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精神首先体现在他对社会赖以生存的传统价值观念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 ;其次 ,哈代是比较早的描写异化现象的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着重描写了传统的习俗道德对人性的扭曲 ;最后 ,哈代悲剧小说给我们展示的背景是超时空的 ,他把主人公的命运同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焦虑  相似文献   

2.
小说《孔乙己》融铸着鲁迅先生四处碰壁的人生体验和孤独抑郁的情绪 ,孔乙己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难以逾越的心灵“高墙”,无法把握命运走向的生存困境。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思索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使小说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余华初期的作品呈现出的是先锋姿态,其作品大多描绘的是荒诞的世界、残酷的人性和不可捉摸的命运.这样的先锋小说解构了人类的道德和尊严,也解构了人类抗争命运的必要性,往往迷失在暴力血腥之中.以《活着》为分水岭,余华后期的小说呈现出了从先锋向现代的回归,赞美人性的坚韧、人类对爱和尊严的追寻.余华的小说风格从先锋转向现代,也标志着其小说风格走向成熟,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4.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普通人》采用古代寓言剧故事题材写成现代小说。用朴实简单的故事和双维度叙事结构,借用多种文学隐喻手法从多方面阐述主题。作品中运用了与古代同名寓言剧的暗指或隐喻,提出了人类命运的普遍性问题,更对这种人类命运的普遍主题表达了自己的关注与忧虑。  相似文献   

5.
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一直致力于探讨人类面临的生存与精神困境问题,他对20世纪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位作家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对他最优秀的小说《问题的核心》中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分析,揭示出他的悲惨结局是社会环境和自身性格缺陷共同造成的,从而表达了小说家格林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和深厚的现实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纵观国内学界对莫迪亚诺作品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依然处于初期。通过对知网上现有对莫迪亚诺小说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归纳了研究者的关注点和不足,并指出其小说的最大价值在于解构崇高,在于试图重塑并唤起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莱辛小说《最甜蜜的梦》是一部关注女性命运及成长的小说,小说通过现实主义笔法对小说中女性展开很深入地探析和塑造,在现实与理性的冲突中,在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矛盾中,莱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在面对社会的打击和命运的蹂躏时,没有变的颓废,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她们在命运的打击面前,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她们在一步步地成长和蜕变。总体而言,小说《最甜蜜的梦》中莱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的写作功力和写作技巧在这部小说中格外凸显,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写作能力,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本文将围绕着小说《最甜蜜的梦》来重点研究莱辛小说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8.
《秋思》是一篇象征意味深长的"寓言".白先勇运用象征和隐喻、意识流写作技巧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小说超越了具体的故事情节,超越台湾,成为人类命运的寓言,揭示了人类自身和历史衰败灭亡的必然的悲剧命运以及对这种悲剧的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9.
萧红小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就萧红小说中强烈的个体自我意识党醒和对人类生死命运的思考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爱与命运.人类世世代代相因相乘。澳大利亚家世小说《荆棘鸟》中的女主人公梅吉,演绎了关于失去的爱的最美丽的故事;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导演了关于失去的爱的最残酷的历史。文章从东西方女性性格以及文化背景的角度,通过对梅吉与吕难形象的解读.探索在不同时代与文化背景下,东西方传统女性在追求美好爱情与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反抗命运的方式以及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1.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其作品题材丰富、寓意深刻。长篇小说《大瀑布》是欧茨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揭露了当时美国黑暗腐朽、人性泯灭的社会现象,展现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色彩。本文从文学伦理角度阐述了美国社会中人性的缺失,表达了作者对伦理秩序混乱的忧思,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尹雪艳》是以揭示命运为主旨,具有现代寓言的外壳,蒸腾着浓烈的象征意义的小说。作者白先勇通过对处于时空和命运交叉作用下人的生存状态深度的把握和艺术的表现,显露了“欲望”和“命运”永远是人类无法摆脱掉的精神枷锁,折射出了白先勇对自己、同类、人类的理解和顿悟,表现出一种博大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结果。孔乙己的命运和他生活的那个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活动场所,为展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活动舞台”。  相似文献   

14.
石黑一雄的《千万别丢下我》是一部涉及克隆人身份的小说。这部小说对书中主人公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对他们的身世秘密和未来命运一步步披露。虽然《千万别丢下我》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这并不影响小说文学性的发挥。还有主人公们在自身命运前所表现出的那份尊严,与在悲剧命运中挣扎前行的希腊英雄有着相同之处。个人的渺小无力,和悲剧中的尊严,是这部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对格非在小说中表现出的人类孤寂的生存意识进行了解读。认为孤寂的生存意识是他对人类漂泊命运的一种理解,也是面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一种情感表达。格非的小说旨在寻找人类精神的自由天空。解读和探寻意在更好地理解格非的写作宗旨和精神持守,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历史和现在,也有助于人们对人类精神梦想的坚持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6.
余姗姗 《考试周刊》2009,(10):28-29
《红字》是一部揭露人类罪恶的小说。三位主角海丝特、丁梅斯代尔和齐灵窝斯都犯了同一样的罪,即抢夺了上帝的职权,依靠个人的意愿行事,而非完全信靠顺服上帝的旨意。这是《红字》中最大最深重的罪,三人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小说展现了人类的罪恶、悖逆和上帝至高无上的权能,人的软弱和神的完全在三人的命运与归宿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90年代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人类异化的反映,它们通过人物形象的命运来表现对人类的拯救责任.  相似文献   

18.
斯坦贝克小说《人鼠之间》中出现了很多动物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动物意象和象征在塑造人物和深化主题方面有重要作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小说中主要的动物意象及其象征意义的探讨,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即人类在命运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面前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在小说《命运交响曲》中对音乐家韦乃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阐述和描写。韦乃川的悲剧命运具有必然性和典型性,而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成因可归结于人物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作家因素等方面。王安忆在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同时,以温情的笔触书写了她对笔下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哀悯和同情,更体现了对当代人生存状况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当下,任何一种疫病的爆发和流行终会将全人类拉进一个共同的命运漩涡之中,应当借助文学的力量,通过研究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经典瘟疫文学作品来不断提升对疫病的认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用文献资料梳理法及数据分析法对传入中国的西方经典瘟疫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阐释中国对西方经典瘟疫小说的研究特点及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