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美国超过45岁的人口中,有1350万已出现阅读困扰,眼因老花而无法看清太小的字体;超过65岁的银发族、每天平均比一般人多一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但却有四分之一以上无法阅读标准字体书籍报刊。迎接高龄化社会,促使美国许多出版社开始增加大字版图书的印行。 “大字版”是指“任何印刷品使用的字体在16磅以上,便利视力障碍读者或开始阅读的儿童使用”。有些非中老年人也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台湾有位爱书人,在网络上发起一个要求出版社印发"大字版"图书的活动,大意是希望以集购的方式推动,若是某一本书愿意认购大字版者达1 500人,出版社就另外印发大字版. 之所以有大字版的需求,除了一些畅销书的字体设计偏小不利阅读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老花"的熟年读者越来越多,台湾已经迈入老年社会.超老年社会的阅读市场,书的开本与字体,势必得重新考虑.而台湾已有出版人看见此一趋势,宣布未来将不再出25开本的图书,改出大开本大字体的书,旧书改版也会朝此方向修正. 于是,笔者认真地思考了人口学与图书出版趋势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图书出版与人口结构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王乾任 《出版参考》2012,(18):38-39
不久前,台湾有位爱书人,在网络上发起一个要求出版社印发"大字版"图书的活动,大意是希望以集购的方式推动,若是某一本书愿意认购大字版者达1500人,出版社就另外印发大字版。之所以有大字版的需求,除了一些畅销书的字体设计偏小不利阅读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老花"的  相似文献   

4.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版发表一篇张作绵关于老年人的文章,说“台湾没有理由不能印行大字书”。文章说,生活在今天台湾的“乱世”,大隐隐于书,可是像他这样视力太差不能阅读标准字体书报的人,想作书房隐士而不可得,只得看古书或大字本英文书,但这也有许多困难,现代人不能不读现代书。文章分析说,据统计,台湾1994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已进入高龄社会,去年2000年65岁以上人口达8.4%,也就是接近200万人。按照美国的标准,台湾约有50万人不能阅读标准字体书。平均每人每年买一本书,一年就需要50万本大字体书。台湾每年若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图书出版得非常多,面向少年儿童的也占有很大部分。厦门大学出版社的一套“儿童中国文化导读”(诵读本)自2000年底首版以来,已经发行30万套。它有如下特点: 1.大字。保护儿童视力,方便阅读。 2.拼音。方便认字,准确读音。 3.白文。没有任何注解,强化诵读导向。  相似文献   

6.
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即图书在版编目。它是指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由图书馆或其它部门利用出版社提供的清样,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编目,然后再由出版社将编制的书目数据印刷在书名页上,以供出版机构、图书馆和图书发行部门共同利用。 近几年,CIP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几家出版社实施到200多家,所编的数据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光盘或网络)多了起来。刚开始,电子图书大多围着美术图片、教学辅导之类的内容转;随后,一些以文字为主的电子图书也相继问世。这对读书人和用书人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读书人可以更快地读到更多更新的图书,而用书人则可很方便地查到想要的资料。以文字为主的电子图书,与普通纸质图书相比,不仅仅是载体的不同。因为电子图书不仅要提供阅读功能,而且要提供更方便、更迅速的多角度检索功能。也正因为此,不少人尽管有了甚有版本价值的,或者是印刷精美、装帧漂亮的纸质图书,  相似文献   

8.
业者观察     
美国“小出版社”(Smail Press)一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用来描述个人或合伙人经营出版图书或杂志的小生意。尽管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出版社干的很出色,实质上,这些人是一些普通的人,常常有正常工作,他们更多的只不过是有自己出版自己著作的梦想,希望借此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谋生的小生意。有些小出版社隶属于大专院校。小出版社也使用ISBN。 在美国,有的人由于各种原因选择自己撰写、出版自己的图书。此人既是作者、出版者,又是发行销售者,名曰自主出版商(self-publishers)。有的作者觉得他们自己比出版商能更好地推销自己的图书,觉得自己的作品有可预期的销售前景,有利可图:想自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出版业大约有65000人,一年出书约6万种(新书占85%)、19亿册。大小出版社有1万多家,列入美国鲍克公司编的《在销书目》(1984年版)的618000种书是15200家出版社出版的,但出书常年不断的只有2000家左右。1985年出书100种以上的128家,1000种以上的3家,最大的图书出版社是麦克格罗·希尔公司,1985年出书3104种,期刊80种,在销书有20702种。小出版社有的一两年才出一种。一、出版社的类型和结构美国的出版社分“营利的”和“非营利的”。前者占绝大多数,称“商业性出版社”,后者主要是大学出版社,它们作为教育机构的一部分,不用纳锐。学校提供房舍,支付工资,按预算拨给经费。全国90多家大学出版社一年出书五六千种,约占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老龄化人口大国.早在1999年,中国即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9%即为老龄化社会).截至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7亿,占全国人口的12.5%.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75%,有1.2亿多,是中国老年人的主体.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中老年图书市场大有潜力的情势,为准确了解当前中老年人在图书方面的阅读需求与购买状况,给中老年人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图书及更便捷的图书购买服务,作为出版社编辑,笔者以向社会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城镇中老年图书市场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不倦地追求——王益出版印刷发行文集续编》已由印刷工业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是印刷工业版《不倦地追求——王益印刷文集》和中国书籍版《王益出版发行文集》两书的续编。全书约50万字,分出版、书刊印刷、图书发行、出版史研究·回忆录、国外出版情况和研究五部分。书中共收入王益近年公开发表的讲话、研究性论文、回忆  相似文献   

12.
出版文摘     
陕西人教社实行一社两制见成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社两制是伴随着出版社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而实行的。他们的办社宗旨是“以编辑为主体,以发行印刷为两翼”,编辑人员基本上是全民所有制,发行印刷人员基本上是集体所有制。社里第一把手亲自抓发行,使自办发行的图书码洋逐年上升。该社大胆收购五家小型集体印刷厂,承担社里一些短平快图书的印刷任务。全社已有137种图书在全国和省以上图书评选中获奖,利税以每年  相似文献   

13.
论质量     
论质量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出版社不是以其经营的本领,而是以其出版的图书而闻名于世的。……我们分析这种活动的目的是出版和发行图书,只有当图书是有价值的,是有人阅读的,我们的分析才是值得的。一般认为,印刷像建筑一样,是一种服务性的艺术。印刷服务于出版,...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新华书店省版图书门市部自今年1月20日开幕以来,由于荟萃全国地方出版社的图书于一堂,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受到热烈欢迎。(见本刊封四照片) 省版图书门市部的成立,是上海市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又一新尝试。这家书店主要经营各省、市、自治区出版的各类图书。门市部内按全国6大行政区分成6部分,并分省、分出版社陈列了100多家出版社的6,000多种图书,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5.
CO—EDITION是国际图书出版业中一种特殊的现象,通常被译为“共同印刷”或“合版印刷”,即一本书在多个国家地区同时进行文字制作、翻译、排版和印刷,以多种语言同时出版,生产出这本书不同的语言文字版本。其特点是图片量相当大,编排方式有严格的规律和准则,原出版社多数有跨国、跨语种经营的商业背景,出版的图书类型以视觉艺术类为主。其出版方式有:同一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内部的CO—EDITION,不同出版社间的合作,出版社与书商(或分销商)之间的合作。合版印刷方式,它有助于降低成本,建立平台,丰富我们的出版,让不同地域和国度的读者都能以最优惠的价格阅读有价值的好书,分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遗产。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的任何工作,都有专门为之服务的公司,应有尽有。编辑服务公司的情况已介绍过了,现在介绍其他方面的情况。出版社有生产制作工作,就有为生产制作服务的公司。可以把整本书交给图书制作公司,也可以把一本书的部分工作(例如美术和设计工作,校对工作)交给它们。有专门为图书生产服务的印刷公司,它们又细分为排字公司、分色公司、印刷公司和装订公司。纸张可以从造纸厂购买,也可由纸张供应公司购买。图书的销售,出版社可以自办总发行,也可以委托批发公司和代理公司总发行或部分发行。如果自办发行,又有运输  相似文献   

17.
一个规模较大、产(出版社)销(书店)直接见面的图书看样订货会,于2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这是中国图书联合公司为配合新华书店建店50周年纪念活动、提供展销货源而举办的。参加订货会的供货出版社共74家,展出样书约8000种。到会订货的有省、市、县新华书店,各地图书发行公司和集体分店共150多家,4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王益在《中国出版》1993年11期上说,美国出版业依据图书产品,销售市场的性质以及进入市场的方法把图书分成十类。所谓图书产品性质指的是图书的用途(一般阅读用还是供学校教课用,一般消闲用还是求知用),图书的制作和外观质量(硬皮书或软皮书);销售市场的性质指销售对象(读者);进入市场方法即指发行方式:出版社自办发行、直接销售、通过批发公司、书店等。 十类书:普通书籍、宗教书籍、专业书籍,大众市场纸皮书、图书俱乐部读物、邮购出版物、大学出版社读物、中小学教科书、大学教科书、预订工具书。 从美国的图书分类中,有些什么可供借鉴呢? 一,我们能不能试办图书俱乐部?图书俱乐部可以看作是出版业的一个部门,一种销售图书的方式,一条发行渠道。它2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美国有各种类型的图书俱乐部150多个,会员达700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韩阳)由全国大学版协发行工作委员会与青岛市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的第19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于2006年11月3日~5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展会的参展单位数量、展销图书品种都创历史新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在销书5万余种参加了展销,其中新版书2万余种,教材和学术著作占所有图书种类的60%以上。大会期间除图书展示、订货以外,还举行了大学版协会议、全国大学出版社社长会议(含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颁奖、捐赠图书颁奖)、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论坛、全国高校图书代办站会…  相似文献   

20.
1768年在英国创办,其总部现设美国芝加哥的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宣布,因大英百科全书的只读光盘版(CD-ROM)的市场销售情况要比传统纸张印刷版图书好得多,所以决定停止传统印刷本书的出版发行。除非读者有要求,该公司一般不再出“书”。 有200多年发行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其光盘版每年仅欧洲销售量就高达15万套,而传统印刷版本的销售量却少的可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