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舒心你好: 其实写信给你。并没有抱着一个什么:目的.想求得一个什么结果。关于因果,似乎都是不重要的。这样说,你会不会觉得我有些可笑呢?甚至,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跟你识说我的不开心还是开心。  相似文献   

2.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自己也禁不住暗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会不会让所有受过教育的人哑然失笑——竟然有人不明白“教室是个什么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好像从未想过自己的前世,觉得和自己没关系,反正也记不起来了,这是真的。说实话对此我都不太相信,我是一个很爱幻想的人,一般什么都会想想。倒是总在考虑如果有来世,应该当点什么东西玩玩。我的来世会不会和前世有很大的关系呢?绞尽了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事先声明,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见异思迁。虽然这不是什么好词,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虽说今生活得不长,但当了这10多年的人也没见换什么新花样,实在是够了。然后我看见了房子,就会想自己如果成了一块砖也是不错的,什么都不用考虑,也不用像我现在这样为了想自己的前世今生而浪费脑细胞,悠哉…  相似文献   

4.
杨老师: 我觉得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会思索我在和同学相处中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会不会太小气,会不会让人觉得我很不热心,会不会让人觉得我太疯、不够朋友,等等。一旦想到这一点我会觉得很不舒服,觉得对不起朋友。有时朋友有点脸色不对,或者没有回我短信,  相似文献   

5.
正爱写作、想成为作家的人差不多都想过这两个问题:写作是什么?我该写什么?初接触写作的人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但读多了便会爱上写作,继而想到:什么才是文学,写作是怎么回事,我该写什么以及怎么写。其实,写作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不看会遗憾的。在给同样热爱阅读的朋友推荐某一本书的时候,我常常这样说。其实心里也知道这种说法荒唐得可笑,如果从来也没有接触过,我们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什么。  相似文献   

7.
要求再高一点 第九张专辑,压力与紧张并存,罗志祥坦言其实自己也会担心,歌迷会不会感觉没有新鲜感了。我不希望别人觉得,罗志祥你现在有这样的成绩,是不是就开始偷懒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反而会更谨慎更用力的去做好每一张专辑,不会让别人觉得说我开始有惰性出来,这些都不会出现在我身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大组组织了“思想碰撞会”.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了解到.他们目前的问题不是“如何教”而是“教什么”。如果连备课都不知道围绕什么进行时.就大刀阔斧地在讲课形式上下工夫,东学一块儿。西捡一点儿,这样没有方向的“大杂烩”的结果。只能是“盲人摸象”,甚至是“邯郸学步”,不但不会进步.还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陷入更大的苦闷。鉴于此,本着交流的态度,谈一点我对新课标的粗浅解读。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问题 李政道教授说过:“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是一位自学成才者,他说:“我不是学问中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在哈佛大学还流行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常想,像我这样离别家乡的人,为了减少对自己的伤害,最好把情放淡一些。如果不爱,就不会伤心。但是我又想,不爱,不伤心了,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如果我们不再爱父母,当然可以不再为他们的年老凋零而感叹;如果我们不再爱朋友,当然可以不会为对我们的背叛  相似文献   

11.
买!     
许骥 《大学生》2013,(5):72-72
正你常做梦吗?我几乎每天都做梦。这样不好,说明睡眠质量差。人有时会总做同一个梦,但是不同的人是不会做相同梦的。所谓"梦想"者,和梦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只有不一样的梦想,才能称之为梦想。那么,如果人人梦想皆一样,又叫什么呢?我喜欢跟上点年纪的人聊天,因为我喜欢经历丰富的人。我问内地的前辈年轻时的梦想是什么?他说,那时候他在农村上山下乡,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考上大学,回到城里去。结果,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问一位台湾前辈年轻时的梦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在书的开头。出现了一只胖嘟嘟的狮子,它好奇、孤单,在草原里待得很烦。于是有一天,它乘火车到了巴黎,没有带什么行装。这是它第一次到一座大都市,这让它有点儿害怕。狮子等着.想看看自己会不会吓着什么人。它心里在嘀咕.心想见到自己.路上的人会不会吓得喊叫、躲开.  相似文献   

13.
书上有这样一则材料:有位地理教师讲到中国四大海产(墨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时,一个学生忽然问:“大小两种黄鱼有什么区别?”这位教师虽然教地理30年,可从没碰到这问题,只好回答“不知道”。有的人也许会想:这位教师也真够傻的,不会变通,竟然说不知道,在学生面前丢脸。我不这样认为。我以为他这种能够正视自我的品质是值得学习的。也许正是由于他能够正视自己,从不伪装自己,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30余年,才不被时代的  相似文献   

14.
我最怕两种人:第一种是这样的——凡是他所不会的,别人若会,便是罪过。比如说:他自己写不出幽默的文字来,所以他把幽默文学叫做文艺的脓汁。他不下一番工夫去考查考查他所攻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只因为他自己不会,便以为那东西该死。这是最要不得的态度,我怕有这种态度的人,因为他只会破坏,对人对己都全无好处。他乱骂别人,而自己永不求进步;他污秽了批评,且使自己的心里堆满了尘垢。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急于问老师"这道题目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或者诸如"你做得不对,我这个是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我这个才是对的"等等;教师们也会说,"你这道题做得不对,不符合标准答案"等等。也许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认为这样的现象很正常。但当我们仔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正>一个人在没有自由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责任。现在的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权利剥夺了本来属于学生的自由,同时也把责任背到自己身上,摇摇晃晃,疲惫不堪……我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知道这一点,知道实现自由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把自由给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责任。这样,学生自己就会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7.
问题:我女儿三岁八个月了,我一直对她的胆小、退缩而忧虑。每当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只要别人想玩什么玩具,她就会主动让出来,哪怕是她非常喜欢的或正在玩的东西也会拱手相送。这样做,她内心也会不愉快,有时把玩具让出来后,她就躲到一边去哭。当别的小朋友有攻击行为时,她更是躲避、退缩,从来不会还手或还嘴,也不会告状。有时看到她脸上有抓痕时问,她怎么回事,她总是说自己碰的。她自己一个人玩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敢玩滑梯,敢跳蹦蹦床,而且身体、智力也发育正常。我们也  相似文献   

18.
说说     
"我不认为红了是一件多么害羞的事情,红是对自己坚持做的事件的一种认可,说明我做的事有被关注的价值。就算我的同学‘红’了,也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我还会觉得有点自豪呢!我们有自己的小世界,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喜欢谁、做什么,应该有自己的自由。网络世界就是这样,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19.
和其他的人一样,当初刚走上讲台时.很喜欢模仿那些年长于自己的同事。尽管这样的模仿并非出于本意,带着一点无奈,效果也并不那么好。但毕竟自己还年轻.经验少之又少。所以常常会看着别人做些什么,自己也学着做什么。看着别人忙这忙那,我也学着他们去忙.当然只是一种瞎忙罢了。不过有时,我会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早一点走进那个圈子。可以早点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外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说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尽力帮助他,这样做不但不会让我损失什么,反而会给我带来荣誉,让我的事业更加顺利。这便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无形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赢得竞争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