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朱培 《海外英语》2012,(19):271-273
模糊语言学是语言理论学科系列中正在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模糊理论的诞生在语言教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重视为世人所瞩目,并蓬勃发展起来。模糊语言学可以说是一门主要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学科,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在教学方面,模糊理论更存在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探讨英语教学同模糊语言学及其模糊理论的关系,提倡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英语教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去认识和理解模糊语言的深层含义,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在语言中大量存在,是自然语言的一个明显特征.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翻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是信息传递的方式之一.它既是一门科学(science of translation),也是一门艺术(art of translation).本文主要探讨模糊语言学对翻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传统语言学常忽视的一个语言现象。它是用来解释自然语言中的模糊现象。目前,在世界市场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商务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严谨的商务文本中,言语模糊的本质就是语言交际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4.
毛慧君 《考试周刊》2010,(16):41-42
语用学和模糊语言学都是语言学中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年轻有活力的学科。很多学者不仅多角度地研究过模糊语言学,而且研究了模糊语言学在很多领域,特别是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然而从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来系统地分析模糊语言的文献还几乎没有。因此,本文试图从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分析语用中的模糊语言,说明模糊语言需要人们从认知心理等各方面理解其在不同交际场合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5.
郑红 《考试周刊》2011,(54):34-35
模糊语言是一种有效的表意手段。随着模糊语言学这门年轻学科的迅速崛起,有关语言模糊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对交际中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文章详细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认为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语言表达更贴切、得体,从而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学是运用模糊理论研究自然语言中模糊现象的学科。语言的模糊性包括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语用模糊指的是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参与者对意义的表述或者解释不确定的种种现象。在《大学英语 》教学中,经研究发现语境类考题是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常见题型,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研究语用模糊的相关理论,能帮助分析语境类考题的分类及难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梁玉  付艳玲 《林区教学》2014,(10):55-56
词汇是自然语言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词汇。模糊理论的诞生,不仅深入各个学科,也带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将模糊理论引入二语词汇记忆,提出了模糊记忆法,从而论证了模糊理论对二语词汇学习的应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泓懿 《海外英语》2011,(15):268-269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以体验哲学作为其基础。之前的语言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是有所差异的,由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主要是概念的推演和理论的思辨,认知语言学直接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知语言学主要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人脑中的概念或根据人自身的经验及其它的能力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推测。在日常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应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此篇文章中。该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思想和特点以及如何指导词汇教学和学习这几方面来分析和阐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对实际应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语言理论是运用模糊集合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自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其主要论点对揭示语言的本质有着深远的影响。该文拟总结模糊语言理论的主要论点并着重探讨这一理论对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加州大学查得(L.A.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集"(Fuzzy Sets)理论.模糊语言学最初主要侧重于语义方面的研究,后来,由于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频繁使用,模糊语言学开始注重语用方面的研究.从语用的角度研究模糊限制语,对于人们如何成功地进行交际和理解别人的话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