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潜心思考。因此在这个阶段默读比较合适,由于默读不出声音,全班同学互不干扰,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  相似文献   

2.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书。因为不出声,省了发音动作,所以读的速度快,环境安静,相互影响小,更利于阅读时独立思考,而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阅读方式。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力求眼到、心到、手到。要真正领略到文章的精彩,还得掌握一些默读方法。间读参阅法默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新词或不懂的句子时,需  相似文献   

3.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高…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节新课程实验的示范公开课,整节课教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学。”读课文,你愿意以什么样的方式读就以什么方式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不出声默读。遇到生字,你愿意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就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可以查字典,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和同学商量。回答问题,你高  相似文献   

5.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生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个体现着并列关系的合成词。既然是合成词,就可以分开理解。“阅”也是一种“读”,是不出声的默读。我们在课堂上请孩子们出声地朗读课文,绝对没有人说:“预备——阅”的。可见,“阅”是指默读。而“读”呢?笔者认为:既可指朗读,亦可指默读。这个字用在小学生身上,几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我无论是随堂听语文课,还是外出听语文课,常有一种从头到尾热热闹闹的感觉。总觉得学生没有潜心地默读课文,认真地思考问题。偶发奇想,如果哪位老师敢于安排默读十分钟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画,让学生去读书、去体会、去揣摩,真正做到与作者心灵对话那该多棒!可反过来想,那样的话,也许会被同行斥之为“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改革气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故而教师就因噎废食,将默读——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给封杀了。联想到我们教师备课钻研教材,主要靠反复默读,一边细细读书,一边咀嚼品味,时而俯读,时而仰思,时而在字里行间圈圈画画、批批注注。为什么学生学习课文却不让他们默读?没有潜心默读,能边读边想吗?能发现疑问吗?能综合归纳吗?能自得自悟吗? 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它是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获取文字信息、各种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大有用处。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把上学称为“读书”,可见不“读”不知书.又把“知书达理”有机机组合在一起,说明要“达理”得先“知书”.两者都源于一个“读”字,足见“读”之重要.“读”有种种:朗读、默读、泛读、研读……我们按是否读出声音把它分为两种:出声读(即朗读、朗诵或吟诵);不出声读(也就是默读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背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文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它不是静寂的符号,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一、预习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轻声读课义,要求读准字音.2.默读思考: (1)海底有风浪吗?有光、有声音吗?  相似文献   

10.
<正>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也是一种常态化的阅读方式。2022年版课标对学生的默读训练比较重视,在各个学段都提出了让学生默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重视中高年级学生的默读训练,却很容易忽视对低年级学生的默读训练。这就导致许多低年级学生不会默读,在默读时出现不由自主地指读或者唇部轻微翕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默读速度和默读效果。那么,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默读能力呢?笔者以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文为例,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默读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谓“阅读”就是“读书”。“读书”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这样的解释:“看着书本出声的或不出声的读。”出声的读日朗读,朗诵或吟诵;不出声的读日默读或阅读。  相似文献   

12.
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它是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获取文字信息、书面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大有用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常规的阅读一般是指看书或读书。看书叫默读,是不出声的读;读书就不同了,读书叫朗读,是要求大声地读,有表情地读,要读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拌、绘声绘色。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读,还要读进去,再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要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怎样加强默读训练呢?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训练的全面性。正确的默读姿势、默读方法,良好的默读习惯、一定的默读速度等。都应该很好地进行训练,读前做必要的提示,提出恰当的要求。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在书上画画圈圈,批批注注,注意读的姿势……这样的训练,习久成自然,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应当长抓不懈。  相似文献   

15.
默读即不出声的读。在阅读教学中,相较于其他阅读形式来说,虽然默读不够华丽、活泼、热闹,但是也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默读能帮助学生解释疑难;默读能引领学生直奔主题;默读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海南教育》2013,(4):50-50
<正>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1.读了课题,你推想一下,这篇课文会写哪些内容?——经过思考,学生推想:课文会写田忌与谁赛马?怎样赛马?结果是怎样的?2.带着以上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并在问题的相关处做上记号。——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读书,有的默读,有的小声读,有的放开声音读。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学生都很专注,在读中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默读,是众多阅读方式中的一种,有利于学生揣摩文字,近距离接触文本,适应不同的阅读目的,便于养成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学习默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可见,默读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这样的重视是有理由的。默读,它有着别的阅读形式不可比拟的价值与特性。  相似文献   

18.
正朗读和默读是两种最基本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知道,默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一种阅读方法。那么,该如何落实默读呢?一、夯实默读基础奠定坚实的默读基础是默读能力提升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默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第一学段,就应该让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样  相似文献   

19.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它是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获取文字信息、书面知识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就告诉我们,默读在教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平时看书读报,人们往往采用默读的方式。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认为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十分重要,这也是我近几年来开展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2.认字17个。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3.同桌互读。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