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关联关系,为进一步把握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建立了衡量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模型,并以河北省为例检验FDI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以1984-2008时间段整体计量,在河北省FDI并不存在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如果将整个时间序列分割为25个时间段滚动检验却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呈逐渐弱化趋势甚至为负。同时,本文结合河北省实际从外资数量、产业关联和集群等方面解释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较强的竞争及伴随出口贸易商品的流动而产生的技术溢出等都能使得出口商获得技术优势,形成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相关贸易政策通过影响贸易规模、贸易质量等方面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对于如何利用出口贸易刺激并实现技术进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综述近年来出口贸易对本国技术创新影响的主要文献的基础上,将其影响归纳为竞争引致创新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及政策影响等方面,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3.
艾红梅  周伟杰 《考试周刊》2012,(75):193-19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通过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帮助东道国经济走上内生化增长道路。本文试图从技术溢出角度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而提出利用FDI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2003—201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联合作用三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通过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方式促进了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小。从空间效应看,硕士研究生对本省经济增长发挥了要素积累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省际人才竞争效应,博士研究生主要通过促进本省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率,对外省的创新溢出并不明显。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三大效应都十分显著,西部地区在博士研究生的技术模仿效应下赶超中部地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研究生扩招规模,注重培养创新型博士和应用型硕士,留住研究生扎根本地从事科研工作,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VEC方法实证检验了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显著,而技术效率只有微小的提升。贸易结构与技术溢出效果正相关,高技术品的净进口量越大,贸易的TFP增长效应越显著,但溢出效果与人力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密切相关。贸易技术溢出对TFP水平的提升作用主要是促进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对技术效率影响微弱。实证结果还表明:贸易结构升级与生产率提升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6.
从员工流动、交流效应及“设备”的带动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的机理.然后从技术差距、地理距离二个方面提出了基于FDI驱动型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本土企业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是将其建设成“创新之路”,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具有对其自身逆向技术溢出和对沿线国企业技术溢出的双重技术效应:一方面,可通过研发溢出、模仿跟随、规模经济、自我选择、资源补缺、后向关联六种效应促进中国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学习、竞争、人员流动三种效应促进沿线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策略,是坚持创新驱动和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一个以中国为枢纽的“一带一路”创新与生产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在综述合作创新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上、下游产业各为双寡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给出了产业间合作创新分析的基本思路和一般均衡结果,之后从激励相容角度分析产业间的合作创新行为,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产业间合作创新中,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企业合作创新行为受到水平溢出效应、垂直溢出效应和研发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产业层面构建了离岸服务外包的技术溢出模型,就离岸服务外包对生产者服务业、服务业及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离岸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业整体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但对生产者服务业存在较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离岸服务外包对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受离岸服务外包部门结构的影响,且通过后向关联对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略强于通过前向关联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台商在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福建产业技术水平;二是提升了福建企业的技术水平;三是提高了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四是带来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所产生的效应。但由于种种原因,台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还不显著,要进一步提升福建台资的技术进步效应。  相似文献   

11.
厂商的创新行为是其内部知识积累的结果,内部知识的积累来自于厂商的学习过程。由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会使厂商面临自身特定的组织环境、内部制度和技术的约束,导致厂商的学习和创新模式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装备制造业技术的复杂性、主导技术的连续性以及组织模式的柔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决定了进行技术创新的网络组织模式和柔性制造的可行性,同时在技术创新导向上可以进行短期的渐进性增量创新和长期的技术升级(或跨越)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需求出发,对影响辽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因素加以剖析.影响辽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外生变量和阻碍,主要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科研机构与企业脱离、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人才管理机制的落后等几个方面.辽宁的传统优势产业应摆脱这些制度上的约束,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支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三次科技革命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入手,揭示技术进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技术进步在促进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与升级、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产业技术创新对于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对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从产业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和作用对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依靠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知识流动的过程,组织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南通家纺产业集群企业的组织学习可促使该集群的竞争力提升,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芜蚌自主创新区是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其空间位置和产业发展有其特点,合理构建三地知识溢出模式推动试验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重要。本文提出合芜蚌自主创新区应构建以层级模式为主结合传染模式的知识溢出模式,并提出加强知识溢出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套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绩效进行了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内37类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山东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居于第四名,但是省内各行业的创新能力喜忧参半。所以,我省应该加强措施提高我省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既是全球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对推动浙江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具有双重效应,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利用跨国公司促进浙江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基于湖北省2007—2018年12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湖北技术创新水平在市际尺度具有显著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考虑空间相关性后,无论使用相邻矩阵还是地理反距离矩阵,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对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及其空间效应分解结果表明,城市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城市发明创造类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此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和产业结构也是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激发基础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鼓励跨区域人才合作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