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做出相应的、不同层次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小学生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提高研究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当课文中出现大量需要理解或体会的词语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拿出工具书来查阅,而是要根据词语理解的需要,采取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想象、运用对比、借助角色体验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在运用中内化文本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4.
揣摩语言,就是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滋味。具体地说,一是辨析词句的深层含义,二是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揣摩语言,要在总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对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辨析、品味,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以此不断增强语感。反过来,对语言的揣摩,又有助于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本文就选取《拿来主义》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来谈谈怎样辨析品味。  相似文献   

5.
彭昕 《教师》2014,(31):76-77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一类"关键词语"显得特别,即在同一篇课文中,反复几次出现同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处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教学中如果善于抓住这类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点题的词语请看下面两个句子:(1)就在英子刚刚站立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6.
(教材选自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重点】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 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相似文献   

9.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是语言内化的前提.理解了词语,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增加语言储备.小学中年段对词语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那么小学中年段词语教学如何进行?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教学为例谈谈.  相似文献   

10.
联系课文训练遣词造句柳静《种子》是小语义务教材第七册的一篇2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故事情节简单,但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却运用了大量写人的精美词语。如:素雅、落落大方、略带羞涩、抿嘴一笑、惭愧、乌亮、俊秀、害羞、虔诚等。教学时,教师可把学习运用词语作为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教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出本课写人的词语并画下来,然后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并朗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些词,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的片断。学生一般能用上课…  相似文献   

11.
“要重视句子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出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对于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要注意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深入理解。”《大纲》的这段文字阐明了句子教学  相似文献   

12.
阅读     
一、教学目标(一)能正确读写学过的常用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大部分会运用;能主动收集和运用自己喜爱的词语,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悟词语的情和意。(二)懂得句子的基本结构;了解几种常用句式的特点及变换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和感情;能用词造出正确、通顺的句子,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三)认识段落和层次的意义、结构及表达功能;掌握分析段落、层次和归纳段意的方法。(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联系实际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能正确掌握文…  相似文献   

13.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十册第五单元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对所学的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2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学会运用表示递进关系、假设关系的复句。3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解词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教学虽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重理解轻联系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其实,抓住联系是理解的前提。解词,如果不抓住与词语相关联的上下文,理解就会落空,就只能是脱离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苦解。而抓不住相关联的文字,主要是由于不了解词语同上下文会有什么联系。这种重现解轻联系的解词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特别是词语的领会,极大地阻碍了智能特别是解词能力的发展。因而解词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同上下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邹静曾燕(南昌市三眼井小学)理解句子,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语大纲指出“要重视句子的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课文中往往有些句...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2 .学会本课生字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教学重点 :1 .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2 .通过理解词句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教具准备 :课文中提及的海洋生物的图片、幻灯片 ;录音机、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一、板题导入1 .板书课题。2 .简介“西沙群岛”。二、范读课文三、练读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不好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正>《搭石》是一篇景美、文美、意境深远的课文,课文语言纯朴。李庆雨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语,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李庆雨老师用她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民风淳朴的乡间,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  相似文献   

18.
(教材选自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测试的内容和形式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等。试题采取看拼音写汉字、补充音节、在田字格里写汉字、多音字组词、查字典、选择、判断、填空、照样子写句子等形式。此项内容以书面测试为宜。2.阅读:这方面的考查内容包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原文填空  相似文献   

20.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顺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是什么?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把不懂的词句划下来;用“‖”标出课文各自然段,理解每段的意思;划出写“大家”和小光看企鹅的不同动作的词语,以及小光看喂食企鹅时“心想”和“没想到”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读懂读好课文.3.自学第一段、第四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练习2的(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