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纤维素降解菌株CY10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对CY10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依据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化酶(FPase)活力大小确定最适培养时间、初始p H、碳源、氮源、温度、接种量及装液量等.结果表明:菌株CY10产酶的最适初始p H为6.5,碳源为麦麸(2.0%),氮源为酵母粉(0.5%),在30℃培养42 h;该菌株所产CMC酶和滤纸酶的酶活性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为6.5.在此条件下,CY10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到21.26 U/m L和23.57 U/m L.为此,菌株CY10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麦糠纤维素为碳源,从造纸厂污水治理产生的废弃物——黑泥中分离出9株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对其进行了滤纸分解度、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天然纤维素酶活力、不同温度对纤维素分解菌酶活力的影响等方面的测定。结果表明:W-07菌株对滤纸的分解能力最强,不到14h滤纸全成糊状;同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天然纤维素酶活力也最高,且在55℃的条件下具有最高的酶活力。将该菌种经扩大培养后应用到有机肥生产中,不但能减少黑泥对环境的再污染,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以含菌秸秆、腐木叶和玉米地土壤为原料,经富集、初筛培养后,根据水解圈直径/培养天数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复筛培养,测定CMC酶活和FPA滤纸酶活,并进行了产酶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4个菌株,均为细菌,其中H-3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和滤纸(FPA)酶活最高,分别是0.5401U.m l-1、0.2923U.m l-1.结论:H-3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30℃,pH4.5.不含尿素,葡萄糖和纤维素含量为0.4%和0.6%.  相似文献   

4.
从温泉、堆肥等环境采集样品,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微晶纤维素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筛选出几株高温纤维素分解菌.进行测定这些菌株的Cx、滤纸酶活性试验,两种酶的作用温度相对较宽,Cx酶的最适酶活性温度约70℃,而滤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因菌株差异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本研究通过对野外采集的大型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6个菌株.利用CMC固体培养、刚果红染色,测量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初筛;通过液体发酵培养,测定其上清液中的滤纸酶活力(FPA),对菌株进行复筛,最终获得了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01.以稻草和羧甲基纤维素为碳源,研究了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真菌菌株01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7℃,pH值为5.0,培养时间为6 d,菌株01的滤纸酶活性达到580.0 IU/mL.因此,真菌01可作为纤维素酶研究和饲料加工等生产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从土壤中选育一株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的芽孢杆菌的方法。经筛选,最终找到一株高产CGTase的菌株SC3—2,鉴定该菌株为嗜碱性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对其产酶条件的探索,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以黄豆粉为氮源,在pH值为6.5,30℃的条件下培养36h,菌株所产CG-Tase的酶活力可迭5046U/mL。  相似文献   

7.
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从大连渤海湾的底泥样品中分离到1株高产低温几丁质酶的海洋细菌,命名为DL-06。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确定该菌株产低温几丁质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胶体几丁质5.0 g/L,胰蛋白胨5.0 g/L,发酵温度20℃,pH 7.0,2%接种量,装液量60%,转速130 r/min,陈海水1.0 L,发酵时间30 h,在该条件下酶活力达6.87 U/mL。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6,(3):51-55
以魔芋粉为唯一碳源,筛选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细菌,命名为HY-01,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为24 h,温度为35℃,pH 7.0,装液量80 m L,转速180 r/min和接种量8%,酶活力达50.51 U/m L。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生物高效降解木质素,采用苯胺蓝、氯化锰、α-萘酚平板法和木质素降解试验,从腐竹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活性菌株,命名为LQ-04.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工艺为:碳源为葡萄糖10 g/L,氮源为酵母膏10 g/L,pH为6.0,温度为40℃,转速为180 r/min,在该优化条件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活性高达82.8 U/m L.这将为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酒酿、酒曲样品中,采用透明圈法对淀粉酶产生菌株进行初筛,并通过测定酶活对其进行复筛.对所筛选出的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经鉴定是克雷伯氏菌属,将其命名为Klebsiella sp.ZSY-I.通过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酶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菌株产酶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KNO3、温度、淀粉和pH.该菌株在淀粉含量为2.5 %,KNO3含量为1.25 %的培养基上,30 ℃和初始pH为7.5,培养24 h后,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4.66 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