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材质,简单地说就是物体看起来:是什么质地。材质可以看成是材料和质感的结合。在渲染程序中,它是表面各可视属性的结合。肌理,是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中。能够实际触摸的称为“触觉肌理”;只能看不能触摸出差别的称为“视觉肌理”。  相似文献   

2.
“肌理”一词是由法语matiere译过来的,广义上讲是物质材料之意。在造型艺术上,就是“一定的物质结构表现出来的表面形式感”,它是由各异的物质结构形式决定的。具体到绘画上,就是由颜色、画布、笔触各异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效果。就油画而言,油画的画肌包括笔触的运用、色层的处理与底子的利用等多种技法的有机结合而呈现出的一种整体效果。油画的肌理有助于提高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历代画家对此都十分重视。在名画家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各种技法的运用,往往是浑然一体、表现鲜明…  相似文献   

3.
“假朋友”一词源自法语词语“FauxAmis” ,现主要是指在语义结构上相似或相同 ,但含义却不相同的词或句子结构。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英汉翻译中易出现“假朋友”的现象 :(1)词汇及习语 ;(2 )否定结构 ;(3)比较结构 ,从而指出正确鉴别“假朋友”现象对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是……的”结构,是指句子谓语部分带有“是……的”这种形式的结构。例如: ①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②台湾是中国的。带“是……的”结构的句子,从形式上看,似乎都是一样的,仿佛该作同样的分析。其实,这种结构的表意作用并不相同,因而应该作不同的处理。一种“是……的”结构是表判断的,其中“是”为判断词,“的”是结构助词,与所附成分组成“的”字结构,  相似文献   

5.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在版画表现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巧创造出来的.也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对象感受的一种表达,因此它是版画创作中重要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6.
丰富的肌理装饰是陶艺的语言之一,它似陶艺作品特有的皮肤,能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触觉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作品更具审美性与生命力。在陶艺创作中,肌理效果的表现非常重要,它是陶艺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肌理就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效果,是由物质材料的组织构造造成的外表形状和质感特征。  相似文献   

7.
许彦霞 《现代语文》2006,(8):113-114
现代汉语AA重叠式有重叠构词与重叠构形之分.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收词情况看,AA重叠式基本上是重叠构词,只有"大大""常常""偏偏""刚刚""明明""仅仅""略略""稍稍"少数几个词,它们的单音节形式和重叠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并行使用,其重叠形式还没有固定为重叠构词,应看作重叠构形为宜.所以,考察<现代汉语词典>AA重叠式主要是对AA重叠构词的考察.AA重叠构词包括叠音词、重叠词两类.  相似文献   

8.
一流俗词源是词源学研究的一种词源现象,它指的是一个词的理据被误解、歪曲,从而形成被著名语言学家弗·德·索绪尔称为“多少有点近于乱弹琴,结果弄得牛头不对马嘴”的词源解释。这种新的解释也称为通俗词源、民间词源,或俗词源。流俗词源现象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往往表现为“循音赋义”,即以谐音手段创造一个具有新的内部形式的汉语词。这个词与原外语词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它的所指与原外语词的所指的全部或某部分是同一的; (2)它的语音形式基本上是经过汉语语音化改造的外语词语音; (3)它与原外语词在内部形式上是不相同的。例如:  相似文献   

9.
词的活用,是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指的是一个实词本用外的临时用法。这个现象是一个词由于表达的需要,随着在句中位置与功能的变化,而引起词义与词性的转化,并取得新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这种词的转类现象,尽管在古代汉语中表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似乎难以捉摸,但是,只要我们从汉语的发展情况与词的结合特点去考察,自然会循其规律  相似文献   

10.
析比况结构     
现代汉语的比况结构,指的是两个比况词的结合方式——“象……似的(一样)”.对这种结构,现有高等院校《现代汉语》用书有关语法部分,几乎没有给以应有的介绍;一些有影响的语法专著,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或作较为具体的阐述.有的著作,在谈到有关词的类别时,也只不过轻轻地一笔带过;即使在提到其中某个词时,也是意见分歧,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其表示意义、结合形式和用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给初中古文作注解,固然要注意通俗性,但应以不损害科学性为前提。今观课文注解有不尽然者。虽白璧微瑕,亦须指出,以免贻误后学。 1.第一册《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疾在腠理”。[腠理]皮肤的纹理。 按:何谓‘纹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物体上呈线条的花纹。”皮肤上呈线条状的花纹,是一望而知的,蔡桓侯自己也能看到,何须扁鹊指出?蔡桓侯何以在名医指出后还不认账?其实问题出在对“腠理”的注解不准确上。腠理,《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中医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和皮肤、肌肉的纹理。”《辞海》的解释是:“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渗泄的通路。”可见,“腠理”是指皮肤、肌肉之间的空隙、能路,从外表是看不到的,只有名医才能洞察。腠理有疾,皮肤、肌肉还没出问题,但卫气散布、汗液渗泄的通路不畅,此时治之尚易,延之则变矣。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看”在同义语义场中都显示出了强劲的语言优势.“看”这个词的源流可以在先秦时期找到,随着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词的各个义项已演变得相当成熟,并初步具备了现代汉语中“看”的各种用法.唐宋和元明清时期,“看”延续了魏晋南北朝时的词的义项的地位并得到进一步稳固和发展.下面看先秦两汉以来“看”义项的历时演变.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1.1 现代维语词类体系中存在许多种类型在复杂结构体内同时呈现出双重词类属性的词,我们把这些词统称为“两性词”。1.2 “两性词”和以往语法学中所说的“兼类词”都指具有双重词类属性的词,但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所谓“兼类词”是指具有两种词类属性,但在每一具体使用的场合只体现出一种词类属性的词。例如,[快来]中的是副词,(手脚麻利的人)  相似文献   

14.
一、闲暇的内涵与本质 从词源上看,古今中外对“闲暇”有不同的解释。《辞海》中是指空闲、暇时、悠闲自得貌。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希腊语Skholk,其意即闲暇和教育活动。英语中“闲暇”一词leisure,源于古法语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活动,该法语又源于拉丁语licere,意指“被允许”或“自由”。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各有自己的特征和习惯性表达方式。通过对英语和汉语的比较,不难发现从词组结构到句子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用逆向思维方式看英汉之间差别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第一,英语和汉语的词序有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 1.英语中并列词的词序比较讲究前后词在词义上的逻辑关系、存在先后、重要程度、作用的定义、内涵和实指与虚指等,与汉语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汉语习得者在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认知上的差异,促进对外汉语的汉字教学。用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三语被试对图画与西、英、中等五种不同书写形式进行语义相同和不同的匹配识别实验。发现:西、英、中等五种书写形式与图画的语义相同匹配时,"西语词—英语词""英语词—拼音"以及"拼音—汉语标注拼音"识别加工的正确反映时和错误率差异不显著。西、英、中等五种书写形式与图画的语义不相同匹配时,(1)在识别加工的正确反映时上,"汉语词—拼音""汉语词—汉语词标注拼音"的识别加工的正确反映时差异不显著。(2)在识别加工的错误率上,"汉语词—拼音""汉语词—汉语词标注拼音""西语词—英语词"和"拼音—汉语词标注拼音"的识别加工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墨西哥汉语习得者对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识别加工总体上遵循的原则是:(1)熟悉度原则;(2)从音到义原则;(3)在语义不同匹配识别中,汉字的识别还遵循着由形或由音到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享受”一词是指“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现代汉语词典》)。让学生享受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的愉悦,精神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其精神世界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18.
"肌理"是当代陶艺创作的装饰技法之一,恰当运用这一艺术语言,会给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各种"肌理"形式经过陶艺家的手,借助陶艺作品呈现出来,就会更具有意味性.在陶艺创作中,"肌理"主要有人为肌理和自然肌理两种形式,运用肌理装饰手法,使陶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更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19.
译音趣谈     
外来词的吸收,有助于丰富汉语词汇的宝库。这些外来词多通过译音而定格,其中不乏趣味,可资品尝。“可口可乐”,这种饮料来自美国,原名 Coca cola,是指两种植物的名称。译音后意趣创新,便成为“好喝而使人快乐”的词语。“沙龙”,这个词来自法语 Salon,原指西方社会中的名流定期举行  相似文献   

20.
中文“谁”有跟法文对等词qui相同的疑问代词用法和泛指代词用法,但是起连接从句作用的第三种用法有形式的不同。泛指和疑问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语法中表现得很清楚。但是连接紧缩从句用法代表了不具体的变量人的意思,并且清晰地连接两个分句(我们称之为整合连词)。我们把这两种用法区别于法语qui的“关系代词”用法,因为“关系代词”用法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谁”这个词很典型地说明了汉语中非具体变量标记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