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排球运动特点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国际排联代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决定从1999年1月1日起,排球比赛将在全部五局比赛中正式采用每球得分制。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排球比赛原有的得失分规律,必将对排球运动今后的发展和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笔者试就有关的文献资料和1998年世界男排锦标赛期间的比赛情况的观察分析,对未来排球运动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趋势做一分析和前瞻。1 接发球进攻在比赛中的地位将得到提高采用球权制时,接发球进攻的任务主要是取得发球权并限制对手得分,但接发球进攻本身并不能直接得分,只有反攻才能得分。而采用每球得分制后…  相似文献   

2.
每球得分制的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近几年来,国际排联为了解决世界排球运动发展中的两大难题--进玫强于防守和比赛时间难以控制,对竞赛规则作了走马灯似的修改,以提高比赛观赏性和适应商业利益的需要。1999年起实行的每球得分制,对缩短比赛时间,提高比赛竞争性和鉴赏性,将产生直接作用。实行每球得分制,对提高中国排球(尤其男排)在世界排坛的地位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一攻战术强于欧美强队,实行每球得分制后,欧美队强有力的发球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我一攻有利,得分机会将相对增多。正如意大利男排原教练范拉斯科所说的中国男排同欧洲强队较量,如果每…  相似文献   

3.
从得失分看新规则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世界排球运动发展中攻强于守,比赛时间难以控制的问题,国际排联决定于1999年起实行每球得分制新规则。我国在'98-'99全国甲级联赛中首先正式采用了新规则赛制。由于江苏男排对新规则研究不透,思想上准备不足,训练少突破,以至于从去年的联赛亚军掉到今年的第七名。新规则对排球比赛、训练带来诸多环节的变化和影响:时间缩短、比赛紧张激烈.同时比分接近,胜负因素偶然性大,对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器求越来越高。本文仅试图利用江苏队在联赛中的得失分技术统计进行分析、探索实行新规则后给比赛带来的变化,以及其中带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是现代排球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排联比赛规则的进一步修改,每球得分制增加了得分与失分的机会,缩小了强队与弱队的差距,促进了技战术的发展,使得战术意识在比赛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因而,如何训练与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便成了当今各级排球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每球得分制”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编者按:自1999的1月1日起,凡由国际排联举办的比赛,一律采用每球得分制新规则。每球得分制即:当接发球队胜一球时,该队得一分并获发球权。比赛仍采用5局3胜制。前4局为25分,先得25分,同时超出对方2分者,胜一局;双方战成2:2平局时,则进行决胜局比赛,决胜局仍采用15分制,先得匕分并至少领先2分者为胜。考虑到东京代表大会期间,各国各地区已进入每年的常规赛季,规则改变有一定难度。因此,国际排联规定,1999年8月1日以后,各国各地区的排球比赛一律实行每球得分制。根据国际排联规则的修改,中国排协已决定在1999年1月举行的19…  相似文献   

6.
每球得分制对排球比赛时间、技战术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9年1月1日起实行的每球得分制新规则,它将使用了100多年的发球权得分制,改变为每球得分制,对排球比赛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变化,此次改革可以说是对排球比赛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7.
浅谈每球得分制对排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和适应商业利益的需要,国际排联将规划修改为每球得分制,我国首次在’98~99全国排球联赛中实施该新规则。从比赛实践中可以看到,每球得分制给排球运动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和变化。新规则的实施使比赛时间缩短,竞争更加激烈。得分结构发生变化,发球威力减弱,扣球得分率大大提高。场上攻防位置被各队得到重新认识,强调全面的技战术是队伍克制胜的关键。同时,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心理素质得到考验,对基  相似文献   

8.
国际排联在1999年2月举行的执委会会议上,通过了1999———2000年国际排球规则(临时版本),对规则进行了重要的修改。现根据几方面资料,将此整理出来并附上一些必要的说明,供大家学习时参考。水平有限,若有出入应以中国排球协会将要出版的规则为准。比赛的特性……排球比赛中,某队胜一球即得一分(每球得分制)。接发球队胜一球时,得一分并获得发球权,同时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规则的修改(主要部份)规则1比赛场地1.4.5 处罚区域在替补席后方1.5m处,用宽5cm红线划出1×1m见方的区域。在…  相似文献   

9.
女子排球比赛实行每球得分制和发球新规则后,使原有比赛得失分规律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通过对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和2002全国女排联赛部分比赛场次的得失分情况的统计和分析,阐明在新规则下女子排球比赛的一些规律,为女子排球比赛和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排球每球得分制给男排比赛带来的影响、变化以及形成的特点,指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着体能、发球、一传、技战术等诸方面差距,论证其向世界高水平冲击的可能性,为我国男排再创辉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每球得分制 对发球运动员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排球比赛实行每球得分制,对发球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过去只有接发球一方失误才失分,而新规则使得发球成为失分的因素之一。有排球比赛的调研材料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占80%,而技术因素只占20%。由于实行每球得分制,发球失误即失分,使得唯一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发球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发球队员的心理影响也就更加突出。排球比赛场上千变万化,比赛时间缩短,得失分速度加快,每次发球时场上情况各不相同,这些诸多的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在比赛中出现,并影响发球队员的心理。过去为破…  相似文献   

12.
现代排球比赛应加强攻击型二传手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已开展了一百多年 ,其比赛规则在不断变化和改革下 ,现已确定了每球得分制为跨世纪的排球比赛方法。每球得分制规则对场上 6名队员的技战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二传手 ,一方面要组织好全队的技战术进攻 ,做到灵活、准确、多变、实效 ;一方面应全方位地具备强有力的个人进攻突破能力 ,成为全队有效得分的“无声手枪”。这是排球比赛高水平发展的需要。1 攻击型二传手的概念及其作用所谓攻击型二传手 ,通俗地讲就是具备较强的个人进攻突破能力的二传手。是指二传手在比赛中以组织进攻为核心的前提下 ,又能灵活地借助网前跳传…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98—99全国排球联赛、优胜赛,可能很多人看后会说:排球怎么变得看不懂了?’98—99全国排球联赛,是中国排球改革的第三年。为了在这第三个排球联赛年度里,使排球改革取得一个阶段性成果,中国排协决赛在联赛、优胜赛里实行新的竞赛方法——盘局制。所谓盘局制是:1、比赛采用三盘二胜制,全场采用每球得分制。2.第一、二盘分别包含两局,胜两局为胜一盘,胜两盘为胜一场。3、每局为21分,获得21分并领先两分为胜一局(无最高限分)。4、一盘比赛中,如比局为1比1时,则进行抢7分比赛,获得7分并领先两分(无最高限分)为胜该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1999年世界杯中国与世界强队7场23局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以及综合分析文献资料,探讨“每球得分制”对排球技战术发展态势的影响,兼析中国男排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第九届男排世界杯中国队与西班牙、阿根廷、美国、韩国、古巴、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队的7场23局比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2 结果与分析在“发球权得分制”规则下,构成得分的因素有发球、拦网、防守反击和对方失误四个因素,而在“每球得分制”条件下,构成得分因素有发球、拦网、防反、一攻和对方失误。因此,在“每球得分…  相似文献   

15.
陈丽  魏统朋 《体育科研》2008,29(2):62-65
每球得分制规则的实施将比赛得分因素客观的划分为两个得分系统、6个得分技术环节。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女排利用每球得分制规则带来的机遇扬长避短,在实战中已见成效;在后排攻的运用与得分能力与世界女排强队存在较大差距;在连续防反能力上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特点在接发球进攻中、快速反攻能力在发后反中、连续防反能力在接后反中能有高水平的发挥,是中国女排的主要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男排主动得分整体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一攻、拦网、防反是主动得分的手段。自每球得分制规则实施后,更加显示了整体技术的重要性。在比赛中欲取胜对方,关键看该队主动得分能力,它反映了一个队攻防实力的水平,是当今排球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本文拟就主动得分手段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国际排联于1988年12月对排球规则进行了修改,其中规定第5局采用“每球得分制”。这使排球比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赛的时间相应缩短,比赛双方的争夺更加激烈,一攻和反攻的矛盾日趋突出,对各项技战术运用的熟练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决胜局的比赛,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如1988年香港“超霸杯”女排赛,中国对古巴、苏联的决胜局,中国队因没能很好地运用发球的攻  相似文献   

18.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19.
在排球运动中 ,反应是指运动员对对方进攻时进行预测、分析、判断并立即予以回击的过程 ,运动员反应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 ,在实行“每球得分制”新规则后更是如此。反应快能使运动员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排球运动中尤其是“每球得分制”新规则中具有极其特殊的作用。首先 ,现代排球比赛具有快速、灵活、多变的特点 ,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反应水平。其次 ,“每球得分制”的特点是得失分加快 ,赛时短 ,一失误就失分 ,队员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精力。这也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预测和判断水平 ,因为预测有助于对现实的判断和加快反…  相似文献   

20.
新规则的知与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98—’99维达全国排球联赛最大的特点是实施了国际排联公布的每球得分制新规则。在历时3个多月的比赛时间内,参赛的16支男女排球队通过实战对新规则进行的适应与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那么,新规则的实施在本届联赛中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笔者在《每球得分制思考》一文(《中国排球》99年第二期)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分析。影响与变化通过观察和记录,实施新规则对临场技术发挥、比赛演变进程和未来队伍建设,已经和可能产生某些影响和变化:———发球威力减弱。由于耽心失误而丢分,发球趋于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