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欧茨在《大瀑布》作品中描写了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被压迫的生存状况,自然与女性对父权制的抗争。人们自然生态意识觉醒而保护环境和女性对自身压迫的地位的认识而对自我的追求,体现了欧茨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饱含了她对人类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具有六个特征。这一理论需要澄清异质的涵义、异质空间的界定及其特征的适用范围。欧茨小说的主要场景基本符合异质空间的六个特征:美国社会是一个权力异质空间;是一个暴力的异质空间;是一种功能叠加的暴力空间;它与时间存在着多种非即时的联系,产生异托时空间;它具有包容性和排斥性;汽车作为一种异质空间,是美国当代文化的典型象征。在欧茨的小说中,空间的异质性反映出宗教压制、种族歧视和男性话语的暴力。  相似文献   

3.
在欧茨的作品中,暴力之下总是隐藏着激情,而激情又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暴力的发生,这一不断重复的主题和无法摆脱的陷阱再一次出现在她的作品《天堂的小鸟》中,描述了当代美国社会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人的心理和情感,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充满暴力和动荡的黑暗面,以及人们的孤独、恐怖、痛苦等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4.
在小说《我带你去那儿》中,欧茨籍以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用细腻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女主人公在一个狭隘自闭的空间里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作品充溢着欧茨浓郁的女性体悟和悲悯的伦理关怀.女性个体在特定历史语境下遭遇的道德迷茫和伦理困惑,苦苦探寻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直至实现最终的心灵救赎,体现了欧茨对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三方面的伦理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欧茨的中篇名作《僵尸》既是一部犯罪小说,更是一部"身体叙事",对身体的关注、规训、伪装和操纵构成作品的主线和主要内容。本文运用认知诗学的两个批评工具——图形/背景和容器图式——来考察文本中性、暴力、权力欲和欧茨的心理现实主义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代美国女作家的杰出代表,欧茨把笔触更多的放在描述下层女性对不平命运的抗争上,在她的笔下,女性意识也从萌芽到绽放,从茫然与无奈中逆来顺受发展到奋起抗争,于不平命运追求美好人生,这反映了欧茨本人的女性意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对女权主义由排斥、否定到接受、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欧茨的小说《妈妈走了》具有心理现实主义的风格,作品借助主人公尼基的陈述生动的描绘了两代女性的生命历程。通过探索母亲的一生,尼基理解了家庭的意义,并最终获得了自我认同。小说从尼基的视角出发,带领读者深入探讨美国当代女性的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从女性心理角度出发来解读小说,重点讨论欧茨笔下女性的不同角色在家庭中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博 《海外英语》2013,(5X):226-228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位多才多艺的高产作家。其作品常常反映了美国社会充满暴力和动荡的黑暗面,以及人们的孤独、恐怖、痛苦等精神困境。《他们》出版于1969年,是欧茨作品三部曲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欧茨最好的一部代表作。该书于1970年荣获了美国全国图书奖。欧茨说,这部小说是"一部用小说形式写就的历史著作。"它记录了温德尔家三代人的命运及挣扎,展现了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到动荡不安的60年代期间,底层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和精神慰籍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艰辛和苦难,反映了现代人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甚至他们自身的多重压力。  相似文献   

9.
评欧茨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茨的小说以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通过女性形象抨击美国社会对妇女的重压,指出当代美国妇女面临的困境,并对否定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世界文坛上的"心理现实主义"代表作家,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不仅创作长篇、短篇小说.还创作诗歌、戏剧和文学评论等,得过世界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暴露美国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阴暗面是欧茨所擅长的.我国学者已经对其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研究欧茨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的专题作品还很少.本文将对她本人及其早期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女性自我意识进行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大瀑布》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近年来的优秀作品,是欧茨对男性与女性、爱情与婚姻、正义与邪恶、宗教与科学、青春与成长、人类与自然等种种问题的深刻思考。本文通过展现欧茨小说《大瀑布》中主人公们抗争命运、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感悟欧茨鼓舞现代人挣脱枷锁,驱散混沌,重塑、确立自我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何去何从》是欧茨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悲惨命运。本文通过对文中"房子"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其悲惨命运的根源。在该作品中,"房子"意味着无形暴力的空间以及禁锢灵魂的囚笼。通过这些分析,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该小说。  相似文献   

13.
《集宁师专学报》2014,(1):30-3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小说中关注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及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在她的笔下,许多女性通过救助动物的行动与男性权威相抗衡,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直接反抗男权社会,并通过承担生态责任实现了自我价值。欧茨以此批判男权思想,关注遭受男权思想压迫的女性和自然,展现了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作品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人性的异化,通过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手法,在暴力中凸显人性的残暴邪恶;在生存困境中凸显人性的自私贪婪;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凸显人性的沉沦.欧茨在作品中既对人性的堕落进行揭露批判,又努力寻求堕落背后的原因,表达出一种拯救堕落灵魂时的孤独和困惑,体现了作家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哈姆雷特》作为解读文本,从女性主义和权利说的角度分析了奥菲利亚疯癫的原因和疯癫中的反抗。男权社会通过内在的精神暴力统治,对女性内化男权和外在的对女性身体的束缚和暴力奴役女性,将女性逼至疯癫或使其被疯癫化;而女性通过表达自我在精神层面反抗,也通过自杀等手段从摆脱男性的外在暴力束缚。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美国的欧茨研究承接20世纪后期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前30年研究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研究成果数量增多,质量有所提高,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日趋细致、深入地研究欧茨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综合分析欧茨40年的小说创作;采用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范围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7.
欧茨是美国当代文学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她大胆地吸收借鉴了通俗小说的写作手法,跨越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长期被认为无法逾越的鸿沟.她的作品中常常充斥着凶杀、暴力,错综复杂的情节以及离奇怪诞的幻想,从而使其作品在美国经典作家中自成一格,把通俗文学从一贯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边缘地带"带入文学的中心,使其进入文学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欧茨的作品《我带你去那儿》是一部描写女性个体成长与自我生成的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和期待。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分为"外出求学"、"经受考验"、"走向成熟"三大阶段,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体成长的人生历程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充分展示了小说的个人成长主题,诠释了作者渴望女性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9.
死亡与生命是欧茨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之一。她善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死亡与生命的象征,展现了欧茨对于这一认知客体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欧茨几部作品中象征的分析,解析作品中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咏春拳传播过程中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形式及其意义.主要结论:咏春拳女性创拳说是女性首次"出场",处于弱势的女性自我意识爆发是咏春拳在女性群体中传播动力,文人的美人审美需求则是咏春拳在男性群体中的传播基础,制止暴力而非崇尚暴力是咏春拳国际传播过程中非暴力的"女性"形象,注重咏春拳传播活动的女性特征,可以促进更好地传播与推广咏春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