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 在图 1中 ,线圈的自感系数L很大 ,开关K闭合时 ,灯泡A发光 ,当断开K的瞬时 ,灯泡A闪亮一下。为什么 ?这是一个常见的、典型的断电自感现象 ,关于电灯为什么闪亮这个问题 ,有一个典型的错误观点认为 :因自感系数L很大 ,断电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ε =LΔI Δt很大 ,由欧姆定律I =E R可知 ,自感电流就很大 ,所以灯泡A会闪亮一下。那么究竟是什么因数影响灯泡的闪亮 ,分析如下。在接通K稳定后 ,通过灯泡A和线圈L的电流分别为IA =E RA  IL =E RL在断开K时 ,线圈L与电源脱离 ,它的电流从有到无 ,按照楞次定律 ,自感电动势应阻碍…  相似文献   

2.
一、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瞬间亮度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得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大,使电流增大的慢一些,由此可推知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的瞬间因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灯泡的亮度是逐渐变亮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用J2446型断电自感演示器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它只演示自感电动势的存在,不能演示自感是电动势的方向,即“极性”。二是灯泡原来就亮着,断电时瞬时更亮,在极短时间内从亮度的差异上观察,印象不深刻。三是自感电动  相似文献   

4.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得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大,使电流增大的慢一些,由此可推知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的瞬间因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灯泡的亮度是逐渐变亮的。  相似文献   

5.
自感: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感应”.详细地说就是线圈的自身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的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若电路闭合,就产生感应电流,使通电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这个自感电动势(或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自感现象是由于导体(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电动势总足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因而使导体(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能发生突变,即电流表现出“惯性”.所以,只要抓住流过导体中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这一特征,就能解决有关自感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丁秀梅 《物理教师》2010,31(1):23-24
实验启示我们,传统的自感现象实验对实验器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一个线圈和任何一个小灯泡都能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例如,在通电自感实验中,要求自感线圈L和灯泡A组成的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足够大,这样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灯泡逐渐变亮的过程.除此,即使可以观察到灯泡亮度的变化的过程,但在通电断电的过程中,灯泡两端的电压或电流方向的变化现象也是传统的演示实验无法达到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实验系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自感现象非常普遍,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学习《自感》的过程中,对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原电流的变化)理解不透,进而对自感现象的判断出现偏差,下面通过实例进行剖析和总结.1."立即"和"逐渐"的问题例1如图1所示,线圈L与灯泡A串联,开关S闭合且达到稳定时,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则当闭合S和断开S的瞬间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用小灯泡的瞬间闪烁和两只小灯泡的点亮快慢来说明自感现象,小灯泡虽然可以直观自感现象的存在,但不能量化自感现象中自感电动势以及电流的大小。为了更好地直观感受并且量化电路中自感现象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笔者使用Vernier品牌的LABQUEST2型传感器主机和Vernier电流传感器进行实验并测定自感现象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自感”知识教学中,演示断路自感现象通常都采用图1所示装置。断开开关K,小灯泡S发出明亮的闪光后才熄灭,以此说明自感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人对断路自感实验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本文对此进行剖析。佯谬之一:断开电源开关,灯泡明亮的一闪后才熄灭是因为断电瞬间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增大了。剖析:断开电源开关K,线圈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导体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在自身回路中产生的电感应现象.其本质是:自身电流的变化,导致其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通过线圈自身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最终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当原来电流在增大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当原来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因此,“自感”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感应”.  相似文献   

12.
一个含有线圈的电路与电源接通、断开时 ,或电路中某些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 ,线圈中的电流往往要发生变化 ,从而使线圈产生自感现象 .自感现象的产生又会影响到电路中某些电学量的变化 ,因而就会形成许多与自感现象相关的问题 .利用中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 ,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 .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这里的“阻碍”,不能等同于“阻止”,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不过是延缓了电路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的时间 .将某瞬间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等效成一个电源 ,结合有关电路方面的知识 ,可形成判断一类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叶彬 《考试周刊》2013,(89):135-135
一、概要 传统的通断电自感演示实验能够形象地展示出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及发光时间的滞后现象。但是.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及电流在通断电瞬间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却无从知晓。数字传感器通断电自感实验能把各支路的电流大小及通断电瞬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以数据、波形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是,它是借助电脑演示小小的集成电路板的自感现象,中国缺乏一个形象、直观的电路和现象供学生观察,也不利于老师讲解说明。学生很难信服电脑上不明就里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教材中,自感现象演示实验所用仪器为通、断电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电源、开关及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1、图2所示。演示通电和断电的自感现象时,分成2个电路,不仅演示时不够方便,而且会使学生误以为每种线圈只能在一种条件下产生自感电动势,造成不必要的歧义,同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也无法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张奠丰  黄晶 《物理教师》2010,31(9):24-25
1问题的由来 人教版《物理》选修3—2“互感和自感”中的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教材中设计的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已经几十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必要对它做一改进,使实验更简单,现象更加直观、明显,且反映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袁培耀 《物理教师》2000,21(6):20-20
高中电磁感应内容中,自感现象主要是通电和断电时由灯泡的亮暗变化展示和解释的,以此说明了线圈具有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常感到困惑不解,究其原因,是教学中,教师重点处理了自感现象中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这一主题,而忽视了对线圈电阻的教学处理,因此,自感现象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线圈对电流变化的阻碍作用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处理线圈电阻的环节. 电感线圈是由一定电阻率的导线绕制而成的,对自感现象的讨论应该考虑线圈的直流电阻的影响. [例 1]如图 1所示电路,A、B两灯规格相同,…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因而,这种演示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电路只能出现一种自感现象的错觉,不能准确地表现客观事实。此外,显示器件灯泡的亮度不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而不能正确反映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当然也不能指示电流方向,学生所观察到的不是完整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灯泡突然一亮,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利用灯泡与电感线圈并联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是典型电路。为了分析方便,改为图1所示电路,其中R表示线圈的电阻,I1及I2分别代表开关接通时通过线圈和电灯电流的稳态值:I1=E/RI2=E/RA图1在开关切断后,整个回路...  相似文献   

19.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关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发光物体一般用小灯泡,笔者在教学中觉得有以下几方面不足:(1)当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瞬时电压较高时会烧坏小灯泡,不易控制;(2)自感电动势的方向难以判断。本人在教学中对演示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比较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感现象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正确分析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对做好自感实验,准确解释自感现象十分重要.在如图1中如果两个并联分路的电阻相等,当开关K断开时,若断言能看到灯泡更亮一下的现象,并解释说:这是由于在断路的瞬间通过L的电流突然减小引起自感电动势,当L很大时,感应电动势就比原来电源的电动势大很多,灯泡当然就会突然变亮了.这样的判断和解释是不够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