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想无限     
联想思维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形式,如空间上的联系,时间上的联系,性质上的联系,因果联系,从属联系等。联想思维在创造过程中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联想思维越强,越能把自己的有限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加以利用,越能把成千上万的事物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包含了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面扩展。它是一种多向的、立体的、开放的思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德首先提出来的。收敛性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更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合理性的逻辑顺序中去.以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造思维是创造教育的首要任务,创造思维由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构成。从内容上要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从教学方式上要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呈现、重视认知调控和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4.
曾苏春 《科学中国人》2000,(3):23-23,13
当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思维实际上是综合的,每一种思维并非孤立地、机械地动作。创造思维更具有多端性、发散性和变通性的特点。表现在能全面地观察问题,从多方面探索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申,教师要以新知识为中心,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性,  相似文献   

5.
杨付昌 《科教文汇》2008,(35):102-103
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操作及控制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操作及控制计算机的核心是思维,作为以培养学生动手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计算机基础课,怎样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这是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科目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利用发散思维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立体思维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让我们看看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应用立体思维创造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李艾什么是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思索考虑。思维是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思维,尤其是搞发明创造,更需要思维,不但需要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等,而且更需要全向的立体思维。立体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对事物进行立体的思索和考虑,它是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考虑问题并进行发明创造的一种思维。如,人们现在利用楼顶建立的“空中菜地”,“空中花圃”等,就是立体思维的具体运用。为什么搞发明更需要立体思维呢?从事物的客观性看,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事物,必须用立体思维。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一种事物可以指代另一种事物的过程中,幼儿常常将真实的事物与它的符号相混淆,这些错误表明,开始用符号思维是多么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无论何种事物,本身即是一种美丽,而能把这种美丽以设计手法展现出来,使本不了解这种事物的人心生向往,让原本熟悉这种事物的人获得新的体验,就是一种高超的技巧,即为平面设计中巧妙的图形创造。  相似文献   

10.
齐明霞 《科教文汇》2007,(3X):79-79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创新思维的实质是求新、求异、求变,在数学学习中表现为一种用新颖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提出对某个数学问题新看法的思维活动,它是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由多种思想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数学创造性思维能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与思维,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细节,完整地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设计学科中,思维的方法、特征及思维模式的研究与剖析是指导设计师进行创造活动的理论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创意图形的根本,针对图形的创意思维规律,从创意思维的循环、转移、发散、逆向四种创造性思维模式,采研究和掌握创造性思维是获得理想的、独创性视觉图形的惟一的关键所在,创意思维有规律可循,并可以指导设计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曲婧 《科教文汇》2007,(9X):52-52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为一种不承认界限、不尊重规律、不致力于问题解决的无拘无束的胡思乱想的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在创作或设计过程中有很强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直观思维一般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人对事物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触觉等。直观思维是开发人们创造思维的基础。有两个经典直观思维的例子:一是地质学家魏格纳通过看地图发现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第二个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吃海带汤时发觉口感不一样,之后他在海带里提取了谷胺酸物质,发明了今天我们做菜调味的味精。  相似文献   

14.
直观思维一般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人对事物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触觉等。直观思维是开发人们创造思维的基础。有两个经典直观思维的例子:一是地质学家魏格纳通过看地图发现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第二个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吃海带汤时发觉口感不一样,之后他在海带里提取了谷胺酸物质,发明了今天我们做菜调味的味精。  相似文献   

15.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人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提出五种方法,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论文探讨了东西方传统文化优势互补的可能性、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以及互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东西方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科技现、思维方式及心理特征方面优势互补的逻辑必然性来自于科技创造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立到协调,创造思维中直觉与逻辑的均衡,创造心理特征的两极张力。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人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提出五种方法,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GCT-ME”考试的分析,阐述了发散思维的内涵、八种形式和三个特征,认为搞好素质教育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注重研究发散思维,探讨了如何培养发散思维的三个途径,说明了培养发散思维、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目的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吉金 《科教文汇》2009,(24):144-144
创新教育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它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它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表现。因此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作大胆猜测和多方发散思考。平常教学则要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孔健 《情报科学》2003,21(2):142-144
信息贯穿于创新研究的创造思维过程与创造工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创造思维过程与创造工作过程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信息思维与信息工作过程,本文对创新研究从信息的角度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