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赢 《海外英语》2012,(20):227-229
一词多义现象是认知语义学中讨论的课题,该文通过从原型理论和意象图式角度对多义词和单义词的区分、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多义词是在认知基础上通过意象图式的隐喻投射从原型词义中引申而来的。该文也提出通过多义词背后的认知机制来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多义词掌握情况的设想,同时也指出认知语义学中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能使人们了解一词多义的内在生成机制,即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从原型意义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等认知机制的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英语中除了术语以外,单义词是很少的,多数的词都是多义词。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基于理论的多义词分析法"对动词make进行认知研究,探索构建make一词多义的意义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一个词的各项隐喻意义都由该词的核心的原型意义或核心图式引申和转换过来,运用到不同的情境和语境当中,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介词是多义词当中的一大类型,也是多义词研究的焦点。本文将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介词into进行分析,以期解释其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5.
认知视角下的多义词是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语的语义网络。每一个多义词都是一个意义范畴。有的意义接近原型,有的意义则通过概念隐喻、意象图式转换等认知机制,从原型意义中分离出来,成为引申的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的所有意义都可以通过表示与意义临近的关系的节点向外辐射,形成辐射状语义网络。多义词的语义网络不仅可以揭示多义词由原型义向边缘义引申的脉络,而且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理解多义词意义的发展轨迹。多义词语义网络的构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义词语用充实问题的词汇语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结合英语和汉语多义词语料,揭示了结构主义语义学和原型语义学理论对多义词解释的缺陷,并认为多义词的选择和理解实际上是在经过语用充实后,其原型意义在一定语境下的收缩或扩充。多义词的使用和理解是在词汇语用学的框架内,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认知——语用问题,而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角度,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和隐喻扩展理论对through作介词使用时的语义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在介词的基本空间义向抽象义拓展延伸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对多义词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义词研究一向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扩展是以人的身体在客观世界中的体验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形成的。文章试图用认知中的原型理论、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理论来着重探析"打"的众多意义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众多义项衍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9.
钟立娜 《海外英语》2020,(7):244-245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是一个范畴中各成员的基础,词汇语义是系统的,多义词义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该文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分析英语学习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大学英语一词多义词汇的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义学批判传统语义理论,强调基于身体的经验和想像,将注意力转向人类的推理。通过对认知语义学六个主要观点即经验观、概念化、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和隐喻观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加以评析,分析结果表明认知语义学虽能解释一些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但研究覆盖面较小,认知语义学理论亟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