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黛音 《科教文汇》2013,(10):91-92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仁"学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爱人"和"忠恕"的统一,并且与"礼"共同构成有序和谐的社会伦理模式。笔者从人际关系和谐、生态和谐、德治社会等方面阐述了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力求为创建当今和谐社会寻求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健 《科教文汇》2011,(4):69-70
春秋末期鲁国的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中很重要的一位,他以孝著称,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等主张。相传《大学》为他所著,后来他被尊为"宗圣"。  相似文献   

3.
林丽 《科教文汇》2008,(4):148-148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忧虑;我忧虑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孔子讲的这段话文字虽然简短,但基调鲜明,并且蕴涵着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4.
"还有前面的声音常在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这句话,来自鲁迅先生笔下的"过客",一个纵使前路荆棘,依然无畏上路的形象。这个形象,深刻地影响了融亦鸣。他所深爱的,无论旅行,还是科研,  相似文献   

5.
感悟考试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在校园内颇受欢迎.我深有同感.   我认为这句话虽然符合实际,但有点批判考试的意思,这就不对了.我认为考试能带来学习的动力,能带你逐步走向成功的明天.……  相似文献   

6.
梁明 《知识窗》2013,(22):18-18
"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社会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这是八十多年前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经典的教育话语。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当今社会,更能突显出它的现实意义。就今天的学校教育而言,如果不能将教育的着力点最大限度地放在公民精神的培育上,而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那么天分再高的学生也无非是一粒散落的珠子,无足轻重。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7.
桂永锋 《科教文汇》2011,(31):145-147
孔子体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体育思想的重心是"寿"。孔子倡导体育"载道",为了政治,为了教化,他不但教授体育,而且躬身践行;但是,如果体育不合"仁"、"礼"、有悖孝道,他是坚决反对的。像孔子的其他思想一样,他的体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存。  相似文献   

8.
距离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顾城的这首小诗《远和近》仅用六句话便形象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隔如霄壤的距离。这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感是无数现代人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周楠 《科教文汇》2011,(5):23-24
"信"字是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之一,它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信"伦理观念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的,与"仁"、"行"、"政"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探讨关于"信"的伦理观念对于当今时代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个人自立、朋友之间还是经济活动乃至治理国家方面,它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它的现代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评价,吴冠中是21世纪中国的一个奇迹。我不清楚说这话的人是在什么语境之下,也不清楚是谁说了这番话,可认为这句话着实正确的大抵绝不止我一个。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太多的人站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角度表明了对于这句话的赞同。  相似文献   

11.
聂涛 《科教文汇》2009,(35):242-243
礼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和礼乐文化有联系的人物,谈论较多的是周公和孔子。本文发掘了春秋时期另一位对礼乐精神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季札。文中认为礼乐的精神就是"和",具体落实到"德"的教化。季札通过他的诗论和乐论,精确把握住了礼乐的"和"的本质,并通过人生修养将其落实到"德",成为了一个彬彬君子,而这些思想还被孔子所继承和发展,从而对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感受美、创造美则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公认。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游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晖 《科教文汇》2010,(36):125-125,144
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极力倡导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并不到位。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一条能够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乐于做主体的途径。笔者认为,游戏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因为"游戏观"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众所周知,在本质上,人都有好乐的天性,游戏就是乐的形式之一。而人的任何活动,只要与人好乐的天性相切合,就没有不成功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充分揭示了"好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时期,国内对科技创新的讨论十分热烈,这些讨论使我增长了许多见识。这里我想谈谈对知识—智慧—科学精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世界上最美妙的是知识中西谚语云:"知书达理"、"知识就是力量"。说的是,有了知识,便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感到了自己的力量。这两句话都很简短,但很实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高度评价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曾经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句话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  相似文献   

16.
王汉宗 《科教文汇》2012,(18):23-24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可谓博大精深,意存高远。1991年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召开大会时,其大会宣言宣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外科学家在这一观念上竟是这样惊人的一致,他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孔子的儒学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和无尽的哲理。  相似文献   

18.
1883年,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主席、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Henry Augustus Rowland写下“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功能,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称为‘野蛮人’”这段“刺耳”的言论,但即使过去这么多年,中国人的功利心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显著地消逝。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得很早,但是我感觉过了2000多年,很多中国人都已经忘掉了,现在更加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给大家灌输知识,而不是强调对知识的喜好。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可以简单定义为:我们为什么要有好奇心?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郭素凡 《金秋科苑》2011,(10):162-165
2011年4月7日,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从大门通向东4法庭二三百米长的路,被近30个法警层层把守——吴英集资诈骗案二审在此开庭。"被告人吴英,你可以为自己辩护。"7日下午,庭审开始1分钟,法官说道。"我认为我不构成集资诈骗罪,但我认可构成非法吸收存款罪。"吴英低声说。这是案发至今4年来,吴英首次认罪。2009年12月18日,吴英以集资诈骗罪一审被处以死刑。庭审刚结束,浙江省检察院的检察官便过去问吴英:"这是你的策略,还是真诚悔罪?"吴英回答:"我是真诚悔罪。"  相似文献   

20.
"有一千个理由可以让我选择放弃,然而只有一个理由让我选择坚持。"从大学毕业后的浮躁,到如今的脚踏实地,承担起了"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力迈为我的人生带来太多的改变,每当我回想过去,都会体会到自己的教学生活、青春时代,即是思考这句话、理解这句话、践行这句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