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生写好作文,就要从兴趣入手,变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为愿意去写,乐意去写。因此,作文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写出好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有很多学生讨厌作文、害怕写作文。要想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本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提出"四化"教学法,从而把握住孩子们的特性,使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课程改革纲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又改如何学,已经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性有差异,作文水平也有差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他才能体会写作文的乐趣,从而喜欢写作文,自觉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作文。怎样将“快乐”与“作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喜欢作文,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觉得只有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从心坎上认同作文,喜欢作文,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快乐作文“六步曲”。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眉头就拧成疙瘩,作文已到了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地步,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写作文没兴趣。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因此,“兴趣是行为的动力”。必须激发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下面仅就作文指导课如何“引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侯明仁 《辅导员》2015,(9):47-4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在教学中落实起来,还是一个难题。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开展了“五线三段生活化作文”实验课题,让教师和学生不再认为写作文是难题。所谓“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中的“五段”就是五个年级段(我们是五三制教学体制);“三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发现有一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减少老师批改作文量而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问题。这就是把老师“讲评”作文放到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而学生则把写作文与相互交流和评论作文结合在一起。我把这种做法叫做作文“讲评”教学。对于作文“讲评”教学,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文“讲评”教学,它的核心是“讲”与“评”的结合。所谓“讲”在这里可理解为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做大量的指导性讲解;所谓“评”,一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就犹如“世界末日”来临一样,个个都唉声叹气,面有难色。究其原因:怕写作文,在写作文时没有话说,找不到材料写。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
要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作文评讲课这个主阵地,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自然地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的学生 对写作兴趣索然,视作文为畏途,“谈作文而色变”。写作文时 常常冥思苦想,落笔千斤,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甚 至有的语不成句。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如何才能 让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乐于表达 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在一年级激发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乐 于“吾手写吾心”。根据低年级孩子爱好绘画的年龄特点’我们 把绘画与写话进行融合,把“采蜜集”变形成“绘画日记”。从而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真正做到“我 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相似文献   

11.
姜菊英 《文教资料》2012,(28):56-57
本文主要从几种上作文课的方法谈起,提倡学生要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文要抓住身边的事、熟悉的人来写,要抒写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倡教师上作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不愿上作文课到乐于上作文课,由不喜欢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  相似文献   

12.
一、激发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把调动学生的兴趣贯穿始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1.讲解重要性。平时运用富有魅力的话语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作文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文和做人密不可分,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尤其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要交流思想、表情达意,作文更为重要。学生对作文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那自然就有了写作文的心理要求和内在动力。2.树立自信心。不少学生一看到作文就害怕,就头痛。面对学生的畏难情绪,老师要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勇敢地去写,用“我笔”写“我心”,不怕写不好。学生的作文一…  相似文献   

13.
批改小学生作文,为学生习作下评语,历来都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写作能力有所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除了灵活科学的方法外,还应该重视作文批语的评价作用,作文批语应做到“四忌四要”。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视作文为负担,一提到要写作文,便产生“厌烦”心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深感学生产生“厌作”、“畏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老师强迫他们表达自己无动于衷的事物.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注意激发兴趣,优化学生习作心境,优化作文指导过程,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一、激发兴趣,优化学生习作心境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在作文教学中,正是利用这一点,抓住时机,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克服“厌作”、“畏惧”心理.其方法有三.①针对学生习作信心不足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高考特别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牢固树立"少教多学"意识,通过思想情感、写作兴趣、批改评语等方面的引导,变"教"为"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从而跳出作文的"苦海"。  相似文献   

16.
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喜欢写作文,就会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乐趣.写作是一项十分繁重复杂的精神劳动,要想写出佳作来,就需要一种强烈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效甚好. 一、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 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要想方设法加强作文指导的趣味性,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学生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教好学生作文那就更难了。教师教授学生作文首先要注意写作文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作文入门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写作文时要善于从别人的文章中“偷来”些东西放入作文中,为己所用,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笔者简称之为作文的“偷来”  相似文献   

18.
姜颖  黄颖 《辽宁教育》2004,(1):83-84
教学初设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书上的作文总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会皱眉头.而写作又正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全面的体现.所以说激发写作兴趣是教师解决作文教学难的关键所在.于是,我开始注意在生活中找机会,注意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要求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写作文的主动性。本文与大家探讨的是运用合作探究法学经典课文、通过多主体对作文进行评价的方法调动学生写记事作文的主动性,以此来提高记事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是学习的一大法宝。然而,目前的习作教学中却存在着学生们怕写作文的情况。很赞同柴向阳老师关于作文新概念的一段话:“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绝不能怕写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盯着结果,只管“我要的是葫芦”,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要让学生体验“写”海无涯“趣”作舟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