家里,先查了一些资料,认真地想了一会儿,就动手写了起来。我写了红军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妈妈在山冈     
我10岁的时候,妈妈开始督促我写日记。我12岁的时候,妈妈让我读《西游记》。同样是12岁那年,妈妈教我“反叛”老师:“老师让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为什么不能写得和老师不一样?”我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次“反叛”:用一首诗去完成了一篇作文,结果我得了2分。“如果我是你们老师,我就表扬你。你不是偷懒。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学过程]一、听故事1.故事导入。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到一首题为《晚年》的小诗,颇感有味。这首小诗只有短短几句:晚年/我养了两只讨厌的乌/一只叫孤独/一只叫寂寞。只有在读书笔耕时/它们才/飞得离我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17.
孙海燕 《师道》2007,(3):27-27
学完了杜甫的《绝句》后,我便准备布置本节课的作业。“同学们,这首诗你们学得都很好,今天的作业是……”“老师,还是由我们自己定吧!”学生七嘴八舌,兴致很浓。  相似文献   

18.
一次作文课,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学生写的内容挺丰富,有写《假如我是总统》,有写《假如我是爸爸》,有写《假如我是哈利·波特》,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下面这位同学写的《假如我是老师》。“面对着神情严肃的老师时,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我就会幻想着我是一名老师。(咦,为什么只在老师神情严肃时,学生才会想自己是老师呢?)“假如我是老师,我不会整天绷着个脸,摆着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20.
廖纪元 《师道》2010,(10):26-27
【片段一】师: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生:老师画的是一张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