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刚 《记者摇篮》2004,(5):48-48
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那它就必须遵循新闻理论,遵循新闻的五要素去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因此新闻摄影作品中大多采用“抓拍”的手法。因为“抓拍”,不干预被摄对象,客观而真实的记录被摄体,真实准确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完全符合了新闻摄影的基本风格和宗旨。虽然在目前新闻摄影作品中有少量的“摆拍”和“抓拍”相结合的现  相似文献   

2.
抓拍──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吴建抓拍的方法,有人又称之为不干涉对象摄影。它是指拍摄者在拍摄新闻照片时不干涉被摄对象,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充分利用现场光线,让被摄对象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去捕捉抓取其富有个性的典型瞬间形象。抓拍的特征有三个:一是不干...  相似文献   

3.
抓拍是摄影常用的一种方法。中外许多流传于世的优秀新闻摄影佳作,都是抓拍所得。抓拍的成功之作,能真实生动地纪录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充分显现新闻照片的魅力与功能。抓拍作为一种拍摄方法,确实是有生命力的。抓拍并不神秘。但作为一种拍摄手法,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应该研究它。这对于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无疑是有益的。抓拍的基本特征在我们见到的文章中,有“抓拍”的说法,还有“偷拍”的说法。这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抓拍是个大范围,包括偷拍。偷拍是抓拍的一种。所以,在这里,我们统称为抓拍。什么是抓拍?或者说,抓拍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3点: 1、抓拍是在不干涉被摄对象活动情况下的拍摄。这是抓拍与其它拍摄方法的基本区别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4.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坚持的‘不干预被摄对象’的拍摄风格,从三十年代起便主宰世界新闻摄影,布列松从而蜚声国际摄影界,成为各国摄影家和摄影记者极为推崇的抓拍大师。  相似文献   

5.
抓拍是摄影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抓拍的提出是与绘画式的摆拍相对而言的,摄影术发展的早期,由于摄影器材的庞大与笨重,以及摄影显像的化学感光材料的技术的不成熟,因此,摄影是件费时费力累人的活,不光摄影师很辛苦,而且被摄对象更辛苦,摆好一个动作后必须在长时问内保持不动,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成,否则将全功尽弃。因此,在摆拍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去抓拍了,早期的摄影技术发展决定了摆拍是摄影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卜新章 《新闻知识》2003,(3):41-42,37
新闻图片的拍摄通常有“抓拍”和“摆拍”两种,在摄影采访过程中两种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同时运用,合理的运用“抓拍”与“摆拍”能拍摄出真实感人的新闻摄影作品,否则只会拍摄出矫揉造作,甚至是虚假新闻图片。在新闻摄影实践中,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表现的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它不同于照相馆、影楼的艺术摄影,可以随意地对被摄主体和拍摄场景进行摆布,直到满意的镜头出现为止。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摄影不允许摆拍,只能采取抓拍的方式。要拍好新闻图片,一定要打好抓拍的基本功,掌握抓拍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张鹏 《军事记者》2004,(6):53-54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的一支独立“兵种”,图片新闻在诸多样式的新闻报道中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德国人萨尔蒙,以摄影记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 现有光线 不干涉对象”(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9.
四、风格形式上坚持真切自然新闻摄影的抓拍原则,是新闻照片画面形象真切的前提条件。而一幅新闻摄影作品,唯有“真切自然”,毫无矫揉造作,才能让读者感到可信可亲,欣然接受。无论是我国新闻摄影的代表作品,还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之作,都离不开真切自然的品格。像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品《斗地主》(齐观山摄)、《在结婚登记处》(李仲魁摄)、《欢送志愿军归国》(吕厚民摄)、《深圳股票风潮》(张新民摄)、《渎职者的窘境》(乔天富摄)等等脍炙人口的优秀新闻摄影佳作,无一不是新闻现场拍摄的对象情感心态的真切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0.
曾朗 《新闻界》2000,(4):43-44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摄影家石少华在《新闻摄影与摄影记者工作》中指出 :“作为一个摄影记者 ,他最主要的本领 ,仍旧是应该学会掌握生活规律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不干涉对象 ,真实、迅速、生动地拍摄出照片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抓拍。抓拍是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 ,用不干涉对象法 ,在对象自主的自由的活动中 ,选择抓取镜头的一种拍摄方法。它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方法 ,是摄影记者采访的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也是最难驾驭的基本功 ,要求摄影记者具有在瞬间内看到、想到、抓到的特殊本领 ,必须具备三快 :眼快、心快、手快。《…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摄影的定义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符合现场真实存在的推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精神面貌、气质的新闻摄影样式。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新闻摄影,也有别于人像摄影和人物摄影,拍摄难度大。  相似文献   

12.
不久以前,中国体育记者协会摄影学会曾组织一次海南岛群众体育集体采访。参加者多数是我国驰骋体育赛场多年的专职体育摄影记者,都是抓取竞赛精彩瞬间的能手。这样一支既具备抓拍本领,又配有精良装备的队伍,一到群众体育活动现场,就七嘴八舌,“建议”四起,向采访对象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把被摄对象摆来摆去。不论在波涛澎湃的海滨拍摄群众  相似文献   

13.
周摄华 《新闻界》2004,(4):74-75
“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种抓拍的摄影思想同时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  相似文献   

14.
纪实性电视剧,顾名思义,应当是记录事实的电视剧,它作为创作上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是借鉴"纪录片"创作中的"生活即景"式的拍摄手法。包括:偷拍、抢拍、实景抓拍等,在摄影风格上则强调反应生活的真实,不追求画面构图的完整性。但这种构图的不完整性,不是不要章法,而是以摄影的感觉上的完整作为取舍标准,因此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构图也是最完整的,所谓的无技巧摄影,不是不要技巧,而是把这种技巧隐藏起来,使镜头的处理和人们感觉外界事物的规律相吻,还要注意拍摄的景物的真实和寻找一种获得真实效果的拍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抓拍就是在被摄者不受干扰限制的情况下,快速地拍摄出瞬间的影像。抓拍是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简单、快捷、作品所表现的人或事物真实、自然。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新闻事件是抓拍成的。新闻摄影报道既要讲究时效性,又要求拍摄者拍出曝光准确、图片清晰、艺术性高的照片,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能抓拍好新闻照片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一、要有对新闻事件抓拍的预见性和强烈的抓拍意识。抓拍的预见性是指在拍摄事件或人物之前的某种预感。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在一些事件发生前,总要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氛或先兆,这种气氛可使拍摄者利用事件未发生前的极短时间进行准备(例如准备好器材,  相似文献   

16.
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莎尔蒙,以摄影记者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现有光线+不干涉对象"即"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摄影的确是"抓拍"的艺术,而"抓拍"又恰恰是新闻摄影的关键所在。在新闻摄影中,抓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些新闻摄影作品,使人看后心情激动,难以忘怀。而有些摄影作品,则让人看后觉得平淡无味,难留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看主要是典型瞬间形象的选取问题。每一幅真实生动、情景交融的新闻摄影佳作。无不是准确地抓取了典型形象的精彩瞬间。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使我感觉到,在新闻采访拍摄现场,有时是非常感人的场面,但由于在采访前,没有一个对采访人物或事件全面的了解、分析、判断的深刻认识,而只是在现场盲目地去抓拍,就很难抓拍到精彩的瞬间形象。如果在采访前,对被拍摄对象在头脑里有一个整体的考虑,并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熟悉  相似文献   

18.
安涛 《新闻知识》2012,(8):96-97
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莎尔蒙,以摄影记者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现有光线+不干涉对象"即"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摄影的确是"抓拍"的艺术,而"抓拍"又恰恰是新闻摄影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闻摄影、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多年来争论较多的是摆拍、补拍与抓拍的问题。新闻摄影拍摄的是新闻事件某一瞬间的静止画面,电视新闻、新闻纪录片纪录的是新闻事件一段时间的活动画面。它们在真实性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类似的。“摆拍”,为新闻道德原则所不准“摆拍”就是按记者的要求摆布拍摄对象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不干涉对象拍摄法”,最重要的功能是——真实地“呈现对象”,这也是摄影与生俱来的最朴素的和最具有魅力也最充满矛盾的功能。任何一张照片都涉及到三个因素,即摄影者、摄影语言和拍摄对象。如何在新闻摄影活动中搞明白这三者的关系,特别是搞明白摄影者(主体)在摄影中的身份和角色,显然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