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墨学研究兴盛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墨子继承殷商尚鬼风气,以其"天志"、"明鬼"思想为宗教思想。但《墨子》文本关于鬼神的论述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内在逻辑以及新近问世的简帛文献都可以证明墨子并不相信作为人格神的天和鬼神的实有,他提出"天志"、"明鬼"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法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墨子(约公元前476—公元前390年)名翟,鲁国人。他自称践人,工匠出身,后来做过来国的大夫,是战国时期个体小生产者利益的思想代表。墨子世界观基本上是属于唯物主义的,但他的学说却蒙上一层神秘主义的雾障,即捧出人格化的‘倪神”,为自己的学说帮忙。墨子赋予“鬼神”以理想的性格,说鬼神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他说‘倪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各也”,鬼神是这样高明,连世间的圣人也绝不能跟它们相比。这些鬼神威力无比,即使躲在深山老林之中,也逃不过鬼神的眼睛;不管罪人多么富资强大,鬼神都能给予惩治。历史上那些贵…  相似文献   

3.
《墨子》中的《天志》和《明鬼》篇,是墨学中颇有争议的篇章,学者多把这两篇章看做是墨学落后保守的代表,甚至是墨学由显学到绝学的学理原因。但如果从积极角度看,《天志》和《明鬼》篇也有很多积极因素:“天志”、“明鬼”思想是墨子“兼爱”、“非攻”学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墨子论证“兼爱”、“非攻”学说的重要的外在力量,是推行其学说的工具;鬼神观是道德力量中一个重要的外在约束力量;“天志”、“明鬼”思想反映了墨子的一种功利主义态度,认为敬鬼神既是对先人的尊重,可以联络乡亲的情感;也反映了下层被压迫的人民的正义的要求,是“民志”的曲折表现,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4.
墨子哲学独具特色,主张天志、明鬼和非命。天志即上天才是宇宙间吉凶祸福的真正主宰,实际上是借天之口呐喊自己之想而不敢言者;明克即人们的一切吉凶遭遇和命运都是鬼神赏罚操纵命运的结果;非命即人的命运非天注定,乃是人自身行为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墨子与孔子的思想从自然观到伦理观再到人生观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理论特色和意蕴风采,两者之必然与偶然恰成一个互补之势。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继承和发展了志怪、传奇小说的文学传统。魏晋志怪与唐人传奇中有许多鬼神报恩的描写,其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多具人情、报恩方式等对聊斋志异的鬼神报恩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蒲松龄因感慨世情之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大量鬼神报恩的作品,塑造了一批重报恩、有情义的鬼神形象,赋予了他笔下的鬼神以美好的人性,并借此表达"异类有情,尚堪晤对"的深思,以此来喻世讽时,实现知己之托。  相似文献   

6.
在《红楼梦》中有大量关于鬼神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发现,曹雪芹与后四十回作者对鬼神的态度同样是矛盾的,但他们却善于利用这些鬼神描写去教育和警醒世人,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意识;同时,这些关于鬼神的描写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体现出一定的神秘奇幻性、象征性和怪诞美。  相似文献   

7.
《荀子》中的神话因素内容涉及图腾、祖先、英雄和占卜等类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受儒家传统神话态度的影响、神话的历史化以及神化历史人物的历史化等方面。《荀子》的神话因素与荀子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荀子运用先进的天人关系理论,对鬼神给予新的阐释,形成唯物科学又兼具时代特色的鬼神观念。荀子这种把鬼神人事化、神话认识科学化的宇宙哲学思想,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礼法治国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认识史上,鬼神以其荒诞离奇的特点困惑着人们,无数哲人、智者曾提出各种解释,从而形成异说纷呈的鬼神观点。那么,当这个"怪物"摆到既信天命又信人事的孔子面前时,他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本文试图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孔子的鬼神思想,因其思想中宗教观念与理性精神是对立的,所以他在鬼神面前表现出了矛盾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中庸》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第十六章以叙述鬼神来类比中庸之道,从鬼神的角度重新阐明中道的特点。以一种"阙疑"状态的事物比喻儒家至高无上的德,其用意有二:一是从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出发,以鬼神来宣扬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念;二是从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出发,从百姓更易接受的角度来"传道"。  相似文献   

10.
天鬼神是墨家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历来人们对此评价不一。天鬼神的特征各异,但彼此的联系紧密。墨家的天龟神观念并不是孤立的,其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我们应该给它一个公允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北方文化的价值观主要来自墨子,它的最高理念是"先质而后文"。江南文化本身不仅是富庶的象征,它的深义更在于一种有精神品味的日常生活方式。李渔《闲情偶寄》涉及到的是一种关于生活的工艺美术或技术美学原理,它们本质上是用美学思想来指导具体的生产实践,使物质对象不仅实现它最直接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实现潜藏在它内部的更高的审美价值。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以李渔《闲情偶寄》为最高代表的江南生活理念与日常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古典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精神的渊源、内涵及时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精神是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与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毛泽东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顽强的求实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彻底的革命精神构成了毛泽东精神的基本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毛泽东精神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出兼采欧美之长与孔墨教授之精神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当代学者在重申和引述蔡元培先生的这一理念时,出现了或有意或无意的误读。这种误读实际上是对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教育理念的反思和发展。当代大学教育应当立足当下、立足自我,在此基础上,兼采欧美之长与“冗墨之精神”。传统文化首先是专家之学,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是知识教育,然后才是陶养道德、模范人格与人文精神。唯有建立了与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对话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于现代大学教育产生意义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公共精神的养成是当代德育的应有之义,而班级生活在当代遭遇集体主义观念的坍塌之后,一度被技术化和操作化。学界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对于儿童精神生活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培养儿童的民主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团体道德等公共精神方面的独特价值。因此,当代班级生活育人价值开发的努力方向是使班级成为一个拥有公共精神、可以相互交流思想、保守孩子成长秘密、培养孩子公共品格的王国。  相似文献   

15.
汉画像石中鸟鱼组合的图像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1):96-100
汉画像石中的鸟鱼组合图像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鸟鱼组合图像起到镇墓辟邪的作用。第二类鸟鱼组合图像是对现实生活的延伸和继续。第三类鸟鱼组合图像含有阴阳复合、男女交合的思想。对汉画像石中鸟鱼组合图像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解析鸟鱼组合图像的本来意义,并且更加深入的了解汉代人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莫与俦对遵义“沙滩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有坚实的汉学素养,以尹珍为榜样,从治学品格、治学方向、治学精神、治学态度等方面对贵州学人指明了学术门径,为沙滩文化崛起于西南、蜚声海内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墨子从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出发,提出“非乐”的美学主张。这种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艺术和审美对人的生命促进的积极意义,但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出发点的,从这个角度说,墨子的审美人生观有积极的一面,其美学思想也有其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学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特有精神的一种表征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大学理念凝炼后的符号表示,具有稳定性、继承性、融合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中国大学校训的考察,揭示其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和共同特征;同时比较同期中西方大学校训在大学理念追求方面的异同,阐释其原因,从而为当代大学校训的形塑和大学精神的张扬提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以及科学救国风尚的盛行,引发了"五四"科学思潮的勃兴.当时崇尚科学的浓厚文化语境,既促发了"五四"小说家们利用民主思想对民众进行启蒙,又注重运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来达到启蒙的效用.提倡科学理性精神,以科学为武器消除民众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唤其觉醒,而建立新的社会文明,是科学思潮对"五四"小说启蒙话语影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莫言作品中持久弥厚的乡恋情结是通过对故乡民俗文化的叙述而表现出来的。他以对故土最朴拙的情感,寻找高密故乡那些过往的日子,寻找故乡至今仍在流传的传奇、鬼神故事,寻找故乡那些美丽的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