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录《项羽之死》,文下有两条注释:东城 秦县名,故城在今安徽定远东南.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镇.西楚霸王终焉之地,《项羽本纪》有两种写法.一日"自刎乌江".本传叙述:"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项羽)乃自刎而死."一日"身死东城".论赞评判:"(项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注释未说明"东城""乌江"的地理沿革,无疑造成了文意理解的混乱.按照教材注释,西楚霸王身死之地,一说在"今安徽定远东南",一说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可以断言,熟谙秦汉历史地理的司马迁记项羽死地,不可能自相矛盾.造成自相矛盾情形的,只能是教材注释.也就是说,教材对古代地名的这两条注释,孤立地看,似乎没有问题,联系项羽终焉之地审读,就不能尽如人意了.  相似文献   

2.
"西楚霸王"是楚汉之际项羽为号令天下而自称的名号。然而项羽何以称西楚霸王?史书的解释并未尽如人意。本文以为,"西楚霸王"名号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国号"西楚",其次是尊号"霸王"。项羽号"西楚",具有以"楚"承接周秦大统之意;自称"霸王",既表明项羽以力征天下,亦表明项羽自视为天下共主,具有"诸侯之长"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大家知道垓下之围讲的什么内容吗?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项羽的十万士兵对抗刘邦的60万大军,力量悬殊,突围不出,31岁的西楚霸王,用白刎为自己悲剧的一生划上了句号,垓下之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解读垓下之围中的项羽,在英雄末路上的有情有义、勇武盖世和知耻重义的魅力悲歌,来思考英雄在当代的借鉴意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幕:  相似文献   

4.
洪方煜 《高中生》2008,(2):36-37
【材料呈现】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以掩护刘邦。"鸿门宴"后,项羽带兵进入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相似文献   

5.
霸王的悲剧     
霸王即项羽(公元前三三二年——二○二年),江苏宿迁人。少年学书不成,习武也不成,改学兵法,又不愿深钻。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陈胜起义的那年九月,项羽二十四岁,与叔父  相似文献   

6.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都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侧重点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乐曲沉闷悲壮。  相似文献   

7.
正楚霸王项羽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项羽忙问  相似文献   

8.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会攻项羽,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境),退至乌江自刎。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别姬自刎前长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四面楚歌中,英雄末路,无力回天,项羽至死都没有找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他失败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为“天意”。  相似文献   

9.
西周世卿世禄制度在春秋战国之世逐渐被诸侯国实施的功勋授爵制度所取代,"封侯"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愿望。秦国商鞅变法,所颁二十等爵制中多有以功勋授爵之爵级。反秦战争爆发后,陈胜以"黔首"自立为王,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封王"的渴望。随后项羽分封,不论出身,只论军功,自"西楚霸王"而下所封王、侯中多有平民,此即所谓"布衣王侯之局"。刘邦在与项羽的对抗过程中,因以弱敌强之形势所迫,不得不继续分封王、侯以争揽人才,韩信、彭越等遂以布衣封王。楚汉战争结束时,刘邦一方"布衣王侯之局"已成,受封王侯者治国理政,终开赵翼所谓"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鸿门宴”可以说是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的转折点。正因为刘、项在“鸿门宴”上的种种不同表现,导致刘邦一步步由劣势转为优势,项羽则一步步由优势转为劣势,以至于公元前206—202年的楚汉战争中西楚霸王项羽挥泪别姬, 自刎乌江,酿成千古悲剧。人们对项羽的悲剧命运有一种深深的遗憾,但作为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的悲剧,人们却谈之较少,本文仅谈谈对范增悲剧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1.
秦时明月     
《红领巾》2008,(1)
《秦时明月》的故事背景取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西楚霸王项羽攻陷咸阳这段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讲述了荆轲之子荆天明历尽艰险,最终成长为盖世英雄,并凭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进程的热血励志故事。  相似文献   

12.
论“霸王戏”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戏曲舞台上演绎项羽故事的"霸王戏"历史悠久,它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并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嬗变,形成了每个阶段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项羽人物形象的人性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楚霸王项羽的形象被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刻画得栩栩如生,其形象既有历史的真实,又具艺术的魅力。针对项羽其人的人性美善与缺失,试从人性观照角度加以剖析,期使项羽形象更加圆润丰满。  相似文献   

14.
西楚霸王兵败乌江,羞愤自杀,其原因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似乎项羽这一行为历来为人所称道,连宋代女诗人李清照也写过一首小诗表示首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杜牧却反其道然而行之,认为胜败乃兵家  相似文献   

15.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垓下之围》,是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试验课本(第一册)中选用的一篇文言文。《史记》是悲剧英雄的画廊,《史记·项羽本纪》笼罩着浓烈的悲剧气氛,西楚霸王项羽是悲剧群像中的典型,《垓下之围》再现了那个充满血与火的悲壮氛围,是项羽这一典型悲剧人物历史生涯的最后一幕。在这一幕中,作者以饱满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三个令人心灵震  相似文献   

16.
巧计除范增     
中远 《良师》2011,(10):60-61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结束了暴秦的统治。之后,各路义军又互相征讨,其中最著名的两支部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楚军和汉王刘邦的汉军。这西楚霸王项羽生得体格伟岸,“力拔山兮气盖世”,威猛无比;更兼有谋士范增为他出谋划策,屡献妙计,楚军日益强大。  相似文献   

17.
楚霸王项羽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项羽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项羽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项羽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相似文献   

18.
<正>虞美人倾诉衷肠专用,传说虞美人花听了它会舞动花枝。词牌档案楚汉相争,乌江边,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听到四面楚歌响起,项羽知道这重围难以突破,他心疼虞姬,劝她另谋出路。虞姬,跟随项羽南征北战已有七年之久,她不仅美,还能一边唱歌一边舞剑,深得项羽喜爱。她常常即兴创作词曲,并且以"虞美人"作为曲名。  相似文献   

19.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项羽也被称为"西楚霸王",其中"霸"字堪称经典,本文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诗歌淘宝     
垓下歌[秦]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秦灭亡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历史上叫作"楚汉战争"。最后在垓下决战失败,在乌江自杀。这就是他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作的绝命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