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与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著录书目相比,《四库全书总目》有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者七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四种。这差异性反映出《四库全书总目》成书过程某些原始的面貌,包括门类、次序的调整,收录书目的撤出与补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著录改为存目,存目改为著...  相似文献   

2.
《续修四库全书》的规律及出版意义《续修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以来,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又一次全国范围的整理和汇集。其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也包括《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荟要提要》是指收录于《四库全书荟要》中各书的书前提要,因完成时间相对较早,与它本《四库全书》提要存在不少差异。论文以史部提要为例,将《荟要提要》与它本《四库全书》提要作一综合比对,以《荟要提要》证《四库全书》提要之误,也以《四库全书》提要证《荟要提要》之误。  相似文献   

4.
自《四库全书》问世开始,订正《四库全书》钞写讹误,就成为四库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四库全书》的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亦颇受怀疑。《四库全书》异文是指今收入《四库全书》与四库中其他著作征引之文及今传世版本不同的文字。本文选取了四例异文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5.
如今,研究《四库全书》,已有专家学者称之为“四库学”。陈垣少年时就接触《四库全书总目》,后又刻苦研读《四库全书》,发表了不少整理与研究《四库全书》的成果,是研究《四库全书》的“领军”人物。本文试就陈垣与《四库全书》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选本,与《四库全书》相比较,二者一极其精,一极其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四库全书荟要》体现出精、善、真、简、珍的特点。随着台湾世界书局影印本的发行,《四库全书荟要》在当今学术研究和古籍整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四库全书 (一)概述董作宾:从共区抢救出来的四库全书.今日世界,1953(35) 周骏富:四库余闻.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1957(8) 杨家骆:四库全书一夕谈.青年战士报,1963年12月23日易金:四库全书的下落.联合报,1964年1月9日第7版彭歌:世界最大的书.台湾新生报,1966年10月17日鲁莨:中华文化的宝藏——四库全书.古今谈,1969(47) 徐文珊:建议政府向日本索回四库全书.自由报,1969年2月第935期刘树远:世界最大的一部书——四库全书.台湾新闻报,1971年7月6日第10版方鹏程:四库全书沧浪史.中华日报,1973年1月8日5第5版彭国栋:四库全书之沧浪.艺文掌故三编.台北:正中书局,1974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荟要》是纂修《四库全书》的衍生书籍,是四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深入研究四库学大有裨益。《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著录书籍数量相差较大,编纂蒇工时间不同,编书要求也不尽一致,导致它们的体例内容略有差异,在四库学上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从《四库全书荟要》中著录书籍的缮录校勘、分类编排、选录原则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四库全书荟要》的四库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编辑纪昀清代的纪昀,是一位有名的总编辑,他主编了《四库全书总目》。乾隆为了表示自己的文治,从三十七年(1772)开始,动用了4168人,运用了巨大的物力,用了15年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编纂成了一部规模巨大、世界有名的丛书《四库全书》,在编辑《四库全书》时,编辑人员将搜集到的书籍都编写了内容提要,后来,将这些提要辑成一本书,叫《四库全书总目》。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官。总纂官就是现在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10.
《续修四库全书》出版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暂学社会科学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脉任继愈:《续修四库全书》这样大的一项文化工程几年内竣工,这是文化出版界的盛事,值得祝贺。《续修四库全书》是清朝《四库全书》的续编。讲到《续修四库全书》,不得不提到乾隆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是以目录学、文献学为基础建构的,然而成书于众人之手的《四库全书总目》舛误在所难免。文章以《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提要为研究对象,辨证其舛误六则,以期把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语的要义。  相似文献   

12.
顾廷龙是我国著名目录版本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其治学生涯中,与<四库全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早期以<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入学术之门,并从事<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四库全书存目>标注之业.在编制古籍目录中,充分汲取了四库分类法的精华,并加以改进.晚年又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大型丛书,为<四库存目丛书>编纂建言献策.总之,顾廷龙之学术成就与结缘<四库全书>并从中吸收营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图书馆藏《办理四库全书历次圣谕》是四库馆臣抄录的纂修四库全书档案。部分内容为此抄本独有,对《四库全书》研究有重要补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它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古代文献资料。"南三阁"《四库全书》历经太平天国战争,仅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源于浙江士人发起的补钞。也正因补钞,文澜阁《四库全书》具有现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四库全书》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四库系列丛书是指按<四库全书>体例编纂,并且均以"四库"贯名的几部大型古籍丛书,目前主要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煅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续修四库全书>五部.  相似文献   

16.
清代四库全书馆的责任校对和校对责任制魏芳华《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一部《四库全书》,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752函、36000余册。当时某抄了七部《四库全书》,还有副本一部,另抄《四库全书荟要》两部,合计31.2万册。如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国立北平图书馆(简称"平馆")与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就影印《四库全书》一事引发的学术讨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次学术论争中,产生了5份《四库全书》影印选目."平馆学人"就影印《四库全书》问题发表了较多的论著,提出了"以善本代替库本"的影印主张,为影印《四库全书》提供具体方案,并推动了对《四库全书》的...  相似文献   

18.
对中华文化积累和清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篇巨制《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全面启动,进展顺利。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建设工程,荟萃了清乾隆以前以图书形式积累起来的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成果。《续修四库全书》将收录《四库全书》未收的乾隆以前有价值的著述,《四库全书》存目及《四库全书》禁毁书中确有学术价值的部分,以及乾隆以后至辛亥革命(1911年)各学科、各流派的代表性著作与名家名著等。《续修四库全书》选目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还注意收录那些珍稀罕见的孤本、稿本。所收每部书前由有关专家撰写提要,说明该书的作者、内容、价值及版本流传等情况,力求反映现当代学术  相似文献   

19.
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这个名称很多人是知道的,好些大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里还置备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影印本,可现在又出现了一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所谓(四库全书》并不全。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3)征集书籍开始,到乾隆四十七年(1783)第一部贮藏进文渊阁的(四库全书)竣工,历时十年之久,所收入的书籍不过3461种、793po卷,而并非当时书籍的全部。这Wil种都是叫人工楷抄录,用行话叫“著录”在(四库全书)里的,在每种书前还都写了篇提要。此外还有大量的书没有著录进(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历时八年终告完成 ,全书 1 80 0册于前不久全部出齐。《续修四库全书》是继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以来 ,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又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整理和汇集。其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 ,也包括《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 ,摒弃 ,禁毁 ,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 ,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 ;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未予收入 ,此次选编根据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择优选收 ,这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