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秋白关于关的客观性、艺术再现生活、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用等现实主义美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瞿秋白的美学观既得益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又与他有所不同,其阐发的美学观点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车尔尼雪夫斯基。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著名的领导人和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一开始就注意“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①,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解释现实的社会现状,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分析现实的社会运动”②。因此,他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各个基本问题都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观点。本文试就武装斗争问题谈谈瞿秋白突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在参加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中国革命问题做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本文主要通过瞿秋白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以及革命战略和武装斗争等思想来论述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由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入,中国思想文化界非常活跃。但究竟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人们却没有真正弄清楚。在各种思潮中,瞿秋白最初是受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特别是受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影响的,后来又转向憧憬社会主义学说,然而也是朦胧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还处于“隔着纱窗看晓雾”的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较晚,绝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没有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从一些报刊杂志上学得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20年12月18日到苏俄的赤塔后,瞿秋白第一次得以接触俄文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与俄共(布)的政治理论读物。所以说,五四时期,瞿秋白的政治信仰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包括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在内的各种思想的大杂烩。瞿秋白是在赴苏俄考察之后才最终选择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他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顺应革命形势,在文化领域“呐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瞿秋白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可以看出理论传播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历史的互动关系。社会需要是理论传播的前提,同时理论传播又孕育着新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介绍了瞿秋白对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向导》周刊所作出的贡献。瞿秋白在《向导》上先后发表70余篇文章,宣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系统地向中国人民介绍了列宁及其思想,并应用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和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对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在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中阐明了一系列挽救中国革命的主张。本文是作者以往发表的《翟秋白和<新青年><前锋>》、《瞿秋白和<热血日报>》、《瞿秋白和<布尔塞维克>》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7.
国情是认识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瞿秋白和毛泽东都对近代中国国情进行了认真、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从而为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瞿秋白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深刻实践,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坚持先进文化的大众性、科学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等方面阐述了瞿秋白文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之史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上编)》修订稿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讲到:“党的‘四大’的决议和‘四大’前后邓中夏、李大钊、周恩来、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等先后发表的文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本文就这段话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专家学者从社会公平思想、社会改造思想、民生思想、处理社会矛盾思想、医疗卫生思想等方面对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基础上阐发论点,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有些研究者就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某些方面展开了对话和争鸣,提出了具有一定见地的观点。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和毛泽东社会治理思想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瞿秋白的革命统一战线思想作了探讨,认为瞿秋白积极参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筹备和建立,是我党较早地把马列主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的领导人之一。一,他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了深刻的分析,论证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他分析了国民党的历史和现状,认为改组国民党是可行的,并提出了改组意见,积极参与了改组工作;三,他强调了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在坚决回击戴季陶主义的同时,对当时党内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和彭述之的“天然领导”论也进行了批评。本文在肯定瞿秋白革命统一战线思想正确的主导方面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不成熟性和带有教条主义色彩等缺陷,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他在大革命失败后犯“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杰出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在翻译及翻译理论方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对他的翻译思想与主张——翻译的目的、作用、标准以及方法等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究与分析,同时也澄清对瞿秋白翻译观认识上的某些模糊和误区。  相似文献   

13.
作者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观点,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蕴、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等三个方面,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这一闪光思想,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创造条件,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化建设的重要领导和开拓。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的思想具有三方面基本特色,即开创性、系统性和战斗性。瞿秋白为建立、巩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付出了毕生精力;他提出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是中共思想史上的开拓者、播火者之一;他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试析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 ,分析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在此背景之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 :重视“经验” ,倡导儿童和知识相统一以及重视活动。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的文化思想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秋白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在认真反思西方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文艺思想、翻译思想、新闻思想等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中国新文化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具体道路,为中国新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体验教育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提出将体验教育引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理念,进而从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特点等角度分析了这一观点的可行性,并从情景模拟体验、人际关系体验和社会实践体验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瞿秋白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阐发与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瞿秋白认为战略是一定历史阶段“改进社会之总规划”,有相对的稳定性;策略是实现战略“之手段”,“时时可有变更”。他对中国革命的战略内容(革命性质、领导力量、动力、对象、道路、步聚、前途、方式等)和策略思想(如何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如何建立、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怎样开展武装斗争,政治斗争与其它斗争形式的关系等)都有精辟的论述。瞿秋白在有些问题上一度犯过“左”的错误,但这是支流,其基本思想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和发展观点、认识论、人民主体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等方法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对大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范畴教育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开展国际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教育,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关注和积极参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实践,阅读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中的社会主义思想,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