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们常习惯于形容中国修辞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那是因为修辞活动或者说修辞技巧,早在语言文字刚产生时就随之产生和被运用了。[4]说它年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习惯于形容中国修辞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那是因为“修辞活动或者说修辞技巧,早在语言文字刚产生时就随之产生和被运用了。”说它年轻,那是直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为杰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语言学、修辞学新理论,构建起了符合中国语言运用实际的修辞学新体系,《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才宣告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 年代的化热、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英语辞格作为英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在修辞上始终占据着显要的地位。但某些辞格由于根基不牢,在修辞学领域中飘忽不定,设有自己的稳固地位。本论文及的交叉结构(chiasmus),就极不稳定,相当一部分修辞著作未将它列入。它似乎成了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附类。这与人们对它的特点、使用频率和作用研究不够、认识不深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人们往往把它和所谓的文字游戏联系起来;这样无形中就削弱了它在辞格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修辞学和音乐一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修辞学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影响着人们对音乐修辞的认识和界定,加之音乐创作技法的不断发展和音乐风格的变化,有必要对当代音乐修辞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界定和梳理。本文将通过比较古典音乐修辞的理论演变,探析当代音乐修辞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着修辞和语言哲学,就修辞和修辞学的归属,修辞的定义,修辞是否贯彻语言生成的始终,语言里是否存在修辞的零形态,以及“修辞用多了成为语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澄清一些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7.
修辞观不仅是语言观,也是一种文化观,它反映了人们如何构建一种科学理论的文化心理流动。客体论的修辞观所构建的是传统的修辞学,即以实用功利为框架;主体论的修辞现恰恰相反,它基于当代社会人们的心灵远游和自我意识的呼唤,把修辞这种语言活动当作人类自我观照、自我超越的一种手段。它所构建的是供人们遨游与托命的玲珑巧妙的心灵载体─—现代修辞学。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与钱钟书:修辞学之双峰并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虽不是修辞学专家,但他对修辞学的贡献可以与陈望道双峰并峙。因为两位大师都学贯中西,识兼古今,所以就决定了他们认识上极大的相同或相交,如辩证的修辞观、修辞学的多边性以及动态的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本从修辞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语言性和学性、交叉性和独立性三个方面,辩明修辞学在本质上是一门独立的、关于语用效果即属于言语的语言学。相应地,修辞学可分为三六种部类;普遍修辞学和具体修辞学、宏观修辞学和微观修辞学、描写修辞学和认识修辞学。  相似文献   

10.
“修辞学研究随着文体的演进而发展”,这是一条被无数次历史事实验证过的规律。白话修辞学百年来随着文体变革而发展的历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与文言文体、文言修辞学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1)“新文体”倡导阶段;(2)“白话文”运动阶段;(3)“大众语”运动阶段。建国前白话文、大众语运动存在着不足,建国后白话语体、白话修辞得以发展。白话修辞学随着白话文体的成长壮大而成长壮大。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在与文言修辞学竞争中渐成主流。白话修辞学的诞生与成长,与引进国外修辞学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英汉两种语言语音修辞的异同,从尾韵、头韵、谐音在语音修辞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引导读者从语音修辞的角度了解语言的声音美,语言的传神,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更好地发挥语言在交流中所起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汉语修辞在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汉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个方面,阐析了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总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成员服务的。但是,由于交际主体双方都是以特定的社会属性、社会信誉和个性心理等角色特征参与交际的,因而在对具体语辞客体的建构表达和解构理解上,往往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情形。这表明,交际主体不但作用于客体,而且其各种特征对这种作用过程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在交际活动中,双方都必须认真考虑自身和他人的各种特征,尽量将自己的语辞行为与主体双方的特征需求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在承认认知科学和修辞学存在不同的学科假定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之上,文章认为现代认知科学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同古典修辞学对辞格的关注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排比示例来证实认知科学对修辞学中的某些认定,提出认知科学将极大地丰富修辞学,而后者也会为前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实验语料。  相似文献   

15.
修辞学研究:走向大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格或修辞技巧,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果研究者的目光锁定在技巧层面,那么,修辞学作为"学"的价值,必然降格为"术",并导致两个结果:加深圈外评判的价值低估,加深圈内学术操作的自我封闭.这两个结果形成的合力,进一步加剧学科重建的疲弱.本文倡扬走向大视野的修辞学研究,拿出让人重新认识修辞学科的研究成果,这里可以开发的学术空间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王易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修辞学家,他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构建了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修辞学系统;最早明确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对语体、风格的研究较具特色;对汉语辞格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运用辩证法研究修辞。正确认识和评价王易的修辞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所显示出来的自然倾向的观察,主要从“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以及“复合与简单”这五个方面入手,对一般的修辞规律进行概略性的对比讨论,并结合翻译实例对英汉修辞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9.
谐音作为一种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修辞手段,与汉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从汉文化对谐音的影响研究和谐音对汉文化的影响研究等方面,就20年来有关谐音与汉文化关系的研究加以梳理和阐释,并指出其中尚需改进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张林华 《海外英语》2012,(4):253-255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aiming to explain the humorous effect in our daily discourse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analysis.It is another new discovery.Two languages have their own distinct features.When translating,we will find a lot of humorous effect created by these language differences.The analysis of the topic is undergoing through term definition and case study.The paper might be of some help to further the humorous research in literature,art,academic circles or daily conversations.More methods of analysis,at the same time,are appreci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