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景)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相似文献   

2.
论意境     
意境,就是"意"与"境"之接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意足境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在言外等特点。本文主要从意境的发展过程、意境的基本特征、意境的构成、意境的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意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论意境     
意境,就是"意"与"境"之接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意足境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在言外等特点.本文主要从意境的发展过程、意境的基本特征、意境的构成、意境的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意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遵循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的特点,创造一个逼真的情境,使教与学、演与练、情与景巧妙地融合,这样既使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又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喜学乐练。  相似文献   

5.
林敦榕 《学会》2001,(7):42-42,46
一、互动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 外语教学中的互动,严格说来,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二是教与教之间的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三是学与学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学与学之间的互动情景.  相似文献   

6.
王春兰 《今日科苑》2007,(18):279-280
互动式教学强调课堂上要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体作用,既不是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宣扬"以学生为中心"。只有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关系,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该课程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该在该课程教学中大力提倡并广泛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意境     
许珂 《科教文汇》2007,(12Z):197-198
意境,就是“意”与“境”之接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意足境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在言外等特点。本文主要从意境的发展过程、意境的基本特征、意境的构成、意境的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意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王一祎  邓薇 《科教文汇》2008,(11):123-123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中形成的教与学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稳定关系及教学过程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本文就"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莉娜 《今日科苑》2008,(8):273-274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迫切要求就是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新课改形式下的有效教学也必然是师生和谐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质疑,能营造和谐的合作探究的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灵动的课堂"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的课堂评价体系。我们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三维"尺度,其中,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这对语文最富于人文气息的学科及其教学提出了迫切要求,孔子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即情也,道出了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积极从"情"字上作文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达到文道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借助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灵性,以情育人。  相似文献   

12.
刘艳华 《今日科苑》2010,(6):243-243
英语教学中,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和思维的交流,只有当外在情感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课堂上弥漫着振奋、饱满的情感气愤,才会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教与学关系的研究对实际操作意义不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已成为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通过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正确领会歌唱要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唱进行判断、提示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尤为关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真真切切感受文本,一是要以情入景,"反其道"体验语境;二是以景入情,"趁热打铁"体验文本;三是因景托情,"直捣黄龙"升华文本。教师始终要为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教与学关系的研究对实际操作意义不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已成为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也可用作研究教学艺术的理论武器。教学艺术辩证法将赋予教学艺术以活的灵魂,并揭示其主要范畴的规律性联系。本文提出的适应与超越、理论与实践、系统与重点、主导与主动、直接与间接、质量与效益几对范畴,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论证了成人教育教学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内容、师生地位、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果,以期对教师树立辨证的教学艺术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学思想之一,主张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主张以行求知,手脑并用,这对中职英语教学极为实用。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学习,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测试能够对语言教学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结果也往往被当作唯一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依据.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测试的过程中,测试题目的设计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题型的选择不但能够给任课教师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情况有个很客观的认识和客观的态度.现今,在语言测试中常见的客观题型因其可信性、易操作等特点广受教师们的推崇.就客观测试题的特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参与型"教学,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双主体,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 师和学生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主要是把一个主体变为两个主体,调动起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并把两个主体放在同一环境中去认知 问题,促进教与学双方共同提高;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双主体互动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