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研究结合传统和音位加工分析方法,探讨一名说普通话的听力障碍儿童的音位系统,并对其音位系统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提出以改变构音/音位障碍儿童对一组语音认知的言语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2.
口部运动治疗概述及其作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听力障碍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口部运动与构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口部运动障碍也是言语矫治的重要内容。口部运动治疗是言语治疗中的核心技术,其在构音障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语言康复界的足够重视。本刊特邀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言语听觉专业黄昭鸣教授和卢红云博士在本栏介绍口部运动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各项治疗技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位软腭运动功能不良、发音时软腭不能及时抬向后上方抵住鼻咽通道、用鼻音/m/代替塞音/b/、存在音位构音异常的儿童,按照医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训前交流、视听导入、言语矫治、语言巩固训练、拓展训练等环节,采用了捏鼻法、设备辅助与镜面起雾法、张嘴法、游戏、重度训练等方法,成功诱导患儿发出音位/b/。  相似文献   

4.
万小玲 《孩子天地》2016,(9):239-240
本文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对1例构音语音障碍的患者进行构音运动的评估和针对性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结果表明:该名构音语音障碍的患者/i/的治疗前后得分有极显著性变化。研究结果提示:将展唇运动治疗、舌尖向前运动治疗、下颌运动过度治疗及/i/的构音运动训练和/i/的重读训练等相结合对于治疗患者/i/的构音运动障碍是一条正确而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数的唐氏儿肌张力偏低,影响到构音器官的稳定、力量和灵活,导致语音清晰度较低,说话含糊不清。针对一例典型的舌运动障碍唐氏儿童,从增加口部敏感度入手,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口部治疗,并加以构音语音训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障碍是智障学生常见障碍类型之一,其中尤以构音障碍最为常见.学校康复教师应从诊断与评估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训练方案,并采取多种策略开展训练,从而有效矫正智障学生的构音障碍,提升其语言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力阐述智力障碍儿童在益智训练中的自我概念干预方法,以期逐步培养训练智障儿童对其自身及外界的体验,促进智障儿童的康复。同时,还阐述了自我概念干预的方式主要有以家长一教师为主、以社会为主、加以融合教育的自我概念干预形式,这些方式均凸显了在智障儿童益智训练中实施自我概念干预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力阐述智力障碍儿童在益智训练中的自我概念干预方法,以期逐步培养训练智障儿童对其自身及外界的体验,促进智障儿童的康复。同时,还阐述了自我概念干预的方式主要有以家长一教师为主、以社会为主、加以融合教育的自我概念干预形式,这些方式均凸显了在智障儿童益智训练中实施自我概念干预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大龄聋儿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和发声障碍,影响了语言沟通和交流。矫治的方法包括:利用直观形象的玩教具加强听觉训练、呼吸训练;利用食物对舌、唇、下颌进行运动训练;听与说相结合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习得;做颈部、声带的放松操并跟随音乐进行升降调训练;利用在梯度线上边移物,边一口气逐渐声音加大说话,等等。实践表明,这种矫治方法能很好提高大龄聋儿的言语流畅性和清晰度,为语言沟通和交流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鼻音功能低下患儿鼻腔共鸣障碍的矫治训练的有效方法。实验对一名鼻音功能低下的听障儿童进行鼻腔共鸣障碍矫治训练,采用捏鼻试验监测患儿鼻音功能并且采用单一被试法对鼻腔共鸣障碍矫治前后的鼻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监测训练效果。经矫治后患儿捏鼻试验发鼻音时鼻翼两侧有明显振动感,矫治前后鼻流量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鼻腔共鸣法、增加鼻音训练对于鼻音功能低下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对1例构音语音——K障碍的患者进行50个词评估和针对性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结果表明:该名构音语音障碍患者的舌后部上抬运动和塞音的治疗前后得分有显著性变化。研究结果提示:将舌后部上抬运动与快速用力呼气法相结合对于治疗患者的构音语音K的障碍是一条正确而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构音障碍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音障碍是儿童各类言语障碍中最常见的问题,但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讨论并评价了国内外有关于构音障碍的各种评估方法,包括描记法、音标法、标准化测验检测法、仪器检查法,以及构音障碍的评估指标,包括语音清晰度评估、口腔轮替运动速率评估、鼻流量。最后,本文指出了现阶段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型的言语及语言训练设备,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干预原理包括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感知运动发育的规律、运动障碍模式形成的规律等3方面。该系统包括评估和训练两大体系,其中评估细化为器官评估、运动评估、发音评估和交谈评估4个模块,训练包括构音器官运动、构音运动训练、语音训练等内容。它能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优化言语及语言训练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等。  相似文献   

14.
李祥军 《广西教育》2022,(10):30-33
本文通过对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缺陷进行分析,从智力障碍的判定标准及分类、随班就读中度智障儿童适应缺陷的主要表现及社会归因分析、对中度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性游戏训练的策略和方法、游戏训练的效果检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得出运用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儿歌具有培养儿童思维、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和道德培养的功能,充分利用儿歌扩大智障儿童的认知发展,使智障儿童最大限度的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能够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文章通过四个月的时间对一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儿歌分级促使其认知发展的专业训练,成果显著。建议针对不同智力障碍儿童采用不同级别儿歌,并逐渐扩大儿歌长难度帮助智障儿童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祥军 《广西教育》2022,(10):30-33
本文通过对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缺陷进行分析,从智力障碍的判定标准及分类、随班就读中度智障儿童适应缺陷的主要表现及社会归因分析、对中度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性游戏训练的策略和方法、游戏训练的效果检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得出运用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中度智障随班就读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多数重度智障儿童记忆力较差、有语言障碍、词汇量少,难以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根据重度智障儿童在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矫治法对其发音器官进行康复训练,并通过创设情境、创编生活实用教材,激发重度智障儿童说话的动机,多样化、有重点地开展语言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技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丰富知识面,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智障儿童是特殊的儿童群体之一,由于大脑出现器质性的损伤,大脑发展不全,在认知、心理、运动以及社会交往中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影响儿童之后的健康成长。而这些障碍其实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感觉统合训练加以改善,帮助儿童过上正常的生活。本文就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的实效性影响以及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多感官训练,是指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视、听、触、嗅觉等多种感官刺激,通过创设适当的活动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提高感官专注力,增强与人沟通能力的一种特殊儿童专业康复训练方法。本研究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的多感官训练目标、评估体系、活动序列和训练形式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探索中重度智障儿童多感官训练的有效模式,以期为今后开展其他障碍类型  相似文献   

20.
要提升伴有肢体障碍智障儿童的生存质量,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他们对肢体粗大动作的需求,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康复教师应遵循训练的基本流程,采用恰当的康复手段,提高训练效率,从而逐步改善智障儿童的身体状况,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