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主要分析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教师教育培训在教师教育中,要注重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引导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确立对教育事业的信仰,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兴趣,在内心产生了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效率降低的一种现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教师的教育培训要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仰,提高教师的智力品质,加强对教师的非智力品质的培育,提高教师的抗挫能力,把处理职业压力的技巧教给教师,以维持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兴趣,在内心产生了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效率降低的一种现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动力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心中产生的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育能力和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有明显职业倦怠症状的比例约为16%,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豪言壮志被现实的无奈和艰难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现状与特点,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5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学效能总体水平较高,职业倦怠总体程度偏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学效能、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学校、性别和教龄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中小学教师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和教学效能,降低职业倦怠水平,以促进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实施新课程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伊始,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这项改革将是一场学校领域的“革命”。但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我国千百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更新和教学方式是否改变。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和准备付诸行动的理想与信念,是人们教育行为(广义)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和心理倾向,是教育主体行为的先导和调控机制,其内涵丰富,外延宽泛。限于篇幅和主题,本文只谈谈新世纪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育新理念。 一、教师职业与角色理念 1.职业信念 首先,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立志从事教育这一人类最崇高的职业,真正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奋斗,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心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而奉献出毕生精力,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求索精神,痴迷于自己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其次,教师要终身学习,孜孜以求,不断自我挑战,自我更新,如蜜蜂般不断采集人类文明的花粉,为学生酿制营养丰富的精神之蜜。再次,在克服困难追求教育成功境界和教育特  相似文献   

7.
教师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强度的智力和体力投入的繁重工作,需要高超的教育技能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比教育技能和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教育基本主张和原则的确认与信奉,对于教师个人职业生涯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否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是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职责。为此,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要认真研究教育科学,要懂得教育规律,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共产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这既是政治要求,又是道德要求。只有对共产主义事业有了坚定的信念,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才能对教师职业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才能严格要求自己,坚守教育工作岗位,对教师工作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道德责任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一、坚定教育信念教师要对事业保持坚定而专注的信念。只有教师秉持着教育信念,才会积极充实自己,主动探索教育规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二、合理安排教师培训与进修对于培训课程不能盲目选择,要通过培训需求调研、与教师座谈交流等手段来合理选择。针对中学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方面的培训,就要注重课程的专业性,在教师普遍关注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省赣州市十七所学校1073名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情绪疲惫,而职业倦怠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压力反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多来自可控性低的社会、学生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核心自我评价中的四个人格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高于压力变量,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具有人格基础。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的自由决策权,激发教师成就动机,加强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从而有效防止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能"乐在压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怠倦的成因,并给出自我应对策略,为深入研究和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对河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进行探讨,并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河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遭受着职业倦怠的侵袭。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比小学英语教师严重,而教学效能水平比小学英语教师低。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一、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理论与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困境 职业倦怠(jobburnout)指个体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与人际关系紧张源产生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对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研究发现,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之中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与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与成就感下降。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生活、工作与身心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工作、班级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克服评价行为的随意性、增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我们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对教师工作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能否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每个学生的健全个性,保证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取决于每一位教师,取决于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目前许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取得的进展不大,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素质、能力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不仅严重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相当普遍,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现行教师评价模式的消极影响是绝不容被忽视。评价内容的片面,主体单一,标准僵化,目标功利长期以来都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压力,使教师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和热情。所以应该改革教师评价模式,实施发展性教师来有效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应成为一种道德事业。教师需要努力成为自觉的教育者。教师自身的师德作为自觉教育者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教学工作的前提,而且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师德水平,除了需要改善整个教育生态以外,还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理性自觉。教师个人需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加强实践练习,树立正确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师岗位的专业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重视。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发展意识,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效能,本文参照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职业倦怠理论、效能感理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层面来提出对心理教师的管理对策,在制度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提升等方面给予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挫折,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1]。中小学教师(以下简称"教师")是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教师领导的方式问卷、教学效能感问卷及职业倦怠问卷对佳木斯地区中小学教师计554人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使用Amos4.0统计软件建构中小学教师领导的方式预测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的模型。该模型表明:中小学教师的放任型领导方式不仅直接加重职业倦怠,并且因为导致低水平的教学效能感而使职业倦怠问题更加恶化。在调查中还发现,如果教师仅是在形式上对学生民主,那么这种民主的领导方式对教师职业心理发展的促进会很微弱,相比较放任型领导方式对职业心理发展的损害来说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