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和 《中国考试》2007,(5):58-59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调剂信息系统正式开通。第一志愿没被招生单位录取的上线考生,均可参加网上调剂。如第一次调剂没有成功,考生可二次选择调剂志愿。在获取调剂信息后,考生填写调剂申请并寄送给接受调剂单位,经接受调剂单位审核后发接收调剂函至考生原报考单位,原报考单位同意并转寄报考资料,最后接受调剂单位接收了考生的报考资料,调剂才真正成功。  相似文献   

2.
调剂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平稳生源、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重复录取的存在给招生院校、招生主管部门带来了不必要麻烦,由于无法及时调剂其他合格生源,造成招生单位招生计划的浪费,也使一些考生失去被录取的机会。本文分析了重复录取的原因,探讨并提出改进现行研究生调剂、录取工作的建议,对有序、安全、平稳、简便地开展第二志愿生源的调剂工作,减少重复录取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珍 《大学时代》2004,(10):42-46
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2004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94.5万人,比2003年净增14.8万人,增幅为18.4%,是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专家预言.2005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会比往年更多,竞争将空前激烈。如同高考一样,考研时志愿的填报事关考研成败。那么,考研志愿究竟怎么选呢?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二志愿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面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报考单位i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二志愿生源调剂复试工作存在的盲目性、多重性、初试业务课成绩缺乏可比性和生源信息录入的重复性等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30万考研大军翘首等待复试通知时,记者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获悉,1999年硕士生招生将首次在教育科研网上试行调剂录取。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处长张凤有介绍,今年在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进行网上调剂录取,旨在加快硕士生招生中调剂录取工作的进度,缩短整个录取工作的时间,并为今后招生实行网络化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于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考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前硕士研究生报考和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建议,即调整初试考试科目、完善复试环节、取消报名过程中的现场环节、取消考生填报第二志愿、调整初试复试时间等。  相似文献   

7.
文都:蔡老师你好。现在考研成绩出来了,许多分数在第一志愿上徘徊的同学十分关心研究生调剂这个问题。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考研辅导的  相似文献   

8.
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需要尽量实现招生单位和考生利益的“双赢”局面。通过对管理学中期望理论的变式,提出研究生招生调剂的“双调剂激励力”平衡模型,以此为框架,分析研究生招生调剂激励力错误激发的失衡样态,从合理匹配期待利益、正确提高调剂可能性、实现“双调剂激励力”正向平衡等维度,探究研究生招生调剂的策略优化。  相似文献   

9.
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录取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幅度增长,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也日益繁重,在现有招生体制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中存在学科之间上线人数的不均衡、调剂生流动无序、招生单位工作繁重以及一些优秀考生落榜现象等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3月28日至5月5日,教育部继续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有调剂愿望的上线考生应及时上网了解各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并按有关要求做好相关申请和确认工作。  相似文献   

11.
调剂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平衡生源、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2008年教育部为了改善区域生源结构,对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分数线分区进行了调整,将我省由一区调整至二区,分数线略有下降,生源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总体上来看,今年国家下达给我省招生单位(不含部队院校)计划9479名,我省一志愿上线人数10516人,是下达计划的111%,比去年增加了八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新闻     
《教师》2014,(3):9-9
2014年考研一月四号开考报名人数近5年首降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一月四日开考。今年考研首次取消“不超过40岁”的年龄限制,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将全面实行。《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各地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如北京、河北、湖北分别下降7%、3.8%、1.24%。  相似文献   

13.
3月28日至5月5日,教育部继续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有调剂愿望的上线考生应及时上网了解各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并按有关要求做好相关申请和确认工作。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10月份是报考学历硕士研究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日子。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急剧上升,2006年全国学历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127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8.6%,如何填报志愿以提高考生被录取的几率就变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2006年首次采用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调剂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完善网上调剂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研究生调剂工作正在进行。由于今年是首次实行专业硕士和传统的学术硕士分开招考,所以近日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政策作出调整,允许达到国家标准分数线,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改读专业硕士学位。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大规模的调剂政策在国家高校招生工作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7.
在硕士生招生工作中,网上调剂程序在惠及调剂考生、便捷调剂单位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使调剂考生流动无序,加重了调剂单位工作量等不足之处.这需要在考生网上填写志愿环节和调剂单位拟录取考生环节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郭小川 《高中生》2011,(6):48-49
规则摘录 河北金融学院招生章程 三、录取规则 3.对所有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按照考生志愿优先的原则,首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第一专业志愿满额时,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如所报专业志愿录满,考生同意调剂,可安排在相近专业;如不服从调剂.将作退档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线报考调查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火爆与小波折 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面实行网上报名,所有的预报名工作全部由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w.chinayz.com.cn)进行.据该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31日晚11点,研究生网上报名期间该网站累计点击率高达8.56亿次,累计访问人次达1224.7万,总计网上报名1745822人次.据此,有媒体便报道"2005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170万,比去年报名人数狂增近80万"、"考研成为仅次于高考的第二大考试".  相似文献   

20.
调剂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湖北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调剂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招生规模不能满足升学需求,供需矛盾突出;全省上线生源富余,调出任务重;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期上线生源不足;艺术类、中医类专业上线生源不足;初试业务课缺乏可比性;富余的上线生源无序流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不改变我国现有硕士生招生体制的前提下,招生行政管理部门和招生单位应努力予以调剂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