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环境设计专业学科的角度出发,结合了艺术学、景观设计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济南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保护与传承理论和方法,以当前济南正在进行的"北跨"工程与位于北跨"工程所在地的"鹊华"传统景观为例,从传承和设计方法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文化在未来济南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赵海泉 《大众科技》2016,(3):142-144
彩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西优秀戏曲,曾经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其传承和发展陷入了困境。"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对传统行业的产品、市场、用户进行深度整合并重构传统商业形态和业态。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彩调传承与发展的新出路,构建"互联网+彩调"的新型传承与发展模式对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勇 《大众科技》2013,(11):184-187
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又不损伤其“根性”,是传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层次重大问题。《印象·刘三姐》旅游观光式传播模式、实景原生性传播模式、活态生活化传播模式和诗意化传播模式创新了传播生态,带来了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1)
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重点,"高校—中学"联合培养的模式具有自身的问题,不适应这一专业的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在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发挥其资源配置的独特作用。因此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需要"高校—政府—中学"的相互协调与紧密配合,才能实现他们在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两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5)
瓦当艺术作为六朝这一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凝聚着六朝文化深厚的积淀,具有多重的人文内涵,彰显着金陵地域特色,是一份宝贵的文物资料。其中,六朝瓦当类型主要有莲花纹,人面纹,兽面纹,云纹,反映了六朝时期艺术特色。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是体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兴产业,高校艺术课程也开始重视并强调融入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特征。笔者在前期的课程实践中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六朝瓦当图案为元素应用到文创设计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与创作,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同时为更好的传承并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6.
地方传统戏曲艺术,是深扎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风俗、文化的艺术样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洪流中的民间曲艺,面临着形式和内容破坏、受众市场缩小、艺人生存等重重危机。文章将以传统艺术广西粤剧为例,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广西粤剧在传承和演变中,民间戏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对外传播的必要性,从传播学角度实证研究民间曲艺对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岳晓英 《学会》2016,(1):11-17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指的是以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推广作为主要业务范围的基金会,其项目主要是运作型,项目内容以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传统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广为主。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急需解决对各少数民族老艺人所掌握的传统技艺进行整理保存、筹建少数民族艺术数字博物馆、艺术数据库、艺术网络,加强本地化与国际化、具备项目的产业化运作思维等问题,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价值真正回归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广西铜鼓自古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内涵,它是釜具,是乐器,是祭器,是响器,也是重器。铜鼓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也是一部民族文化的典籍。铜鼓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洗礼,至今仍在一些地区活跃着,研究铜鼓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现实意义。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本质是在线化和数据化,将广西铜鼓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与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为铜鼓艺术传承与创新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2)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为土木与建筑领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新工科背景下,现有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培养目标,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综述了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再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措施,构建了"新型"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理念。  相似文献   

10.
邱庚香  龚姚腾 《科技广场》2005,(11):102-103
针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分析了六个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结合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实践,探索了旨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做法。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创新对我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创新的主要因素,从变革民族地区传统封闭式行政文化,建立开放型的行政体制文化;变革民族地区传统官僚制文化,建立服务型文化;变革民族地区传统人治文化,建立法治文化等方面提出创新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各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以保护和创新。以梧州第二职专"学校"民族饰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建设为例,探讨民族手工艺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创新对我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创新的主要因素,从变革民族地区传统封闭式行政文化,建立开放型的行政体制文化;变革民族地区传统官僚制文化,建立服务型文化;变革民族地区传统人治文化,建立法治文化等方面提出创新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4.
卸甲坪乡的民间传承人是传承本地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力量,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随着民间艺人的老龄化逐渐走向消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介和弘扬能推动民众培养文化自觉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起到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游赟  颜黎  丁忠佩  邱旭 《科技风》2023,(13):35-37
开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源与环境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仍存在培养目标有待落实、工程创新实践有待突出的问题。结合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以突出工程实践、强化创新培养为出发点,从思政教育、创新思维、学科融合、联合培养、导师引导等方面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探索,可为同类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参与地区民族文化教育研究为例,探讨了学院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和参与地区民族文化教育研究,对传承、创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影响海洋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研究生扩招、培养质量下滑、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月if.抻和研究生自身期望值太高有关,笔者提出些解决措施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提高海洋生物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加强学校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托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结合重点实验室在培养中医内科学硕士过程中的经验,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寻求全面提升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促进中医内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红梅 《科教文汇》2007,(9Z):176-177,180
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创新对我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创新的主要因素,从变革民族地区传统封闭式行政文化,建立开放型的行政体制文化;变革民族地区传统官僚制文化,建立服务型文化;变革民族地区传统人治文化,建立法治文化等方面提出创新民族地区公共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背景,论述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而进行的相应的空间与服务的设计,并以西南联大特藏室、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和六小龄童图书阁的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其对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