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 P43例1、例2和例3。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整十数简便算法的算理。2.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整十数的加、减式题。  相似文献   

2.
本节教学内容为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材第43页例1~3),第1课时,新授课。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是《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亿以内的笔算加减法,也学会了有关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加减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时的简便算法。由于这种简便算法可以口算,因此即使是在计算器日益普及的今天,即使这部  相似文献   

3.
教材:三位数除多位数(接近整百的数除多位数)。教学内容:五年制数学第六册35页[例3]、[侧4]。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把除数接近整百的数,按照数的四舍五入,省略除数百位后面的尾数,看作整百数来试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应用题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43例1—例3.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简便算法.2.培养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算的道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8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准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P38例1、例2、例3、“做一做”和P39练习九1~5题。教学过程:一、铺垫、设疑、定向1.报数游戏。师任意报一组接近整十、整百的数,让学生报出相应的整十、整百数,并说出两数相差多少,教师随机板书成两组数,并引导学生说说两组数分别是什么数。板书:整十、整百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2.口算练习。(课件1。逐一出示成一行,指名回答。)156 9074 200132-100 376-2003.设疑揭题。(课件2。逐一出示成一行,与上行口算题相对应。)出示尝试题:156 8774 198 132-98 376-199引导学生比…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和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中分别指出,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一建议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广泛注意,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大胆革新。但如何理解“算法多样化”的真正内涵,以“算法多样化”为载体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下面想结合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70页“加、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运算”的两个案例,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案例一]: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第五册第5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方法,并能正确地速算。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38页例1、例2、例3。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速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的速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温故引练1.想一想——填空59=60○□ 99=100○□82=80○□ 101=100○□要求: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1至2页,练习册第1页。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了解计数单位“百”。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百以内的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数的数法。 教具学具:磁性板,100根小棒,小棒图。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备好的接近整十、整百数的一步式题,师生展开口算竞赛。学生跃跃欲试,气氛活跃。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加法课件示题:276+98引导个人思考,小组内交流。生1:将98看作100-2就好算了。生2:将98分成90和8,顺次加。生3:从276中先取出2与98相加得100也可以。……学生个人板演。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都实现了速算的效果。现在我们来研究这几种算法有没有共同点?小组内研讨,而后组间交流汇报。A组:将接近整十、整百数看作整十、整百数。B组:将接近整十、整百数看作整十、整百数再减去几。C组:将加数看作整十、整百…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页例3、例4,完成这页上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3—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算理和算法,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积不满10)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六年制课本第七册第1页例1、例2.教学的重难点:掌握试商和商的定位方法.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整百数的试商和商的定位方法,能运用口算迅速地求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七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并能根据简便计算的方法正确灵活计算。2.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类比迁移力、概括力。3.情意目标: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数学第五册第30、31页上的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八中的第1—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学具准备:69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9根零的.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4 9÷3 35÷5 24÷62.填空: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二、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了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但商是整十、整百、整千以及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口算除法(二)]  相似文献   

16.
一、练习八的编排意图练习八是围绕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千数和运用减法性质进行速算而设计的,共13道题。练习八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1~4题是配合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千的数的速算方法;第5~8题是配合例3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速  相似文献   

17.
简算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既能提高计算速度,活跃学生思维,也能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舞台。笔者以省编实验课本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8页例6为例,谈谈对学生实施创新思维培养的体会。一、温故引新,孕育创新思维教材在安排例6前写了这样一段话: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根据教材意图,在复习旧知时,可以安排这样的练习,让学生A用竖式计算7564+298后,把298改为下列数:196、297、203、998、1…  相似文献   

18.
在整数加、减法中,我们可利用某些数的特点进行速算,本册第26页例1、例2就是讲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千的数时怎样进行速算。但是,在计算过程中要按具体情况决定算法,小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关键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弄清算理,掌握思路1.让学生阅读教材例1。2.读后谈话: “请大家想一想:例1中第二加数有什么特点?”(298接近300,但小于300) “把‘298’当作‘300’来加,多加了,还是少加了?”(多加了) “多加了多少?”(多加了“2”) “要算出原来的得数,应该怎么办?”(要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2页例11,“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六中的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熟练地笔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教材简析:被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计算方法和0与任何数相乘得0的规定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重点解决简便算法.同时口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简便算法: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学生已经掌握,所以本节课又主要解决被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简便方法(即用笔算怎样算比较简便).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乘数和被乘数第一次相乘,积的末尾是0,容易与原被乘数末尾的0混淆,因此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又安排了5道这种题目,以加强练习.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节内容时,应从复习口算乘法引入.因为笔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除简便算法的竖式写法外,其他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同化”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相似文献   

20.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的地位、意义和作用“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这部分内容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在这里 ,教材的编排首先是通过复习一些数接近哪些整十、整百的数 ,然后指出 :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 ,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计算起来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