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 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2.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和睦的家庭。我爸,王德占,在辽宁抚顺市教育中心工作。我妈,肖悦,在抚顺市食品公司当会计。我爸喜欢乒乓球,而我妈是个体育盲。虽说我妈不懂体育,但除了乒乓球,我与我妈在思想和爱好方面的沟通一点也不困难。比如,我喜欢服装服饰,我妈是我的高参,每次她来队里看我,都要我把新  相似文献   

4.
李弸翔 《乒乓世界》2009,(9):145-145
爸爸是一名国家级乒乓球教练,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是四年一个周期,完全跟着奥林匹克节奏走! 第一周期——懵懂的2000 在我们家里,老爸更像是个“游客”,每年只在家里停留短短几个月就又踏上征途。我很不理解:别人都有爸爸送去幼儿园,可老爸却一次也没去过。  相似文献   

5.
每次谈起和李菊的相识,我都会感慨万端。第一次见到李菊之前,她已经在南通市队宿教练启蒙下练了大约一年的乒乓球。第五届全运会前后,我在江苏队做助理教练,由于家庭原因,谢绝了省队留我继续任教的邀请,回到家乡。当时南通市队共有三个教练,我带男队,宿教练带女队。后来宿教练调任少体校教务,女队就随之解散了。大约半年后,队领导鼓励我重新组建女  相似文献   

6.
2012,我们没有退路 广州人,现在北京从事会计工作 三三的爸爸是乒乓球迷,小时候还想把她培养成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我不喜欢打球,我爸挺失望,但是依然带着我看比赛。”爸爸一直在看球时给三三讲技术,所以一开始她并不认识什么明星,在2004年之前,对王皓一点印象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我妈嫁给我爸,我总说她亏了. 我妈的贤惠远近闻名,我爸则是家里的甩手掌柜,连自己袜子在哪儿都要问我妈.我爸每天6点出门上班,我妈就天天5点钟起来给他做饭,亲眼看着他吃完了出门了,才打着哈欠坐下来收拾.我每次劝她别做了,她都不愿.她把我爸照顾得无微不至,恨不得在我爸刷牙前连牙膏都给他挤好.  相似文献   

8.
刘柳  汤媛媛 《新体育》2006,(3):17-19
“福原爱,乒乓球天才少女,作为广告明星、电视节目嘉宾和唱片歌手也很活跃,更是日本乒乓球运动的未来与希望。”在日本,福原爱的名字被收录到辞典里,并做出上述解释。随着她加盟中国的乒超联赛,小爱又在中国掀起一阵旋风。在福原爱与中国的情缘当中,教练是最重要的纽带。福原爱从开始打乒乓球起,先后师从四位中国教练。现在指导她的教练叫汤媛媛,一个只比福原爱大6岁的女孩。亦师亦友亦姐妹,这样来形容汤媛媛与福原爱的关系,无疑是最恰当的。缘分让我们重逢1999年的一个夏日,辽宁省体院的乒乓球训练馆。教练将一个11岁的日本小女孩领到一个1…  相似文献   

9.
福州姑娘林菱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乒乓球氛围的家庭中,在她出生前,父母就为她规划了人生的发展轨迹,让她注定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林菱的姨妈和舅舅都是打乒乓球的,而她七岁的时候,叔公成了她的启蒙教练。林菱说,其实刚开始练球时自己并不属于那种看到球就特别兴奋的小孩,如果没有家庭的引导和熏  相似文献   

10.
叶婉 《乒乓世界》2014,(10):132-132
在北京体育大学综合楼乒乓球训练场地里,一个自皮肤、金头发、努力挥拍的女孩子十分显眼,她叫德沃·林赛,是今年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特招生,专门为了打乒乓球而来中国留学的比利时女孩。在乒乓球班里,14岁的林赛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她的教练、前世界冠军牛剑锋说,林赛的训练量完全跟得上,水平一点都不比其他同学差。林赛的“伯乐”——带她来到中国的壬大勇教练更是对她赞不绝口,“她训练非常刻苦,我很少见到这么执着的孩子。她有一个参加奥运会的梦,所以我带她来中国,来圆她的乒乓梦、奥运梦。”  相似文献   

11.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天赋球星张怡宁天生就该打球。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比球台高不了一点的小孩子,如何握紧球拍,追打来回跳动的乒乓球。而只有4岁的小怡宁就是这样开始打球的。小怡宁4岁时在舅舅的引领下,喜欢上了乒乓球。舅舅感到这孩子有打球的天赋,就带她来到了东城业余体校。因为报名时间已过,加之又瘦又小的小怡宁让教练看来条件并不优越,所以不肯留下她。是舅舅再三恳求,教练才答应让她试训几天。谁  相似文献   

13.
球迷俱乐部     
如何当业余教练吴洪耀  不久前我讲过“如何当职业网球教练”,那么业余教练又应 该怎样当呢?很多人都以为当业余教练很容易,事实果 真如此?非也!我本人就认为要当一个成功的业余教练比当专业教练困难十倍,因为学生们是教练的雇主,而绝大部分的教练都是以教球为正职,除了教与学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雇佣的关系,教练们既要帮助学生提高技术,又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绝非易事。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个中究竟。 所谓业余教练就是教练们所教的并不是以打球为职业的选手。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自不同的阶层,有中产阶层,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14.
惠芬是谁?——中国香港乒乓球女队教练李惠芬是也。 名字像是邻家大嫂,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乒乓球圈子里.她可是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的乒乓球迷.少有不认识她的。  相似文献   

15.
郭跃长大了 我当队员的时候对郭跃没什么直观的感觉,因为平时接触得不多。去年我刚去女队当教练,有教练就向我介绍,说郭跃这孩子很有灵性,但有点容易骄傲自满。在亚运会的封闭训练期间,她练得也不太扎实,总是有伤有病,或者找各种原因歇个一两天,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自满的表现吧。  相似文献   

16.
《新体育》1997,(1)
刘国梁学打乒乓球时只有5岁多一点儿.他之所以这么小就干上了这件事,是我这个当爸爸的替他做的安排.打从年轻时候起,我就酷爱乒乓球,后来一直是体校乒乓球教练,因此我的最大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优秀乒乓人才.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5,(8):28-29
回到中国待了一段时间,我又有后点悔了,虽然乒乓球擂台赛打的是热火朝天,可市场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更不用提什么俱乐部联赛了,我几乎无事可做,不错,我可以找个地方当教练,但我觉得自己应该趁着年轻,再出去闯闯。  相似文献   

18.
梁慧敏 《乒乓世界》2005,(12):44-47
“我打球的时候.虽然36届世乒赛我们团体最后赢了.打了翻身仗,可我输了两场.总归有点遗憾。我一直觉得自己在乒乓球上的智商还比较高。通过自己的手实现目标是一种享受,而做教练.让另一个人实现目标.更能体现你的智商.对乒乓球的理解以及业务能力.这是一种更大的享受和满足。”施之皓说。  相似文献   

19.
退休后,我一直想选择一种运动方式,既能让自己放松又有利于身心健康,由于喜欢在电视上看乒乓球比赛,所以就想看看能不能学习乒乓球。后来在百度中搜到了三亚康特乒乓球俱乐部,认识了姚俊羽教练及其教练团队,从此我便开启了学习乒乓球有趣而充实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黄哥相遇,由于共同的爱好─—乒乓球,使我和黄哥一拍即合地“混”在了一起。几年来,每逢周六、日下午两点,楼下就会传来黄哥喊我的声音,我火速提起早已准备好的用具跑下楼,跳上黄哥的摩托车后座,就大于一场去了。三星红双喜乒乓球打烂了几百个,志同道合的球友也增加到七八个,而我们的球艺却没多大的提高。黄哥认为这样下去不行,十是,他就自费订了《乒乓世界》、《体坛周报》等报刊,还托人从外地带了许多有关书籍给球友们看,黄哥说:“大伙儿要随时掌握当今乒坛最新动态,不要落伍。”更让大伙佩服的是黄哥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