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观点】搞课题累,做研究苦,这是一线老师的普遍呼声;把研究当任务而简单应付,这是一线老师的常见行为。虽极不情愿这种“苦差事”,但评优晋级可加分,提拔重用是砝码,许多老师不得不去“装点门面”,不得不追求科研的“档次”,因而“书斋式”研究“、注解式”研究泛滥,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盛行,低效科研、形式科研、门面科研层出不穷。中小学科研曲高和寡,出现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遵循“问题是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的微型课题研究,因其实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抚松县教育局实施科研兴教战略,教育科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开拓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抚松县教育科研所引领全县教师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是以课堂为现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草根式研究。由于过程简化、操作简单、要求简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微型课题的提出 “微型课题”的研究缘起于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几位老师对教育科研的自觉和热情。他们热爱教学工作,富于创新,善于思考,特别是能够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及时想办法加以解决。而且,他们给自己的研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微型课题研究”。2005年8月16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微型课题,教育研究的“快乐便桥”》。  相似文献   

4.
科研型教师是中小学教师一个新的角色定位.这个角色是围绕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来进行的,目的是培养教师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职业特点出发,中小学教师科研具有辅助性和渗透性.辅助性是指教师科研辅助和服务于教学;渗透性是指教师科研散布在教学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和专门性.基于这种分析,中小学教师科研适宜从事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指小而典型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那些有价值的小问题.教学中大量存在这种有价值的小问题,但教师要么凭经验去解决,要么轻视或忽略,致使这类问题难以被科学解决.其实,正是这类微型课题的研究才能够很好地和教学融合在一起,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相比较“全民课题运动”而言,微型课题研究是更适合教师的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方式,有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随即展开研究。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的矛盾冲突、教学情境、教学反思、理论学习、生活细节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同时“宏观课题微型化”、“微型课题系列化”也能打通一般课题研究与微型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微型课题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日常状态,系列化的课题研究则能够使得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上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微型课题研究"是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教师之间团结合作,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分析、实践、观察等对此展开扎实的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应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其主要实施者是工作在一线的、贴合于课堂、学生的广大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们就是微型课题研究的主力军,正确把握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中的角色定位,是微型课题研究取得有价值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10,(2):59-59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人人都做行动研究者。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载体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是区别于一线教师感到“高”“大”“难”的正规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本微型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微小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微型课题研究在我国众多中小学中是十分流行的一种教育科研模式,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解决日常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形成一个研究课题,并且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微型课题研究对促进中小学教学专业化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有效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一、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分析微型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周期短。微型课题  相似文献   

9.
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或具体问题、力求改进教学方法而进行的一种微观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并不是要描述和解释什么教育现象,也不是想构建什么教育理论,只是直接指向课堂、以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基于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及意义,将微型课题研究引入学校教育科研,将为学校有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在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礼堂举办了一场有关教育新理念的报告会.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研中心副主任冯卫东老师做了有关“微型课题”研究的精彩报告。市内1000余位中小学教师聆听了报告。冯卫东老师以精辟的见解、生动的阐述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教师。随后,本刊就“微型课题”的研究对冯卫东老师进行了采访,现将访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回顾十四年的教师生活,我曾痛感自己只顾“埋头教学”,而没有杰作,没有突出的管理能力,没有耀人的光环。但是在学校行政推动之下,我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知识管理”课题组,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选择了个人微型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我现在不仅“埋头拉印”,学会了“抬头看路”,还尝试着“伸头探路”,我感到我的工作很实在。  相似文献   

12.
在“微型课题”中感受研究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教育科研常常让老师感觉只是“看起来很美丽”而并没有太多的参与意愿?这是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让老师感觉高不可攀;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文本化,让老师感到假、空、累。而“基于现实问题”的微型课题则以切口小、周期短、针对性强、涉及研究人员少、操作性强而备受基层教师欢迎。  相似文献   

13.
曹珊 《学苑教育》2018,(1):30-30
“微型课题”是一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的意义在于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领。课题以自己为对象,真问题即课题;以行动为引领,真研究即经历:以内驱为需要,真收获即成长。微型课题是教师所需要的教育科研,也是教师能完美操持的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动基层一线老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校以小课题研究为切人口,助推了老师的专业成长。所谓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课题研究是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然而,中小学教师虽然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高、人数多,可他们普遍缺乏研究的基础和经验,更难以自己申请到规划课题,只能参与到高等院校或各教科研机构的课题中。这些课题研究虽然大多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深刻性,却也往往远离课堂教学实践,难以比较直接地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也不能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参与课题,但不拘泥于课题就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之间仅一步之遥:只要能够不断地、有意识地、自觉地反思、评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那就是在有效地进行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08,(3):80-80
微型课题研究源干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闻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研究范围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就其性质而言,是群众性的、大众化的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江西教育》2006,(7):40-42
教育部规划课题“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有许多创新亮点,其中“微型讲座”在国内率先提出,迅速在该课题辐射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所有成员学校全面推广,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科研的一大品牌项目。今天,我们请来了“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总课题组负责人,总经理课题组专家,实验学校校长和老师,一起来为大家解读这个崭新的教育科研话题:微型讲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反思:让教师走向未来”是梁威老师主持的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子课题.我区目前有10所中小学、60多位教师参与研究,经过一年的实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0.
李洵 《中国德育》2012,(3):18-20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从2006年起,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个人课题”研究。“个人课题”主持人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内容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因此,德育类别的“个人课题”研究均为实践层面的问题。本文借鉴杨小微教授主持的“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研究”课题研究思路,并根据“个人课题”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