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到今天,尤其需要理性和清醒.新的小语课堂需要"一池活水",将几年来所留存的浮尘洗尽,课才会真正活起来.教师只有坚持把课堂教活,并终生追求,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才会永远地将课堂置于"活水"之中.给课堂教学"一池活力",活力才会变成压力,压力才会发展成动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活水在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教材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才有活的课堂和课堂的活水。语文教学的活力在活动之中,活了有动力,动了添活力,“动”不起来,“活”不下去。活动常变常新,语文魅力永存。语文教学的活气在和谐之中。古语曰:家和万事兴。我以为,师生和谐教学兴。教学的鲜活之气,来自于师生互动,共同创造。语文教学有了活水、活力、活气,就有了活效。为此,我主张语文“活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活”是语文教学的总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语文教学才会有活力。在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史需要它的“活”:思想的“活水”,方法的灵活,源泉的激活。这样,学生才会想学、爱学、会学,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会获得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从而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进一步推进基础素质教育。一、思想的“活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离不开教育。而仅靠专业知识教育学生,他们是不能成为全面  相似文献   

4.
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指导思想上冲破“封闭式”的教学怪圈和课堂约束,打破课程界限,参与社会实践,做到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思品课只有实行开放式教学,才能成为一池活水,得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是每个英语教师的追求,因为“活”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怎样才能让课堂“活“呢?“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动”即动作、手势等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师“动”,可对教学起提示作用,事半功倍;生“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师生互“动”,可提升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陈友铭 《广西教育》2013,(25):87-87
构建妙趣横生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这样的课堂重点强调“趣味”二字,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努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只有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才会更加轻松、高效。关于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笔者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相似文献   

7.
张二军 《教师》2011,(27):46-46
不少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高年级语文课堂远没有低年级时的气氛活泼、参与度高。其实,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不仅与学生的生理和心智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语文课堂的“沉闷”现象,就必须从源头下手,源头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活水”,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先讲后练”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要改变这种模式,教师就应该视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热爱学习,这样,课堂才会活起来,学生也才会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好学、好动,既锻炼身体,又掌握体育技能,我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基础课程改革实验中,着意寻找三条"活水源头",激活课堂,让体育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一、教学内容突出"活"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发展。要使课堂有活力,首先  相似文献   

10.
冯树娟 《小学生》2010,(12):67-68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观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怎样才是真正的“做数学”呢?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更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唱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在“活”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思维活,用法活,让政治思想课充满生机、活力。下面是笔者的一点探索。一、“三快入心”——教法要活教法“活”,就是打破教师独霸课堂的“一人堂”天下,建立学生捕捉信息、加工信息、整理信息方面积极、主动、自主的学习模式,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为学生创设课堂学习轻松、愉快、科学、高效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逐渐将“学会”演进到“会学”的层次上来。笔者借鉴快速学习的成果与…  相似文献   

12.
如何改革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使应用写作教学实些、活些、生动些。笔者认为,需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教学用例求新求活,引发学生兴趣;二、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使教法“活”起来,强化写作训练实践效果;三、引进“活水”,把与应用写作相关的新学科知识引入课堂,拓展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实现活力课堂和有效教学应有业务精湛的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大教研活动力度,注重课堂的实际效率。使课堂教学成为“活水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 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又直接应用于生活。要想使语文教 学有实效,就要走进生活,与生活“亲密接触”。因此中职语文 教师要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么生活的源泉 将会赋予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使得学生能够透过教材中的语言 文字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精彩,在课堂中学会快乐地生活。生 活,才是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 会枝繁叶茂,中职语文才能真正“活”过来。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 ,应更多考虑如何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课下苦练内功 ,加强素质 ,不断给自己注入“活水” ,课堂也就会“活”起来。下面 ,笔者试图从影响语文课堂“活”起来的主要因素 ,分析教师的“主导”性。一、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气氛活跃的前提 ,需要教师营造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前提和保证。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多边活动的场所 ,学生主体参与是这种多边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保证 ,而师生间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 ,则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 ,教学氛围不宽松 ,要想学生大胆质…  相似文献   

16.
引“活水”于语文教学之中袁晓新余市教育局教研室简志华渝水区下村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加快教改步伐,引‘“活水”于语文教学之中,吹“春风”于课堂之内.以改变课堂教学呆板、沉闷的局面。那么如何引“活水”于语文课室教学之中呢?就...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将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和“转化”,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能针对不同课型的不同特点,大胆创造设计出不同风格、更富实效的课型,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求知,真正做到愿学、乐学、爱学。一、“问”使课堂活起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问”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要珍视学生的提问,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问,敢问是好学的标志,善问…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真正的课堂教学,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也没有完全错误的答案,有讨论,有分歧,甚至有意外,课堂教学才能起波澜,课堂才会活起来。“活”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活”中现精彩。那么,课堂如何才能“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真正的课堂教学,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也没有完全错误的答案,有讨论,有分歧,甚至有意外,课堂教学才能起波澜,课堂才会活起来。“活”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活”中现精彩。那么,课堂如何才能“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