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在网络公众平台里微信的活跃率最高,因此微信也被犯罪分子巧妙地利用进行犯罪活动。所以硕士研究生在广泛的使用微信时必须谨小慎微、加以防范,此外老师也主动注册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关注学生动态,同时学校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网络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国各高校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信息互联网交流方式快捷方便的成了高校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最重要的方式。现代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都有使用微信的习惯,而微信已成为全新的交流方式,以他方便快捷的特点,也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如何把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了管理学生中,有效的利用微信平台提高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效率,促进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当前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信作为一种新兴信息传播工具,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很大,极大地改变着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充满朝气、渴望交流、渴望被关注,他们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纷纷建立个人微信账号。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要主动融入新媒体时代,深入挖掘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积极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微信的注册用户中,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用户群体。毋庸置疑,"微信文化"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交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利弊共存,喜忧参半。文章从关工委工作者的管理角度,试着通过对微信的积极意义分析,畅谈如何利用微信更好地去建设和创新关工委微信平台的育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微信是自媒体的新生力量,人性化的设置使得微信的注册用户数高达6亿,而大学生成为使用微信软件的主要群体。正是因为大学生目前使用微信的现状决定了微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尝试论述微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信是继腾讯QQ后的一种新的流行的网络社交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将微信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微信上分享和交流信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微信不仅仅是一个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展示自己生活的一个平台。微信的普及也给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通过微信这个平台更好地发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所要思考的重点。本文从微信对大学生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微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6,(9):46-52
基于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英语学习上的优势分析,文章以混合学习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螺旋式九宫格模式,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英语学习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娱乐中。文章选取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参与了"基于混合学习的螺旋式九宫格模式"英语学习的试验并进行后测,通过相关测试数据分析,发现:微博、微信、课堂教学三者螺旋式分布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们乐于接受,该模式教学使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阅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参与实验的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微博是近年流行的一款基于用户关系而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大学生注册和使用微博的比例较高,有一小部分人有微博控的倾向。微博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是大学生扩大交友圈子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发表观点、宣泄心情的重要平台。然而,微博信息的无序性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微博交往的虚拟性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迷失和心理的失衡,大学生过度使用微博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利用微博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法有: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加强对学生的舆论引导,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利用微博对微博控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学生的生活起居场所,大学生宿舍是学生与外界人群交流较为频繁的区域.微信交往是现代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明晰微信交往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基于微信交往的视角提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人们互相交流的社交载体越来越多,其中微信凭借方便快捷、实时交流并且免费等众多优势脱颖而出,成为时下一种新兴的交流软件。由于时下年轻学生对新兴事物接受较快,其中大学生已经成为微信的最大受众群体。文章主要针对当下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利用微信对其教育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及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高职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父母及兄弟姐妹、同学、舍友对高职生的支持十分重要,老师及学校内的团体的支持很欠缺,高职生求助和倾诉行为被动且窄。不同类型高职生在社会支持及各分量表支持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应该深化认识,增强主导学生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的责任感;建构个体自身,家长与舍友,班干部与同学,党团组织与社团,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的六级心理支持体系;完善党团、社团组织建设,提高学生的归属性支持;尊重差异,对特殊群体进行针对性干预;弘扬传统文化,实现学生互帮互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暑期兼职现象普遍,处于学校管理和国家规范的边缘地带。大学生暑期兼职存在专业技术含量不高、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不高和获取兼职途径较单一等问题。对此,劳动部门应从法制方面规范大学生兼职现象,保障大学生的权益;学校要多渠道加强大学生兼职教育,并积极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职信息,引导大学生暑期兼职健康发展。大学生更要将兼职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有目标地选择兼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暑期兼职效用。  相似文献   

13.
诚信在大学生成才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大学生要成才先要学会做人;大学生要成才,必须先要有真才实学,而真才实学的获得,要靠诚信;大学生要成才,就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为社会所承认,这也要靠诚信;诚信是一种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成才路上少走弯路,是促进大学生进步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Providing computers and in‐servicing staff is not enough to get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ing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hools of teacher education can prepare teachers better by help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faculty model technology use throughout the teacher credentialing curriculum. Another approach is to help teachers construct a model for i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factors that will support their own technology initiatives. The literature 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reveals eight success factors for schools attempting to help teachers adopt technology in their classroo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ose success factors and looks at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them.  相似文献   

15.
校园流行语: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语使用频率高、概括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已被高校学生广泛应用,成了重要的校园语言与文化现象.把校园流行语引入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有利于引领大学生思想动态,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助推大学生个体发展等,促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优化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多数学生还是量入为出的,但是“学生贵族“与贫困生形成两个几乎不相往来的群体,学生中存在着攀比心理,形成高消费的心理误区,往往造成少数学生心理失衡,甚至酿成悲剧.诱发大学生高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及国情教育,所有媒体一律禁止诱导高消费的宣传,全社会特别是大学校园中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生活在困境中的社会群体,以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大学生一般是成年人,父母没有抚养的责任;大学生要学习,没有自我生存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的户籍已经迁离原籍,无法纳入原来的城市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的生存权利实际上没有任何制度保障.有必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的基本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会对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可分为心理状态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渗透积极思想,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鼓励贫困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恋爱问题现在非常普遍。针对这个问题,辅导员要做好正确的情感引导工作。不同的学生会出现种种不同的恋爱问题,我们应当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并且走出迷雾,重新走向快乐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