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试图通过对“新批评”文学评论理论的解读,探讨其理论中的文本中心、细读法以及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对当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几点启示,以推动新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时期,它是直接受浪漫主义理论的影响,在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扩大文学视野、提高文学教学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是散文圣手,又是功力精湛的文学评论家,是十分典型的学者型作家。其文学评论将学理精神与文本批评、史笔意识与现代理念,将理论色彩与形象品格、审美愉悦与诗体散评,将辩证视角与精神探寻、入学思考与文体风格这三对关系巧妙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以贝克的社会学叙事建构理论为框架,讨论福柯的作者理论及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延展,认为《中国文学》的翻译实践对沈从文作品源文版本的限定选用是新中国话语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刊译的文学评论与其他副文本合力形成第三世界国家民族寓言的叙事框架,对"作者功能"的话语建构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使现代文学作品外译协同于国家形象叙事的宏旨。  相似文献   

5.
<正>文本细读最早出现于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它是指教学过程中,深入作者与文本,从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结构等层面分析文本。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充分了解了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是散文圣手,民主斗士,又是功力精湛的文学评论家,是十分典型的学者型作家,其文学评论将学理精神与文本批评、史笔意识与现代理念,将理论色彩与形象品格、审美愉悦与诗体散评,将辩证视角与精神探寻、人学思考与文体风格这三对关系巧妙地统一在一起,形成其独具异彩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7.
由于评论对象的不同,社会评论与文学评论、作品赏析与文学评论之间出现了重心转移的现象,这一点如果把握不好,极易使写作时出现文体交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学评论的基本理论,“以意逆志”倡导的是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互相联系的艺术品创作与再创作、文本认知与意义重构的过程。对“以意逆志”理论的阐释与运用本身就是对其生命力的延续,从鉴赏角度来说,则又是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以意逆志”这一古老的诗歌阐释方法的回归与运用,既是对当前高考诗词鉴赏路径的深度探析,也不失为新课程语境下课堂教学的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9.
乙丑暮秋的一天,王先霈、范明华同志找到我,要我为他俩合著的《文学评论教程》一书作序。我不知怎样才能把序写好,但是,我和文学评论教学有过一段因由,在阅读书稿的过程中,似乎触动了对文学评论的一些想法,不妨写出来,算是第一个读者的感受吧! 1 王蒙说:近几年来,“评论的面貌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其活跃与繁荣,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个看法,我是赞同的。过去,曾有人引用歌德的“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这句话来贬低理论、批评的作用。事实上,只  相似文献   

10.
童话文本因其独特的语体和表述特征,深受儿童的喜爱。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童话文本密集出现,足见其特有的教学价值。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些目标与内容不适宜、教学策略不恰当的问题时有发生。基于童话文本的教学现状,本文主要阐述童话文本的特别之处,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的相关内容为理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关于童话教学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对象是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原因、艺术价值进行综合的分析,发现文本分析对文学作品的性质、形式都有一定的探究促进作用。文本分析以文字欣赏作为出发点,结合文学思潮对作品中心进行探究,然而文本探究与文学史探究、文学评论有有所不同,它是对文学作品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究方法,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评论写作"在大学中文系里常常只是作为文学理论课的一个小分支,教学中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而少有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设计.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实践"等选修课,先后有不同版本的文学评论教材问世,但这些教材大多仍然偏重于理论的演绎和解说.  相似文献   

13.
身体写作研究是巴赫金狂欢理论在美学领域的延伸。随着哲学、商业和个体因素的发展,身体写作文本也变异为两个审美概念:“为文而性”的写作文本和“为性而性”的身体文本。前者追求建构而不是颠覆,崇尚身体和精神的同步升华;后者寻求颠覆而不是建构,以“性”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前者属于关学范畴,深化研究将推动文学评论发展;后者属淫秽之列,肆意泛滥将带来道德伦理的沦丧。  相似文献   

14.
范文引路多角度实践──文学评论写作教学一得刘志远文学评论是高校文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写作教学的难点。好的文学评论,既要对评论对象作出公正评价,又要抓住规律性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升华。学生初写文学评论,往往对此感到深不可测,宛如仰望空...  相似文献   

15.
文人相轻一直受"道德论"排斥。即使论道德也是单向思维,没有辩证关照。至于与道德无关的其他方面更无从关照。文人相轻的科学研究长期以来是空白。文人相轻的话语,十之八九是文学评论。文人相轻的发生,出于文人嫉妒和骄傲的心理驱力;由此产生的评论,以是否"公允"为标准衡量,缺乏前提,也弄错了对象。文人相轻的文本,有不少"有益"的"内存":既评论文学艺术,又创造文学艺术;既是方式,又是体裁。可以促进文学评论的发展和深化。在时空距离使道德关注疏离和淡化的现代以至将来,对相轻的文本审美体验和艺术欣赏成为可能。即使是"片面的深刻"也因其"精彩",成为与受众交流的第一切合点。其语言艺术对文学评论的语言建构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当代社会崇尚自由、个性、创造的时代精神的需求;二是针对新课改以来出现的"泛人文""轻文本"语文教学倾向的一种反拨;三相关学科理论的快速发展。由于语文教育面临较复杂的教学要素和情境,"文本的教学解读"比"文本的常态解读"更复杂,应立足于作者、编者、教师、学生的共同作用,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防止文本误读、片面解读、阐释循环、过分深度解读、无边界解读、无方向解读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是近几年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主要基于语文界对课改初期出现的"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语文教学"病象"的反思。重新审视文本解读,就是希望语文教学拒绝百出的花样,淡化多变的技巧,而将研究的重心重新回到文本。因为,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真正的起点,教师解读文本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在当前语文界,大家对文本解读意义的认识是相对明确和统一的,在理论与方法上,也有许多专家和名师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主义文学评论强调文学文本与历史二者的互动。有预见的文学文本能参与历史的发展和建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以真实的描写和直呼的说教,唤起人们对包含种族问题、女权问题等社会变革危机的警觉,从而推动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对话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师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广泛范畴的对话。这种对话有力地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赋予了学生言说权,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教学实际中经常会出现片面地理解对话理论,出现了一些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下面就本人两次教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文的细节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无效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生本与文本的结合点。提倡节约型教学、有效教学就得考虑生本与文本二者的关系。所谓的生本指的是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结构。教学时,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很容易出现无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