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教学中,我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效果较好。 1.比较法。即通过比较原有知识而记住新知识的方法。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性质或法则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借助学生已有知识记忆新知识,学生不但记忆效率高,而且为其灵活运用打下良好基础。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学生将“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列表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发现适当变换“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某些词语便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2.歌谣法。即运用歌谣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教学时,我把一些难于记忆的材料编成歌谣,以便于学生记忆。例加,为使学生掌  相似文献   

2.
蓬溪县河边场初中化学教师钱灵其在“元素符号和化合价”部分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改“死记”为“巧记”,变“硬背”为“活用”。在实践中,收效很好。1.分散难点,提前记忆; 2.联系实物,形象记忆; 3.编成歌谣,集中记忆。他积多年的教学经验把元素符号和化合价都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如记常见的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可编成:一价钾钠锂银氢,还有铵根、硝酸根和氢氧根;二价钙镁氧钡  相似文献   

3.
2004年灵石县学校布局调整后,田家洼小学成了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面对一群“小皇帝”和“娇公主”,学校采取了“歌谣式寄宿管理”管理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歌谣具有简洁明快、童趣盎然、朗朗上口、贴近生活的特点,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需求。把寄宿生活内容编成歌谣,再开设生活课,生活课上学歌谣,寓教于乐,学生愿学爱学。用歌谣指引,见之于行,有立竿见影之效。  相似文献   

4.
有趣的信     
世界上最早的信是“口信”。邮递员常把信的内容编成歌谣,边跑边念,这样他们能把消息准确的传给对方。  相似文献   

5.
从1983年开始,我在“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验”中,重点探索“课外数学的开设”这个课题。通过实验,我认为课外数学课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开拓型配合某一单元的教学,教师选取有关的新知识编成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丰富他们的智力生活,如《有趣的简算》。游戏型结合某一教学单元编辑一些数学游戏、谜语、儿歌,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如抢数游戏、猜谜会、开知识列车等。竞赛型结合几个教学单元的有关内容,编成一  相似文献   

6.
填数问题     
(本讲适合初中 )有些数学竞赛问题 ,不属于数学课本里的常规题型 ,称为非常规题 .填数问题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类 .这类问题很有趣 ,有时也很伤脑筋 ,难以下手 .在本讲中 ,我们将通过一些不同形式的例题 ,介绍解答填数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为了便于将各例互相区别 ,每题都取了一个简短的名字 .例 1 哈哈张同学“哈哈”笑了两声 ,赶紧捂口忍笑 .李同学逗她说 ,“哈呀 ,哈 !”张同学忍不住 ,终于“哈哈哈哈”连声大笑起来 .用这段情节 ,编成一道乘法算式 :哈哈×哈呀哈哈哈哈哈在以上算式中 ,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 ,相同汉字代表相同数字 ,不同…  相似文献   

7.
一、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使他们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先出示红领巾、三角板等,让学生看角、指角;再拿出圆形纸片,让学生折角、摸角;接着让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然后通过图钉转换成点,两根硬纸条转换成用直尺画成的连接点的两条线,角的要素便跃然纸上;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编成歌谣——一个角有个尖,一个顶点两条边,认真想仔细看,角的特征记心间.学生边舞边唱,主动投入,兴趣盎然.二、合作交流——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各自的建构过程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建构正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正是开...  相似文献   

8.
封面故事     
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绿色童谣我传唱》校本课程组的少先队员们,把胡锦涛爷爷的“八荣八耻”编成了童谣,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拍手游戏歌表达了心中的道德准则。童谣琅琅上口,好记易学,现在孩子们都能熟练演唱。图为《绿色童谣我传唱》校本课程组的老师在和少先队员们一起演唱“八荣八耻”道德歌谣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世人关注。环境恶化,相当严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让小学生“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关心身边环境,主动地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配合自然课教学,我将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编成歌谣,让学生吟诵,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刘颖 《中国科教博览》2005,(5):11-11,13
“幽默”是一种特殊“细胞”.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一剂有效的调味剂。有几种手段:“数学歌谣”。讲故事.现代多媒体技术.也有许多作用和功效.我凭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特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小学生常常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把例题、习题或把应用题,编成儿童喜闻乐见的小童话、小故事,把数学问题隐含在这些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在教“比一个数多几、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 .“数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但“标准”第一次明确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 ,作为课程内容加强点之一 ,而且十分强调和重视如何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的问题 ,这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1 正确理解培养数感的意义1 .1 建立数感就是学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与“数”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数学概念.“数字”即阿拉伯数字,又称“数码”,只有十个:0,1,2,3,4,5,6,7,8,9.而用这十个“数字”却可组成无穷多个“数”来.一些媒体在宣传报道中常犯这样的错误:把一个“很大的数”说成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甚至称之为“天文数字”.其实,在数字中,最大的莫过于9.传媒的这一失误诚然令人遗憾,但毕竟是“约定俗成”,只要大家能够意会就行,倒也无关紧要.然而,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字”与“数”却是万万不可混淆的.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的基石,糊涂不得,马虎不得.否则,面对数学问题,不是一筹莫展,就…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2008,(10):43-43
“守护生命的十条黄金法则”和“生命锦囊”,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发起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中推出的两项具体内容和措施。其中“守护生命的十条黄金法则”是由有关专家根据我国的具体灾害情况,以歌谣的形式编成的,便于孩子们记忆。“生命锦囊”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急救包。用于在紧急状况下延续生命。它将由中央电视台和联合国儿基会共同推出,因目前国内没有现成的。所以先提供国外急救包的内容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常常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解决问题,使“数”的问题借助“形”去观察,去思考,即用“形”作为直观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粗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 “动”与“静”是事物状态的两个方面.在数学解题中,往往需要动中求静,动静转换,利用特殊图形去求解.举例如下: 例1 如图1,两个半圆中长为4的弦AB与直径CD平行且与小圆相切,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2000广西中考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研究的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空间形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图形”,可见“数”与“形”是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也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内容.教学实践中,数形结合思想常常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形促数”,强调利用图形的直观性促进学生理解数或数之间的关系;二是“数难形易”,突出依托图形的直观性,展开形象思维以解决代数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字教学十法刘天社冯存珍山西省临猗县大阎乡贾庄学校一、编写字谜的顺口溜。如把“亮”字编成“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边秃宝盖,几字底下藏”。“闯”字编成“门儿大大开,马儿跑进来。”克服了机械记忆的弊端,化难为易,减轻了学生负担。二、“找朋友”把一定数...  相似文献   

19.
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好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 谈其它便成为一句空话。第一,化学本身有着独特的化学用语,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部分必须记忆。第二,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必须牢记,否则无法应用。我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以下介绍几种。一、精选词句记忆法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精选出一些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句来,作为记忆的提示点,从而以点带面,使知识全面再现。如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操作步骤时,用每一步的第一个字作为提示点,即“检”、“装”、“固”、“点”、“收”、“移”、“灭”,使学生一口气就记住了散而乱的七个步骤,而且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二、编制歌谣记忆法对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编成歌谣,写成韵语,学生记起来有音律和节奏,朗朗上口。如电解水的实验中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有了坐标系把数与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研究数学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巧妙地把“数”与“形”结合,有助于探求解题途径,避繁就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介绍可用数形结合法来解的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