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组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习工作能力。我们现在往往重视课堂体育教学,而忽视课外体育活动,这就造成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差,健康水平低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体育的教育学本义是通过人体生理解剖知识的传授讲解,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维护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主要表现为生理机能的健康和身体质量的提高,也即学生身体素质。比如身高、体重、骨骼发育、胸围等身体形态生长水平与年龄性别匹配,身体发育匀称度、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机能、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柔韧素质、力量耐力素质等。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地位竞争的加剧,为了提高升学率,许多学校的体育变成了少数学生的专业,同时,学生的体育锻炼成为被强迫行为,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标准不是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而成为考勤的分数。过程评价代替了素质评价,需要进一步引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李涛 《教育导刊》2006,(9):27-30
对幼儿来讲,健康是心智成长的第一要素。学前期是一个人生命起步和开始发展的阶段,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尚未发育成熟,组织也比较柔嫩,其物质基础还相当薄弱;同时学前期又是幼儿心理健康培养的一个开端阶段,身体运动能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刺激和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通常专指在幼儿园内老师带领儿童进行的体育实践,具有系统化和专门化的特点,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体育功能的深入认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定位日益明确:它在向幼儿传授身体锻炼知识技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求提…  相似文献   

4.
身体教育和学校体育是体育理论的重要支撑,没有身体教育就不会存在学校体育,失去了学校体育身体教育也不能够成为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身体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源泉,身体教育需要学校体育提供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学校体育依赖于身体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教育和学校体育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二者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身体教育的复杂性不仅要适应于学校体育的纲领性发展要求,更应该体现促进健康的功能.学校体育和身体教育会越来越紧密地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高剑刚 《快乐阅读》2011,(16):131-132
体育游戏是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效手段之一。游戏具有简单的情节性,丰富的趣味性和激烈的竞争性。所以,经常参加游戏活动可强身心,练意志,促进身体生理机能的发展,提高心理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路永武 《成才之路》2013,(17):64-64
体育与健康课是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丰富,~些新的体育训练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便是其中一种。体能鲥练是运用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全面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和枯康素质的训练过程。将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逐步渗透到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基础数据,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水平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构建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兴趣、能力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锻炼水平分层理论的研究生体质特征与养成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验法对2321名研究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进行全面剖析,目的在于探讨研究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锻炼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校园体育环境、学生生活方式,设计出以知识习得--信念确立--行为尝试--习惯形成为基本脉络的可持续健康促进方案,以利于我国高层次人才体育教育教学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活动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但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法,才能达到活动目的,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相反,如违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过于追求活动的效果,不仅不能促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有可能发生身体损伤,损害健康。而体育活动的卫生问题是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身心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是,体育教学还有其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莱进行,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为21世纪人才的基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体育训练活动与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可以促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知识和健康知识,能有效提升其身体素质和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学中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幼儿的身体发展的特点看,幼儿身体器官、系统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其组织比较柔嫩,在这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适度的体育活动能更好地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且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个性的和谐发展,塑造幼儿活泼、开朗、乐观、忍耐的性格,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幼儿的愉悦情绪。我们在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健康,影响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体能、提高其机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能为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将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奠定物质基础。我园对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了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增强幼儿体质作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并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组织好幼儿体育活动,才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幼儿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目的,促成新一代的健康发展,是有待体育教育者以实践回答的问题。本文仅就体育教学在新的时期,其功能体现在哪几方面,作一浅析。一、体育是人类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和发展身体机能的一项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教学正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任务而展开的。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机体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接受一定范围内的生理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经反复多次的进行,机体  相似文献   

16.
魏萍 《甘肃教育》2014,(5):71-71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身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因而我们必须设法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具有注重智力开发、多样化、自主性等特征.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需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教师与学生平等、知识与身体活动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它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给学生一个更好发展平台,象城市学校一样把体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使我们的学生更健康更全面更有活力。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体育教学活动,为了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  相似文献   

19.
将2010和2011级初一新生编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正常体育教学和“运动处方式”体育教学.在1学年的体育教学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身体机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运动处方式”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的身体机能提高较快.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健康状况组织教学.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活动,在人们的观念中是发达四肢功用的活动,但科学的研究已证明,通过体育还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智力发展,调节精神.不仅广大的大中小学生需要它,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文化名人和科学家们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同样能增进健康,保证思维的耐受力和高效水平,从而更能出研究成果.现代社会的人们应当尽可能地、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以使身体的质量、生活的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