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即发射首颗探月卫星,围绕月球进行探测;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采回月壤样品。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迈出了探月计划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发射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的环境;第二期工程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工程实现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奖励》2004,(4):20-20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将完成以下四大科学目标: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三.探测月壤特性。  相似文献   

4.
杨巍 《物理教师》2011,32(5):66-68
“嫦娥2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了序幕,它主要任务是为“嫦娥3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搭载在“嫦娥2号”上的7种有效载荷,能帮助卫星实现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F0003-F0003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6.
杨小文军 《学与玩》2022,(12):24-25
<正>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开始,网友知道月壤不能种菜,十分失望。不过,通过科学家对月壤的分析,却发现了一种新的矿物质,并将其命名为嫦娥石。那么,嫦娥石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新的矿物呢?嫦娥石:你从哪里来嫦娥五号着陆在月球的风暴洋里,位于“洋”的东北部,带回来1 731克月壤,就是在着陆点附近采集的。月球的“海洋”没有水,只是一层玄武岩,黑乎乎的,都是从地下喷出来的。我们在地球上看月球,里面的一块块黑斑,就是大片的“海洋”,也就是大片的玄武岩。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专家最近利用新方法对月球土壤样本进行研究后,新发现了多种矿物成分,这些超微量的月壤矿物成分多达20多种。这些月壤样本是20年前从月球带回地面的,至今保存完好。研究人员将其磨碎之后洒在很薄的碳质透明胶带上,然后利用分辨率达100纳米的扫描显微镜和分光计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锌、铜、锑、铼等矿物颗粒。(摘自《百科知识》)月球土壤矿物成分多  相似文献   

8.
正在欧洲中世纪的民间传说中,一只狐狸说服一只狼相信月亮是由新鲜的奶酪制成的,这当然不是真的。大约40年前,当宇航员登上了月球,看到月球表面荒凉得可怕,别说奶酪,连一滴水也看不到。科学家们在研究了宇航员带回来的月壤样本后认为:月球上没有水。他们说,那些月壤"像骨头一样干燥"。  相似文献   

9.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12,(3):2-F0002
嫦娥一号 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  相似文献   

10.
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载人月球车的行驶稳定性会受到月壤参数影响和发生参数无法直接获取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月壤参数估计算法。建立月球车行驶过程中轮壤模型并进行简化,设计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估计器,通过车轮力实现月壤参数在线估计。在Adams/Simulink中搭建月球车动力学模型及估计算法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估计器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月壤参数。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探讨》2008,(1):F0003
1、月球大气层的成分及其来源,大箕缱分的运动规律及其演化过程 月球形成时可能存在稀薄的原始大气层,月球早期岩浆与火山活动必然释放出大量火山气体,但这些气体早己逃逸殆尽,没有留下可供追索的痕迹。现今月球极稀薄的大气层主要由氖、氢、氦、氩等气体组成,推测其可能主要来源于太阳风,但月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的精确组成、月球白昼与黑夜期间气体分子被月壤吸附或释放的过程与机理,月球大气层的演化过程等问题,至今仍然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2.
去月球种菜     
杨小文军 《学与玩》2022,(10):30-31
<正>看到这个标题,有些小读者可能会有疑惑:2020年,科学家对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标本进行研究,不是说月球不能种菜吗?不过,“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近,一些科学家依靠技术,还真的在模拟月球的环境中种出了蔬菜……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3):F0003
1、月球大气层的成分及其来源,大气,组分的运动规律及其演化过程 月球形成时可能存在稀薄的原始大气层,月球早期岩浆与火山活动必然释放出大量火山气体,但这些气体早已逃逸殆尽,没有留下可供追索的痕迹。现今月球极稀薄的大气层主要由氖、氢、氦、氩等气体组成,推测其可能主要来源于太阳风,但月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的精确组成、月球白昼与黑夜期间气体分子被月壤吸附或释放的过程与机理,月球大气层的演化过程等问题,至今仍然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4.
陈英俊 《考试》2014,(3):45-46
<正>【热点背景】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实施二者联合探测。"广寒宫"选址虹湾,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嫦娥三号执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朱长超先生《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探月工程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绕,即实施对卫星绕月轨道的控制实验并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第二步是落,即将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并对月球进行实地考察;第三步是回,在完成对月球的实地考察后,将在月球上采集的实物样品带回  相似文献   

17.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这个故事——当一位外国友人向周总理提出要用月球上的土壤来换取中国的一件无价之宝时,周总理这样回答道:月壤这个东西我国早就有了。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叫嫦娥的女子飞上了月亮,并在上面建起广寒宫住下了。  相似文献   

18.
正当2021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中华大地,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光伏发电风车呼啸旋转,守护着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近一个月前,"嫦娥五号"着陆器降落于此,成功带回月球土壤样本。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人类第三个获取月壤样本的国家。2020年收官之际,中国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奋斗者"号深潜万米,逐梦深蓝;"嫦娥五号"上天揽月,筑梦苍穹;"九章"问世,圆梦"量子优越性"……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正冲破疫情的阴霾,吹响奋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9.
AB D D E C E F H E D上下太阳电池翼(衬纸)1太阳电池翼(衬纸)3HB G D圆点为粘合位置。用针戳一洞,把配件加胶水插入即可。“嫦娥一号”卫星仿真纸模底座底座虚线为折线卷成15毫米高的螺旋纸体,再把上口剪平。AB实线剪开反面(前)15mm→←→粘成碗状粘成漏斗状H前后B反面(前)GD→B“嫦娥一号”卫星的功能主要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享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卫星本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6面体,重量为2350千克,两侧各装有一个大型展开式太阳电池翼。当两侧太阳…  相似文献   

20.
疯狂的石头     
<正>自“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背的那一天起,它便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揭示月球背面的奥秘。2019年3月1日,驾驶员们一如既往地筛选着“玉兔二号”下传的导航相机拍摄的照片。突然,他们的目光被一张图片吸引住了,在“玉兔二号”的前方不远处,一片碎石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月壤之上,仿佛一盘未下完的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